姜华
(山东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山东 青岛 266000)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消防救援事业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进,消防队伍已经整体划归为应急管理部,面对“全灾种、大应急”新形势下的消防救援工作,要进一步提升消防救援人员的应急组织指挥能力和抢险救灾能力。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近几年来,自然灾害事故仍然频发、多发,并且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变得更加复杂化,消防救援队伍应正视目前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针对性地实施对策,确保消防救援工作稳步推进,逐渐适应各种挑战。
随着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消防救援工作面临的灾害现场复杂化,灾害种类多样化,涉及更多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问题,防控难度也在不断加大。目前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还未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消防应急保障能力未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公众消防安全意识也有待提高。
部分指挥员存在专业知识匮乏和组织指挥能力有限的问题。在灾害现场无法第一时间准确确定重点进攻方向和现场作战安全,对现场事故风险、预判灾害发展趋势和可能的意外情况预估不足,无法合理地配置行动人员数量、部署合理的灭火救援战术,从而错过最佳的灭火作战时机,同时也增大了消防救援人员受伤的风险。
现场作战安全工作一直未引起高度重视,忽视现场细节侦察。有的指挥员凭借多年的现场救火经验,自我满足,不虚心学习,现场忽略一些细节侦察,依靠主观判断来进行现场安排,极易引发次生事故。
灾害现场意外情况频发影响指挥工作。不同建筑材料耐火燃烧极限不同,同种材料燃烧时限不同场景下也相差较大,建筑结构复杂难以启用大型设备,灾害现场被困人员情况与数量有时也难以查清,灾害周围的群众的呼声诉求干扰行动,这些都会影响指挥员现场的实际工作。
新消防员对业务理论知识系统学习不够。基层消防单位的日常训练既包括体能训练也包括业务训练,大多都以实践性训练为主,业务理论学习容易被忽视。有的基层消防单位任意挤占业务理论学习时间,敷衍完成学习任务,停留在表面。缺乏对业务理论的学习总结,这样实战训练中也没有针对性、条理性和知识框架,在紧张的灾害现场容易出现惊慌失措,缺少理论支撑,表现成灭火救援能力不足的情况。
消防灭火救援力量不足,结构仍旧不合理。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职后,作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国家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职能也转变为“全灾种、大应急”,由原来的灭火救援,增加了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和森林火灾扑救等相关业务职能,全国各地配备的消防救援人员力量却没有明显增加,呈现出力量不足、无法满足现有需要的情况。近年来,消防救援队伍的新消防员由原来的2年增加到了5年,也适当增加了消防士的选配比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技术骨干紧张的局面,但由于职能增加,总体人员未增加,真正的救援力量仍旧不合理。
作战单位未充分建立,装备器材未得到充分发挥,综合作战能力素质弱,作战安全意识不强。目前,火灾现场救援仍旧是人海战术,手中高科技装备器材在火场中未充分发挥作用,消防机器人、消防水泡、大功率供水设备、无人机等在火场中未得到充分利用。作战单元未充分建立,机械化、模块化作业未达到。人和装备也未达到有机结合,表现出综合作战能力不强。火灾现场多是危险或高温高烟的作业环境,通过近几年的案例分析,造成人员伤亡的,往往是对作战训练安全重视不够,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意识不强,防护不到位等情况造成的,这些无畏的牺牲完全可以避免。
目前,消防救援队伍的器材装备还不够完善,未达到国家“主力军和国家队”的职能所需,大部分器材仍是城市灭火救援器材,例如建筑坍塌破拆器材配置、切割器材配置、水域救援器材配置、森林火灾扑救专业器材配置等还有待提高。部分地区的消防业务经费保障不足,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消防灭火救援的装备经费投入较少,在日渐繁重的消防救援任务需求中,部分基层消防单位的装备配备标准达不到国家规定,导致在实际救援现场无“利器”可用。天津“8·12”大爆炸事件中灭火时长长达43h,其中缺少救援装备是导致如此时长的重要原因。
消防救援队伍的队员训练成长时长一般仅为6~12个月,其中前3个月集训主要进行队列科目训练和条令规章学习,较少涉及有关灭火救援的专业化训练,一年后分配到基层消防队伍中,缺少了集中全身心地进行系统的各类火灾理论知识的学习,业务技能的集中训练,各类专家的集中授课。因为下到基层消防队站,面临的工作多元、复杂,缺少时间和专业的人才,对新消防员的系统、专业训练有很大的影响。
基层消防指挥员的训练上岗也存在很大不足,大多数是地方大学生入警后经过半年至一年的短期培训直接上岗,或是无实战经验的消防类院校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基层担任指挥员。这些缺乏实战经验的指挥员自身的能力水平还需很大的提升。基层消防指挥员的流动性太强,不利于一位优秀的、出色的、经验丰富的指挥员成长,岗位的变换、跨专业提拔也不利于保留灭火救援专业性人才。
日常训练课的设置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职能需要。国家对消防救援队伍的要求更高了,从处置传统的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的事故到处置包括水灾、旱灾、地震、泥石流、核事故、危险化学品等各类复杂事故,所以需要在现行的训练计划中加入其地各类灾害处置训练练习,来防范未知的风险。
在各类突发状况发生时,消防队伍永远是冲在第一线的队伍,永远是与老百姓贴的最近、联系最紧的队伍,有警必出、闻警即动,永远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改革转制后,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使消防部门大大增加了工作任务负荷。目前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消防安全保障体系仍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例如:在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辖区的消防部门对本辖区内重点单位和化工企业缺乏定期排查与基本信息掌握更新,难以快速制定出合理的救援方案,造成不可估计损失。消防部门的后勤保障方面也十分重要。在火灾救援现场,保证所有器材装备配置到位是展开消防工作的第一步。若无法做到日常维护和正常的维修工作,在紧急的灾害现场,可能导致消防器材装备无法正常使用,造成消防人员“赤手空拳”和心理恐慌,灭火救援效果将大大折扣,影响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坚定的意志和强烈的责任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具有了积极上进的思想,才会有积极主动的行动。党和国家给予了消防救援队伍新的历史使命,新的责任,新的定位,新的职能,我们也必须要迅速转变思想,提高觉悟,实事求是,紧跟党和国家的要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训词精神,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消防救援工作主要还是要靠人,救援人中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人才,灭火专家、救援专家等。能力是生存之道,发展之基,是履行使命,服务人民之本;是消防工作基石,是应急救援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首先,应重点抓好指挥员的培养,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队伍,必须有优秀的指挥员,所以指挥员的业务理论知识扎实、实战训练经验丰富、果断勇敢、胆大心细尤为重要。其次,应抓好消防救援骨干和人才的保留。在消防救援队伍中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特点制定队伍发展的长远目标,并制定出台配套的相关政策,尽最大可能地保留人才,形成梯次,营造良好积极、有未来发展希望的氛围。消防救援队伍培训如图1所示。
图1 消防救援队伍培训
对照“全灾种”和“大应急”的形势任务,消防救援队伍要加快提高队伍的综合救援实力,进一步完善“分类别、分灾种、分等级”的应急响应程序。①加强消防指战员的理论知识学习。不能只重体能轻业务,要充分保障指战员的业务知识学习时间,全面系统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经常做到温故而知新,充分掌握各类火灾和救援的方法,对化学危化品的性质、属性都要了如指掌;②强化基础体能训练。体能是基础,首先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体质的实际,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科学组训,科学施训,科学考核。其次要注重日常体能的积累,每日完成计划的训练量,保证计划的训练时长,坚持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能造就身体敏捷的肌肉记忆。最后要做好训练安全。在日常训练过程中,一定做好人员的安全防护,做到训练前器材有检查,训练中有保护,训练后器材有维护;③强化智能训练。业务理论知识是指导制定实战训练的基础,在日常训练中重视理论系统知识的学习,根据消防员具体状态可以安排考核或比赛,将所学实践于实战训练和真实救援工作中,引导队员掌握重点并从经验中总结规律,逐步优化实际救援工作流程;④强化消防指战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克服面对灾害的紧张感,保证顺利完成指挥任务。实战训练如图2所示。
图2 实战训练
消防器材装备配置完善是开展消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实施行动的基础。首先,消防部门应重视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定制科学合理的装备采购计划,推动消防装备优化升级。其次,消防部门应深化与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合作,借助国家制造业的优势,来针对性研发和制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灾害救援设备。
借助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的通信网络,搭建消防救援指挥信息平台,借助卫星通信传输实现畅通的无线通信链路,保证情况复杂的救援现场通讯信号的良好情况。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对灾害现场的远程视频调度,借助GPS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实时捕捉现场全方位角度画面情况,来进行周围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同时该平台也可将相关技术服务信息传输给现场指挥员,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便于指挥员快速做出决策部署,实现任务的快速完成。
各辖区消防重点单位应注重自身消防安全责任的落实,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检查并消除火灾隐患。同时,消防救援部门应加强与社会单位的沟通联系,加强“六熟悉”,减少消防救援人员的流动性,做到对辖区单位的内部消防设施和道路水源和危险源的熟悉。还要结合危险源附近的道路、交通、人口分布等具体情况制定好合理的消防灭火救援的应急预案。
当地政府应加大对消防的资金投入,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一是进一步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紧急情况下自救逃生能力,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范大于治疗;二是强化基础性消防工作,加强群众与消防部门的配合意识,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类灾害事故。牢固树立起防灾防火意识、安全第一的全民化消防工作氛围,真正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
近年来,经过改革,消防救援队伍成为一支全新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与此同时,对消防救援队伍从政治思想、能力素质、专业训练、指挥能力、装备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经济格局的变化,灾害事故类型更加复杂,涉及生命财产损失更加严重,在如此严峻的挑战下,消防救援队伍应将科学理论知识熟练与实战操作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行动,以实践经验完善理论知识,勇于创新,迎难而上,一步一步完成好每一个任务,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