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续美育基因,谱写儿歌心曲

2021-07-19 02:49王勇李拉
音乐爱好者 2021年5期
关键词:黎锦晖乐歌李叔同

王勇 李拉

中国有着九千年的音乐可考历史,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在我们聊到今天的主题“儿童歌曲”之前,让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中国歌曲的历史脉络:

中国广袤的乡村有着大量的山歌、田歌、渔歌,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形式与风格,代代相传,却也代代不同,民歌在流变中保存了数千年;城市中也有歌曲,拿十九世纪的上海而言,妈妈哄孩子要唱摇篮曲,孩子们在弄堂里做游戏也会有儿歌。不过,作为娱乐活动,市民们可能更爱看戏、听说书。其实这个习惯早在宋代的杭州就已经形成,瓦肆勾栏就是城市音乐文化的集结地。所以在宋代之前,我们还能列举一些“著名歌手”,例如女高音韩娥,一曲唱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又如男高音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而明清之后,则只听闻有戏曲名家,再无歌唱家的名字传世了。

1840年,欧美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疯狂掠夺财富的同时,西方的政治、思想也侵入中国。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战败,宣告了“洋務运动”的破产。随后,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了。正是在这场推行新学和促进社会变革的潮流中,有别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的歌曲形式——学堂乐歌产生了。

1898年,康有为上奏《请开学校折》,提出要“远法德国,近采日本”,创立一个新的学制:在每个乡镇都设立新式小学,让孩子们七岁入学,学制共八年。学校开设的科目有:文史、算术、舆地、物理、歌乐。光绪皇帝接受了部分建议,下达了废除八股文章、停科举和改书院等诏令,不过对于在学校中设立唱歌课,皇帝并不认为是件必需的事情,提出“缓设音乐一门”。但梁启超继续极力主张,他说:“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直到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确定新兴学堂开设“乐歌”一科,“乐歌”课才名正言顺地进入了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国人也逐步开始培养从小就学习唱歌的习惯。

学堂乐歌的重要意义之一是让美育教育在社会中得以发展。王国维最早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他认为美育可以促进德育,更是智育、体育的重要手段。李叔同将品德的培育修养置于学习技能之前,曾志忞在《教育唱歌集》中提出,音乐陶冶情操,对培养儿童的品德言行都至关重要,而集体歌唱的行为有利于集体、团结意识的培养,今天我们提倡的团队合作在当时的教育中已露端倪。蔡元培更是主张“美育代宗教”,它的具体实践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多方面的结合,而其中,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开风气之先的上海,不仅新学堂的兴办“势如潮涌”,在清末“短短十年间,上海以一县之地设立的新式学堂不下三百五十三所之众,比开埠以后半个世纪中外侨系统和华人系统学校总数还要多5.4倍”。由于上海学堂乐歌教学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到教学水准都领先于全国,造就了“内地之人,求师资于沪上,归以教其乡里者,踵相接”的盛况。

设立了课程,就需要编写教材。学堂乐歌教科书的编辑发行,是推广普及乐歌教学的重要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自1904年沈心工和曾志忞几乎同时编成出版《学校唱歌集》和《教育唱歌集》以来,至1918年,在此十多年间先后问世的乐歌教本近五十种。此外,由学堂、学校编辑刻印或手抄的教本更是多得难以计数。这许多乐歌、乐理教科书除少数几种由官方编订或经官方审定之外,绝大多数都是由编创者和执教者所编的,早期乐歌作者们的工作主要是选曲填词。由于大部分乐歌作者,如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辛汉、陈世谊(匪石)等都曾经留学或游学日本,他们在日本实地看到了明治维新以来仿照德国建立的学校音乐教育制度,接触了日本的学校唱歌教材,于是纷纷选用日本学校歌曲的旋律,填上些文白兼用的歌词,例如沈心工填词的《男儿第一志气高》、秋瑾的《勉女权》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后学堂乐歌也开始采用法国、德国、美国等欧美曲调。

被称为“学堂乐歌之父”的沈心工创作了众多歌曲。他受日本儿童音乐的影响,在许多乐歌中将音乐与游戏融为一体。这种“唱歌游戏”既贴合儿童活泼的天性,又将自立勤奋、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以及热爱自然等教育内容通过游戏歌唱传达给孩子,是寓教于乐最早的实践者。

1905年,李叔同出版了《国学歌唱集》。1906年,他创办了《音乐小杂志》,这本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中收录有多首李叔同创作的学堂乐歌,如《木马》《我的国》等。1912年,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创作了大量歌曲。在他的学堂乐歌中,最广为流传的当属《送别》。我们还记得电影《城南旧事》在《送别》的旋律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淡淡忧伤。这首歌曲完全以景物的描绘勾勒出难以描述的离别意境,曲调从美国传至东瀛又传至华夏,与中国古典诗词中追求的意境美学理念相融,称得上是学堂乐歌高度发展及成熟的标志。李叔同以一种沉静、内敛的艺术精神启蒙了一代代的少年儿童。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叔同的《祖国歌》流露出他对于当时祖国存亡的忧虑和希望为国捐躯在所不辞的热情。歌词写道:“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呜呼,大国民!呜呼,唯我大国民!幸生珍世界,琳琅十倍增声价。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谁与我仗剑挥刀?呜呼,大国民!谁与我鼓吹庆升平?”如此情怀,充分体现了前辈大师的爱国初心,也奠定了儿童歌曲的创作首先应该具有正能量的基调。

学堂乐歌的影响是深远的。通过推行十几年的学校音乐教育,很多中国人熟悉了这些乐歌的旋律,在一些特殊的时刻,这些旋律自然而然地就朗朗上口起来。例如北伐战争唱响了根据学堂乐歌《两只老虎》填词的《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一时传遍了神州大地。

谈到中国早期的儿童音乐,还有一位我们无法绕开的作曲家——黎锦晖。他也是属于唱着学堂乐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切身地体会到了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他的创作对前人的创作领域有了更大的开拓。

黎锦晖的儿童音乐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儿童歌舞表演曲、儿童歌舞剧和学校教育歌曲。与他相关的头衔颇多:第一本儿童刊物《小朋友》的创办者、第一部中国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的创作者、中国现代第一批白话文国语教科书的编辑出版人之一。此外,近代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亦是出自黎锦晖之笔。

回顾黎锦晖的音乐创作,最早也是从学校教育歌曲开始的。在长沙周南女校时,他用民间曲调编配成乐歌,在音乐课上教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又出版了多部学校音乐教材,如《幼稚园音乐课本》《美的歌曲》、小学《大众音乐课本》等。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伴随全国掀起的新文化、新思想浪潮,始于清末的“国语运动”此时进入了推进时期。“国语运动”提出“言文一致”“国语统一”,“言文一致”即指书面语从文言文改为白话。黎锦晖的大哥、语言学家黎锦熙与赵元任等人研究制定新的国语罗马字(原有注音字母不便于国际应用),跟随兄长参加“国语运动”的黎锦晖逐渐意识到推广国语要从儿童开始,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唱歌跳舞。他认为“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可以练习“国音、标准词及标准句”,也可以学习掌握“应用的国语话”。于是在1920年,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这部被称为开中国歌剧先河的作品,修订过程长达八载,至1928年才正式发表。儿童歌舞剧融合了音乐、舞蹈、诗歌,配以服装、道具,简洁明快的旋律和富于儿童趣味的故事情节,让它广受学校及社会的欢迎。之后,黎锦晖又创作了充满幻想色彩的《葡萄仙子》、神话故事题材的《月明之夜》、反封建教育的《小小画家》的等十二部儿童歌舞剧。同时,他也创作了许多儿童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好朋友来了》《吹泡泡》《蝴蝶姑娘》等作品逐步流行于全国各地,许多歌曲至今仍是儿童歌舞表演的保留节目。

“我们表演戏剧,不单是使人喜乐,使人感动,使自己愉快、光荣。我们最重要的宗旨,是要使人类时时向上,一切文明时时进步。”黎锦晖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家,重视的不仅是“爱”这一教育旨趣,美育也是他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与李叔同、曾志忞在学堂乐歌教育中的美育思想一致,也与当时“五四运动”所追求的民主科学、反封建迷信的主流思想相同。

黎锦晖认为歌舞剧“可以训练儿童们一种美的语言、动作与姿态,可以养成儿童们守秩序与尊重艺术的好习惯”。而表演时的服装、化妆、布景等“需要儿童亲自出力”,这些实践可以“锻炼他们思想清楚或处事敏捷的才能,无论何种教学与训练,都不及表演歌剧的精致周到,所以演剧绝不是消遣,而是锻炼人们将来处理大事的才干。”所以“提倡歌舞剧,不仅在学校内可以造成和谐甜美的境界,而且对于社会教育有极大的帮助。”

《男儿第一志气高》是我国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歌曲。它于1904年出版面世,距今已有一百一十七个年头。在今天,儿童音乐创作依然是音乐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儿时独有的曲调,那是不可取代的记忆与美好。网络及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教育的手段与途径。教学形式更加多元,线上授课让教学渠道更为宽广,海量的图片、音频、视频丰富了儿童音乐教育资源。而未曾改变的,是从学堂乐歌时期起延伸至今的美育精神内核,它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也为我们指明了今后的方向。

猜你喜欢
黎锦晖乐歌李叔同
皓月当空
李叔同研究史上的新坐标
——《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长编》评介
寄秋声
龙榆生与钱仁康:新体乐歌的创作实践研究初探
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创作综述
影像中的灿烂人生
——《李叔同——弘一大师影像》简评
学堂乐歌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之影响
听李叔同送别(外一首)
学堂乐歌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全面剖析还黎锦晖以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