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甘肃省劳动力向外流动,因部分人手背有梅花刺青图案,外地一些无知的小报记者称之为“梅花帮”。其实,这只是当地一种独特的风俗。
当地手背刺青风俗的起源,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北宋在今陕甘宁部分地区设熙河、鄜延、环庆等路,通称为“陕西诸路”。熙宁八年(1075),皇帝降诏:“陕西诸路缘边团蕃兵,并選年二十以上,本户九丁以上取五丁,六丁取四丁,四丁取三丁,三丁取二丁,二丁取一丁,并刺手背。”陕西诸路缘边地域中,熙州(治今临洮县)、河州(治今临夏市)、岷州(治今岷县)“蕃兵”最多。当时的“蕃兵”,是长住地方协同禁军作战的民兵,类同于“吃皇粮”的工作人。可以想见,当初刺手,不可能只刺一点,那样容易与痣混同。如刺三点以上,为求美观,就衍化为花瓣图案,成为后来的梅花刺青。此风蔓延浸染,男女皆喜刺青,将其视为“护身符”,以求富贵吉祥。
(整理自中国文史出版社《游心集 · 陇右史地研究》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