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网络教学的几点有效尝试

2021-07-19 05:15包丽艳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学生

包丽艳

音乐,可以陶冶心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启迪人的美好情感、引发人的内心共鸣、培育人的良好品质,具有多重的艺术效用。现今,音乐教学也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走上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可谓无网络不教育。随着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营造信息化音乐教学环境,实现新型的“教”与“学”方式是突破传统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突破瓶颈,摆脱发展困境,而且有助于在较高程度上满足学生内在的成长需求,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笔者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网络信息技术与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合,对推动初中音乐教学“转型升级”进行了一些尝试性做法,收到显著成效做如下阐述。

一、挖掘教学资源,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中强调:“感受和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初中音乐教学内容要围绕教材,更要创造性地选材,如果只局限在教材上,难免会脱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在网络遍天下的今天,年代感十足的现代音乐媒体、音乐节目充满了吸引力,学生课外接触到的音乐足以满足他们的喜好。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欣赏水平,并通过音乐激发增强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利用蒙古族风情这一本地区独有的地域文化环境这一特定条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具有的检索功能和及时性、共享性的特征,挖掘、搜集、整理出家乡音乐素材,并精心设计成教学内容,将学生带进特有的信息化音乐教学环境中畅游成为了有效的教学选材。

通过让学生欣赏感受家乡的原创歌曲《向往杜尔伯特》《吉祥的杜尔伯特》,还有马頭琴交响乐《那达慕赛马曲》以及《万马奔腾》等内容,增加了初中音乐拓展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形式和内容不受局限。这震撼的画面、美妙的乐曲、熟悉的风景以及演绎的人都在身边、眼前,在自豪感的影响下激发了学生主观的感受与欣赏,表现和创造。教学中因为选材的独有和设计的新颖赢得学生的偏爱,内容的设计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形式的开放性调动起他们的参与兴趣,并触动了学生的创作神经,有的学生还用自媒体形式创作了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这样的教学活动内容更加充裕,形式也更为多元,开阔了初中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培养初中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从家乡音乐开始不断向前,纵深探究。

二、把握有利契机,抓住学生“学”的兴趣

借助各种节日庆祝来营造音乐学习氛围,利用网络技术的强大功能将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和故事带进课堂教学,抓住这个学习时机教学生爱国歌曲应景又应时。例如,国庆节就是一个有利契机,因为媒体都在举办和宣传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爱国歌曲更是随处飘扬、不断回荡。平时学生未必哼唱,但是在大环境的的感染下,他们的音乐喜好也偏向了这个节日,自然学习热情度也会高涨,爱国情感自然得到升华,满足了学生当时的学习需求。同理,一些外国名曲也同样以独有的学习时机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动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让这些内涵深刻、意义深远的高层次的音乐鉴赏和音乐文化探究有生长互动的土壤,调动学生主观学习的兴趣,也让音乐课的美育价值和意义自然而然得到体现,丰盈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其欣赏水平。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一旦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调动起来,学生就会努力去表现自我,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显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首要的是教师要会多角色转换,根据课堂上的演唱、欣赏内容需要可以随机转换角色。教师可以充当学生、主持人、摄像师,表演和记录教学过程,教师也可以唱、跳、表演,与学生们共同互动,这样既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能使学生的距离感慢慢消失,增强学生参与和表现的自信心,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的师生互动合作氛围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三、融入新兴元素,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网络信息媒体与初中音乐教学的融合渐入佳境,视频已经成为音乐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设计。在教学时,如果恰当地融入短视频这一新兴的时代元素,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形式,收到意外的教学效果。因此,通过网络媒介的优势借鉴优秀的音乐短视频,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形式,组织学生表演,并拍摄相关短视频上传班级群,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愉悦情感、找到自信、自主创编,发挥音乐对学生乐观情感形成的助推效用。

例如,《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是需要学生学会用心动情的演唱。教学时,不仅要播放原唱带动学生的情感领会和抒发,还要向他们介绍歌词的咬字、呼吸节奏和高低等演唱中需要注意的演唱要素。为了点燃学生的演唱热情,深入体会歌曲表达的深意和适用的场景,通过抖音平台,播放了与歌曲相关的不同风格的音乐短视频,包括音乐文案等对该首歌曲的点评、配套的语境,以此拓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按照分配好的歌词,进行个人的歌词对接和团队的歌词接龙,最后再集体合唱,搭配上相应的动作,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音乐的享受,并拍摄短视频,通过剪辑和加工后,制作出成品进行分享。这种短视频的拍摄不是一部完成,而是一个系列,从呼吸到吐字,从歌词衔接到团体和声等,一步步慢慢拍摄,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视频记录的方式,相对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具有鉴赏性和共享性。这样的教学不仅利于让学生多角度感受演唱的歌曲,而且对歌曲内涵的理解也更为深刻,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会演唱技巧。这种创新学习演唱歌曲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音乐的自信心,有感情地表达内心情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搭建音乐平台,展示才艺提升素养

“音乐教育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所以搭建音乐的平台很关键,想让学生往哪个方向得到锻炼,学生就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初中生喜欢彰显自我,强烈自己的存在感,喜欢的歌曲也是多种多样。针对这一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借鉴优秀综艺节目的设计亮点,利用网络信息媒体,播放流行、民族、美声、摇滚等不同种类的音乐,组织学生K歌、猜歌等比赛,不仅能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还能掌握学生的音乐储备量和喜好方向,进而让学生在交流共享中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增加自身音乐文化的底蕴,促进其全面成长,实现初中音乐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学生完成了一册的音乐教材学习后,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地增加部分课外的经典歌曲,组成一个模拟曲库,组织学生展开了“智能小曲库”的竞赛游戏:通过网络信息媒体,播放不同音乐的前奏或提问乐理知识,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竞猜与回答,这时的竞赛内容主要集中在教材内的歌曲和知识;一轮过去后,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歌曲演唱的竞赛游戏,这时的歌曲是教材之外的内容,也是学生们自主性发挥的环节,是前一轮竞赛的延伸。另外,为了增加挑战难度,会从歌曲中间的高潮部分播放,让学生展开第三轮比赛,令他们从停顿的歌词起步,补充下一句歌词,并回答歌曲名称,并用语言简单描述歌曲意境,这样才算一个完整答案……这样的教学既符合学生喜欢的方式,检验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又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其音乐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益处多多。

总而言之,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在人的成长中发挥着独有的效用,突出音乐的育人作用和美育作用是音乐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音乐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成为教师在教学时突出重点、增设趣味、引发思考、拓展延伸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书本上的音乐要素,更要借助于信息网络的强大兼容性将教材与现代音乐相关联,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不断依据网络信息媒体不断发展的功能,探究其与初中音乐的契合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结合特色深入挖掘教学资源,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音乐素养,进而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也真正意义上实现美育教育功能。在不断地探究尝试、更新创新过程中,更好地推动初中音乐教学向纵深发展,紧跟教育时代发展步伐越走越远。

■ 编辑/陆鹤鸣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