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清春
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它是由多种病因和多种发病机理引起的,病理类型各异。不同类型的肾炎在病因、发病机制、病程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我们见得较多的是急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急性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慢性肾炎)。
急性肾炎是一种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或伴有一过性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为临床特征的肾小球疾病。2~6岁为急性肾炎的发病高峰,存在酗酒、药物成瘾、先天性心脏病的成人也是本病的易感人群。
急性肾炎系感染后诱发的免疫反应所致,多由链球菌感染引起,患者发作前1~3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炎、淋巴结炎)或皮肤感染(如脓疱病、疖肿等)。少部分也可由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引起。
因此,患者发病前常会出现流鼻涕、发热、咽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或是出现皮肤感染,如猩红热等,约1~3周后出现肾炎症状。轻症患者可无任何身体不适或症状很轻,但尿常规异常(如镜下血尿、轻度蛋白尿),血清C3水平下降;重症患者由于肾脏病变严重,不能产生和排出尿液,引起人体内的过多水盐潴留和多种代谢废物堆积,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衡,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肌酐、高血尿素和高血钾。严重时患者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为心脏扩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以成年人和老年人多见。儿童重症患者更多见发生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神志不清、嗜睡、黑蒙等,甚至可能发生昏迷。
本病主要是支持及对症治疗。患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对于轻度水肿的患者可不使用利尿剂,仅限制水、盐摄入;患者出现明显水肿时需使用利尿药,如氢氯噻嗪,目的是增加患者尿量,减少患者体内的水和盐分从而减轻患者水肿程度及降低血压。通常使用利尿剂后患者的血压会下降,有时会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需要使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具体由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必要时还需进行透析治疗。
但总体来说,急性肾炎危害较小,急性期预后良好,尤其是儿童;目前对成人长期预后的报道不一致,有的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慢性肾脏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病情迁延并呈缓慢进展,伴或不伴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大部分慢性肾炎的发病机制是免疫介导炎症,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少部分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本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以中青年为主,男性比女性多见。
慢性肾炎患者临床表现多样,除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病情也时轻时重,可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这种情况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肾功能逐渐恶化进入尿毒症期。如果血压控制不佳,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较差。因此,慢性肾炎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治疗,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恶化及严重合并症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慢性肾炎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清淡,多吃新鲜蔬果,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限制钠盐的摄入,忌油腻;平时要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尿泡沫和尿量的变化,观察是否存在眼睑及下肢水肿,定时监测血压和血糖,如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水肿,并伴随血压的急剧升高,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