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纪初期,摄影曝光技术快速发展,国内外诞生了不少以“瞬间”为核心的摄影美学学说,并以“瞬间理论”为突破口在艺术门类的层面上实现了摄影与绘画艺术的区别与分离,为摄影获得独立的艺术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国内关于摄影艺术中“瞬间理论”的研究多集中在新闻摄影等实践应用层面,尚缺乏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下的理论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称《手稿》)为主要理论文本,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里把握摄影艺术中的“瞬间理论”。
关键词:决定性瞬间;马克思主义;美学;摄影艺术
青年马克思在《莱茵报》的工作经历,促使他将目光更多地投向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发展问题与底层人民的生存问题,此时的马克思已经开始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随后,马克思又对法国的工人运动以及当时流行的各种经济学说和理论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并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积极地扬弃,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称手稿)中以“异化”理论初步完成了对经济学、哲学、共产主义的综合阐述。其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与劳动对象化问题的重要论述又给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成为构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摄影与众多艺术形式相同,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艺术实践活动,其创作主体的本质和创作主体与劳动对象的关系是研究摄影美学的基础问题。布列松所提出的“决定性瞬间”理论也正是分别对摄影的劳动主体与对象客体进行了规定。本文并不讨论布列松本人与“决定性瞬间”理论之间的溯源问题,仅以事实上为构建摄影美学产生了巨大历史影响力的“决定性瞬间”理论作为分析对象,旨在借助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把握摄影艺术的“瞬间理论”。
一、美学的两个前提问题
(一)美是如何产生的问题
马克思在《手稿》中表现出的思想仍然具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特质,但人本主义的劳动异化观点却是属于马克思的新创造。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一节,马克思说:“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1]49马克思在此对国民经济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国民经济学由于不考察工人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而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在这里,马克思并没有直接回答“美是什么”的问题,而是间接地表明了“劳动生产美”的观点,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马克思的意思是只有自由自觉的劳动、为人的尊严的劳动,即未被异化的人的劳动才能产生真正的美,否则,劳动者还只能是“自己对象的奴隶”。
(二)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从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劳动过程与劳动者两个方面考察了劳动异化行为,继而又提出“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做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做普遍的因为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1]51,“有意识地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1]53至此,马克思又对劳动的主体——人的本质做了规定,即人的本质是可以进行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存在物。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在《手稿》中说:“所谓的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52也就是说,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在《手稿》中做了两个定义,但这两个定义之间并不矛盾。因为这两个定义是分别从人可以改造自然界的能动性和人与自然界的所属关系上进行界定的:人既是属于自然界的,也可以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改造自然界,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在后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又做了更进一步的定义。
马克思在运用人本主义的异化劳动观点对国民经济进行研究时,对“美是如何产生”“产生美的主体的本质”两个美学前提问题进行了实践观的回答。“从此,在人类学美学观上,人不再是神秘的人、自然的人,而成为了实践的人。新唯物主义哲学也为实践美学的诞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马克思对人类美学的巨大贡献。”[2]
二、摄影艺术的“瞬间美学”
1952年,美国出版商迪克·西蒙以《The Decisive Moment》即“决定性瞬间”为名出版了布列松摄影集《Image à la Sauvette》的英文版(如图1)。从此,“决定性瞬间”一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渐成为了用来形容摄影艺术的专有名词。摄影艺术一度被很多人称为“瞬间艺术”,也被借以与绘画艺术理清界限,凸显出摄影艺术的独立价值。但是早在布列松之前,以“瞬间”为关键词的摄影学说就已不鲜见。仅中国大陆就有民国摄影家王洁之先生提出的“至美瞬间”说,著名新闻摄影家、艺术教育家罗光达先生提出的“瞬間精华”说,著名新闻摄影家蒋齐生先生提出的“典型瞬间”说等。
正如马克思所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有关摄影艺术或者说摄影美学的理论建构进入到以“瞬间理论”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源于摄影艺术中的曝光技术的发展与革新。1839年,法国政府为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颁发了专利,由此宣告了摄影术的诞生。虽然与达盖尔同期有多位发明家也通过不同的技术获得了“照片”,但都为时已晚。达盖尔银版摄影法即便作为当时最为先进的曝光方法,也仍需要花费20-30分钟才能获得一张照片。1851年,湿火胶棉摄影法的发明将获取一张照片的曝光时间缩短至以秒为单位。1913年德国厄尔马诺克斯小型干板照相机诞生,已可以实现1/1000秒的快门速度,这为摄影艺术“瞬间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
三、“瞬间理论”的美学释义
国内外有关摄影艺术“瞬间理论”的定义相似度极高,多是表达摄影创作者要在记录被摄对象的瞬间动作时应同时实现技术层面、空间层面、情感层面、价值层面的统一。而其差异则多是表现在情感需求上与价值取向上的不同。(本文不就各“瞬间学说”的此种差别作专门论述。)在此以最负盛名的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为例,其原文一般被译为“借最好的一刹那,来使事件产生全新的意义与境界。”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如果使用哲学语言可以进行这样的表述:劳动主体(拍摄者)在一定劳动时间内(一瞬间)以恰当的劳动方式(拍摄技巧)完成对劳动对象(被摄对象)的拍摄并获得预期的劳动产品(照片)。
马克思在《手稿》中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把类看做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做类存在物……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53摄影即是一种人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作为劳动主体的摄影者所进行的摄影活动区别于动物的“自己的生命活动”,因为摄影不是对被摄对象的纯粹记录,也不是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而是可以发挥人的能动性并以美的规律对被摄对象进行记录。“因此,一方面,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1]83被摄对象之于摄影者而言也已不是纯粹的绝对客观存在物,而是成为了摄影者自身的对象化存在。摄影者想要获得一张符合预期的被摄对象的照片,需要对所使用的拍摄设备进行技术层面的设置与调整,而这种技术层面的设置与调整又是在摄影者本人的意识控制下进行的,即最终获得的照片是经过摄影者在一瞬间之内完成的个性加工而产生的,照片本身也就成为了摄影者自身的对象化存在。而摄影艺术“瞬间理论”的核心在于摄影者在面对拍摄对象时应选择哪种个性加工方式或者说这种受意识支配的感觉从何而来。
四、对象化的活动
人的意识可以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觉既属于人的感性认识,又是人的意识的初期阶段,是意识的来源之一。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都热衷于谈论感觉是不是人的知识的来源,抑或来源于感觉的知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问题。马克思在《手稿》中就已引入实践的概念,并以人的“对象化的活动”进行解释,在其稍后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说道:“人的感觉或由感觉而来的知识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3]
在摄影实践中,摄影者的感觉即来源于其在自然界所进行的一切对象化的活动。“人的眼睛与野性的、非人的眼睛得到的享受不同,人的耳朵与野性的耳朵得到的享受不同,如此等等。”[1]83“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1]83眼睛对美景的视觉享受、耳朵对音乐的听觉享受都不是人先验的感觉,而是在不停的用眼睛观察自然界、用耳朵欣赏优美声音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美景的视觉享受、对音乐的听觉享受,也即“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1]84。人既在对象化活动中肯定自己的本质力量、给人化的自然界打上人的本质的烙印,又在感觉的对象世界中对自己进行肯定。因此,可以说,进行任何一种艺术实践活动的感觉都是从一种或多种人的对象化活动而来。但是“眼睛对对象的感觉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对象是不同于耳朵的对象的。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1]83也就是说,如果具体到每一个进行艺术实践活动的个人,由于各自对象化方式的差异造成各自本质力量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也表现在个人艺术感觉的独特性。
五、独特的“瞬间”
正如上文所述,由从事艺术实践活动的个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独特性而产生的独特的艺术感觉,形成了具体的艺术过程及艺术产品的独特性。而摄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瞬间性”的不同,在摄影艺术的“瞬间理论”中,“瞬间”具有兩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对被摄对象的动态而言,捕捉什么样的瞬间;二是指完成一次摄影创作的时间意义上的瞬间。虽然摄影者可以从几乎连续的多个瞬间中选择一个最符合个人预期的瞬间,但每一次捕捉的瞬间又都是一次时间意义上独立的瞬间。纵观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没有从时间上对此项艺术实践活动进行明确的限定。例如,绘画艺术可以用画作记录凝固的瞬间,但没有单次创作时间的“瞬间”限制;雕塑艺术同样可以通过对雕塑作品的塑造起到凝固瞬间的效用,比如罗丹通过对大卫形体和五官的塑造凝固思考的瞬间,而这个塑造过程并不存在单次创作的“瞬间”限制。在一瞬间完成对被摄对象瞬间动态的凝固一度成为了摄影艺术最显著的独特性,对许多从事摄影艺术实践活动的摄影者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是,也应当注意,不管是刻意追求创作时间上的瞬间,还是刻意追求动作捕捉上的瞬间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摄影艺术本身的延伸性。布列松之后的众多摄影大师,如罗伯特·弗兰克、尤金·史密斯、罗伯特·卡帕等人,也都分别从捕捉的瞬间和时间意义上的瞬间对以布列松为代表的摄影瞬间理论提出过反对意见。摄影艺术如果想要真正保持独特性,就应当不断扩展其观念的边界,而不能无休止被禁锢在“瞬间”之中。
六、结语
摄影艺术相比绘画、雕塑、诗歌等人类在对象化活动中创造出的大多数艺术形式,是年轻的。在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中,以“瞬间理论”为核心的摄影美学一度为巩固和加强摄影艺术的独立特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长久以来,在多个维度对“瞬间”的含义进行无意义的争论,也导致了摄影艺术尤其是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失去活力,曾一度在国际上引起巨大轰动效应的画意摄影,也由于其与绘画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在联系而被坚持瞬间理论摄影者所不屑。本文借此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中把握摄影艺术的瞬间理论,从哲学层面把握摄影艺术的独特性,以期能够更好地延伸摄影艺术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易中天.美学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236.
[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
作者简介:崔云龙,硕士,四川传媒学院影视编导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