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熊菲菲,雷 蕾,吴小艳,袁 媛,贾福怀,龚施婷
(宁波御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12)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我国社会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为更好地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需要推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1]。健康中国战略下,食品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当前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缺乏一支高素质、高技术、高质量的生产质量管理人才队伍,无法满足大众对健康、营养、养生、安全的饮食需求。在此背景下,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管理成为保健食品企业的必备条件,也成为保障人们对食品安全需求的第一道防线[2]。保健食品GMP 在保健食品企业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保障,也是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3]。GMP 管理包括人员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其中人员管理在整个体系管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企业员工在经过了专业的员工培训之后,不但可以掌握更多的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法律法规要求和GMP 知识,工作责任心、执业品德、改变不良卫生习惯等方面也不断提高,为实施保健食品GMP 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的产品安全质量。
目前,众多保健食品从业者在年龄、资历、学历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保健食品企业对员工培训重视程度的不同对从业人员知识培训的效果提出了挑战,是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一件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内外企业员工培训情况、员工培训面临的现状与问题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完善员工培训工作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供保健食品企业内部人员参考,促进保健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世界各国企业为培养企业适用人才,纷纷采取措施,不断改进人才培养工作,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方法多种多样,其内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员工培训工作启动相对较早,如一些欧美国家和地区追求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所体现的培训特点通常是开展短期集中培训,针对某课题业务或不同层次人员岗位的专项培训,这类培训高效、经济,但无法满足对员工整体素质提升的需求;而日本对于员工培训的做法却有所不同,其更加注重全体员工的全面发展,而且十分重视结合实践开展教学,有着成套的培训体系,重视员工的全方位发展和潜力的培养,有些企业还为员工制定了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相应的培训计划[4]。以日本丰田为例,丰田公司建立了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按培养对象分别建立了不同的培训体系,按培养类型建立不同的培训项目。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促进员工与公司全方位共同发展。
近年来,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5]等食品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6]、《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7405—1998)[7]等国家标准,以及《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8]等均对食品企业员工培训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每年修订培训计划,做好培训过程中的相关记录,并在培训结束后及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等内容。
与普通食品企业培训相比,保健食品GMP 管理培训除了需要具备普通食品企业基本的培训要求以外,又有着专业上的更高要求。例如,保健食品的厂房布局和设计设施方面需要建设更高洁净级别要求的十万级净化车间,对于车间的日常维护保养专业性要求更高;对于保健食品的质量管理方面,保健食品的生产需要严格按照注册或备案的配方工艺进行生产投料,所有的工艺技术都是需要经过监管部门专家审批通过后才能实施,这些内容都区别于一般的食品生产质量管理,因此,保健食品从业人员对于这些法律法规及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与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关系,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对于食品安全相关健康知识的培训,能够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9]。
为加强针对食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组织编写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必备知识考试题库》(以下简称《题库》),并开发了“食安员抽考”App。在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和监督检查时,进行监督抽查考核,考核试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考核不合格不得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可将《题库》内容作为培训素材在企业内部进行宣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
企业应从战略高度考虑企业的人员培训,培训规划应与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相适应。企业负责人对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些正规的大中型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已经意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强调食品安全GMP 知识,员工GMP 意识得到了普遍提升。但是,仍有许多企业管理层对员工培训的意义缺乏客观正确的理解,主观上认为培训会占用大量工作时间,对创造经济效益作用不大,便以应付的心态走过场或以工作忙为理由拒绝培训,更有甚者纯粹是为了应付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而做的形式上的培训,没有起到培训的真正价值。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员工培训涉及多个不同的部门和岗位,由于岗位和职级的不同,任职人员的能力素质也各不相同。不同层次的人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相同,因此企业应根据各层级、各岗位的实际需要来规划培训的内容。在企业组织培训的过程中,参训人员的年龄分布在20~60 岁,文化程度从小学到硕博士研究生均有,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对培训的认识不一致,从而增加了培训难度[10]。通常年龄小、学历高者接受能力强,培训效果较好;年龄大、学历低者理解能力差,部分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培训效果较差。
一般来说,常见的企业培训组织方法有宣讲法、讨论法、案例法、视听法和实地作业法等,企业在培训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可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先进企业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内训师机制,培养企业内训师,开发精品课程,促进企业内训的有效开展。此外,企业还会组织一定的外训,通常会根据需要选派有关人员参加外单位组织的培训课程,或是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到企业内部来开展专题讲座进行培训,但是仍有部分企业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参加培训时间很短,与规定的40 h 相差甚远,而且集中培训的形式单一,主要采取课堂授课的形式,使得参训人员感觉枯燥乏味,所讲授的培训内容无法满足不同岗位员工的需求,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培训是实施保健食品GMP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员工培训的要求已经被明确写入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中,企业员工素质的不断提升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为人们提供健康食品的保障。因此,企业内部要建立自上而下健全的员工培训管理机制,不论是培训的中长期规划、短期年度计划,还是培训学习时长、培训的方式都要形成长效化制度体系,且始终贯穿GMP 意识,通过不断培训和强化企业员工上至企业负责人、下至企业基层员工的全员GMP 意识,让全体员工都能将GMP 思想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员工培训工作中,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体制,并以取得实际效果、符合工作需求特点为目标,分别开展不同专题、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系列培训。不同层级类别的培训,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所采用的培训方式、内容也各不相同。参考国内外企业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方式及我国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分级方法[11],结合企业员工层级情况,将员工分为员工级、骨干级和专家级,并建立不同层级人员的培训方案,见表1。
表1 不同层级人员的培训方案表
通过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方案并逐步落实实施,企业员工培训次数逐年增多,培训覆盖率从部分主要员工扩展到公司全体员工,并根据不同培训对象针对性地开展食品管理体系内审员和食品安全管理员的资格认证培训。通过培训的实施,使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不断完善,员工素质不断提高,保健食品GMP 意识深入人心,产品质量连续多年获得行业认可。
“满堂灌”式的授课是常见的培训形式,这种培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却不利于对某些知识点的真正理解[12]。为满足不同岗位对在职人员岗位胜任能力的提升需求,建议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培训,目的是增强培训的实际效果,达到预期要求。培训方式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实物、图片、视频、典型案例、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融合在培训当中。
近年来,企业内训师机制也是一种创新型的培训模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重视员工培训工作,并在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并从各级主管、骨干中挖掘员工潜能,将员工培养成为企业内部培训讲师。企业内训师可以将理论与企业实践经验相结合,并具备一定的讲师授课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在提高培训效果的同时,也为企业节约了培训成本。
对保健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食品卫生及营养知识、食品卫生操作技能等知识培训,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保健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13-14]。尽管我国法律法规对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有明确要求,企业内部培训制度已初步建立,但培训机制的完善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不断投入和完善保健食品GMP 管理工作,加强员工培训力度,建立培训体制,创新培训模式,为保障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落实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