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建构精彩小学美术课堂助力

2021-07-19 05:15史雨婷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风筝纹样想象

史雨婷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也正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开始一点一点占据着人们的生活。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同样推动着教学的革新与发展。鉴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一、使用信息技术,优化新课导入

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为它将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大门,是让学生萌发学习动机的关键步骤。导入虽然只有短短的3-5分钟,但它却能影响接下来近40分钟的教学。传统的导入方式相对单一,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但是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导入方式会更加多元化,也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例如,在教学《多彩的民族纹样》一课时,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民族纹样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学会用夸张的手法制作单独的纹样。为了让整堂课妙趣横生,教师选择了如下的导入方式: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纹样,并让学生猜一猜这个纹样和什么民族有关?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课堂氛围热烈而和谐。此时,教师向学生公布答案,原来课前展示的纹样来自一幅苗绣作品,主要展现的是女英雄务茂媳的故事。务茂媳可谓苗族人心中的“花木兰”,她不仅英姿飒爽,而且战功赫赫。每逢打仗的时候,务茂媳都会骑着一只双头鸡,左手持一令旗,可以呼唤天兵天将;右手持一把伞,可以助其隐身。为了纪念这位女英雄,苗族人民便将她的传奇绣在服饰上代代相传。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既增添了趣味性,也顺利引出了重要课题——民族纹样。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导入的重要性无需赘述,传统的导入方式相对单调,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导入方式更加多元化,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美术课堂

传统的美术课堂之所以缺乏吸引力,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教学资源有限,讲解方式太过单一;其二,教学氛围枯燥、单调,完全没有彰显美术学科的特性;其三,教学缺乏直观性和生动性。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教学逐渐成为现阶段教学的主流趋势。通过信息化教学,既能提供海量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师的讲解内容,还能彰显美术学科的特性,让教学更加直观、生动。

例如,在教学《风筝飘飘》时,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一些风筝的文化,懂得欣赏风筝的花纹、色彩,并能亲手制作一个风筝。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学生很难感受到教学的趣味性,因此,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利用信息技术重新设计教学过程: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短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与文化。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意识到原来风筝不只是日常所见到的那些,还有很多工艺更加复杂、美观的,这个发现令学生大开眼界,并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教师设计了一个抢答游戏,而题目的答案就隐藏在学生刚刚所看的视频中,只要认真观看,学生都能准确答上来。如风筝的别名是什么?风筝起源于何时?为什么风筝可以在天空中飞翔……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对视频内容的印象,还活跃了课堂氛围。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一些风筝的图片、制作过程等。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美术课堂更加丰富,也更加直观生动。

三、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想象

美术是一门需要想象力的学科,因为美术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相对抽象,如果没有想象力,学生很难感受到美术的乐趣。有的教师只注重理论讲解,只关心学生是否掌握了绘画技巧,并不注重引导学生的想象,导致美术课堂更加单调、枯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不妨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将学生从压抑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激发学生对美的想象,这样的教学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例如,在教学《阳光下的世界》一课时,其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术语描述自己对画家笔下“阳光下的世界”的感受,能够观察同一景物在不同时段的阳光照射下色彩的变化,同时临摹一幅干草垛作品。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教师会给学生展示一系列的作品让学生欣赏,但这样的教学太过机械化,并不能带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不妨采取如下的步骤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施展示不同时段的太阳,同时引导学生,让学生展开想象:“阳光孕育着生命,也为世界增添了一丝亮丽的色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万物的色彩、光和影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你能想象不同时段的阳光照射在湖面、树身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吗?”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学生表示正午的阳光一定是最浓烈的,当它照射在树身上时,就像给整颗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彩;还有的学生认为阳光越是刺眼、浓烈,湖面就越是波光粼粼。接着,教师给学生出示一组环境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阳光下的真实世界,并让学生试着猜一猜,这些图片分别拍摄于什么时段。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通过合理的想象,学生对“阳光下的世界”这一主题有了深刻的认知。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想象,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到美术学科的趣味性和审美性。对此,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同时,教师应当有意识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想象,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

四、创设生动情境,展开直观教学

即便美术教学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但也不得不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局限,对教学内容缺乏重视,并且认为美术学科不如其他核心科目重要。正因为存在这样的想法,才会导致美术学科变得越来越边缘化,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趋势,重塑学生对美术科目的认知,教师不妨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情境,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展开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以及动态表现,了解美术作品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这节课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会要求学生认真浏览教材中的图片,观察图片中的细节。但是,由于教材的尺幅有限,图片是以缩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很难完全看清楚每一个细节。因此,教师不妨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美术作品进行放大呈现,让学生可以详细看到《加莱义民》这幅雕塑作品中,每个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动作等。此外,教材中的《萨布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是一副油画群像,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处理,学生也将看到这幅油画中的每一个细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你能看出油画中的人们在回信时候的心情如何吗?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写信人的动作、神情又是如何的?”这些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效率。

由于信息技术的功能非常全面,教师可以随意切换图片的尺寸、比例,足够学生看清楚美术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

五、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课外知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具备“拓展教学”的意识。美术教材中的内容相对简略,如果只是教学教材中的知识,学生很可能学得一知半解,教师应当积极向课外拓展,为学生补充一些教材中没有的知识,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例如,在教学《家乡的节日》一课时,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美术形式表现家乡传统习俗的特色。通过研究教材可知,虽然书中提供了一些家乡的传统习俗知识,但是相对简略,不够细致。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了很多和传统习俗相关的教学资源,不仅包括常见的传统节日,还包括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知识。比如,“春节”不只是汉族的节日,还是其他民族的节日,但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这意味着不同的民族、地区在过春节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习俗。北方地区在过春节的时候,讲究初一吃饺子,取的是“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好兆头。但是,南方地区更加倾向于做年糕,取的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拓展一些相对生僻的节日,如火把节,寒食节、乞巧节等。通过为学生拓展这些有趣的节日知识,既能增加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还能增添美术课堂的趣味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既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增加课堂的容量和吸引力,也能让教学更加生动、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美术。

■ 编辑/陆鹤鸣

猜你喜欢
风筝纹样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学做风筝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