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军,潘 燎,胡 鹏,李 敏,刘 炼,南京燕,邱彩虹
(长沙医学院附属宁乡市中医医院,湖南 宁乡 410600)
肛肠病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12%~50%[1],其中混合痔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可高达52%[2]。如临床不采取有效、快速的干预,则会引起膀胱充盈过度,进而对尿肌造成不可逆性损伤。以往临床采取留置尿管,以减轻尿潴留造成的痛苦,但留置尿管的可接受度不高,且容易诱发尿路感染,影响术后恢复。我科在混合痔术后用四味散热熨法促进术后排尿,预防尿潴留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共120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长沙医学院附属宁乡市中医医院肛肠科,并且在腰麻下行混合痔术后(PPH术)的Ⅱ期、Ⅲ期和Ⅳ期痔病住院患者,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诊断标准并签订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受试对象分为治疗组(中药烫熨法疗法组)和对照组(暖水袋热敷组)各60例。治疗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0~62岁,平均(37.9±8.4)岁;病程0.5~35年,平均(14.7+2.8)年。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19~64岁,平均(39.4±10.0)岁;病程0.5~30年,平均(12.9+3.7)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第8版《外科学》混合痔的诊断标准[3]。①便时或便后肛门出血,出血可能为手纸带血或滴血,有肿物脱出肛门;初期可自行回纳,病情严重时痔块脱出后不能回纳或回纳后自行脱出;②痔块脱出时可伴有疼痛,肛门坠胀不适,有潮湿感,或伴有肛周瘙痒;③痔环状脱出时脱出物在肛周可呈梅花状;④肛门指诊时可在齿线上下触及柔软光滑的粘膜隆起。
中医诊断标准:采用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及李曰庆、何清湖主编的《中医外科学》(第9版)[5]中混合痔辨证标准。肛门有肿物脱出,脱出物能自行回纳或需要用手复位,大便时滴血或射血,便血色鲜红,量或多或少;肛门潮湿,时有瘙痒,若发生嵌顿可见痔核青紫肿胀。
两组术后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烫熨法疗法。用吴茱萸100g、车前仁100g、王不留行100g、川楝子100g、粗盐250g,装入长30cm、宽50cm的白色棉质布袋内,放置微波炉内中火加热,冬天5min,夏天3min,操作前测量药熨袋温度不超过70℃,年老体弱者保持在50℃左右最适当。操作前做好患者沟通工作,保持适当的室温,以26℃~28℃为宜,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患者取仰卧位,先用干燥清洁毛巾包裹药熨袋放置于下腹部膀胱区用力来回推熨进行熨烫,开始力轻、速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大、速慢。时间一般20 min,同时对气海、关元、中极穴位处重点推熨。对照组采取暖水袋热敷,以暖水袋灌入热水热敷下腹部,操作前测量暖水袋温度不超过70℃,年老体弱者保持在50℃左右最适当,保持适当的室温,以26℃~28 ℃为宜,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患者取仰卧位,先用干燥清洁毛巾包裹暖水袋放置于下腹部膀胱区,时间20 min。
两组治疗均为从手术室返回病房后开始。
手术结束后至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通畅情况。1分为正常。2分为比平时尿量更细,成线状。3分为尿流断断续续成线。4分为尿流点滴而出,不成线。首次排尿后的膀胱残余量。发生尿潴留的人数。
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显效:干预4~6h顺利排尿,且排出通畅。有效:干预后6~8h能少量多次排尿,但排尿不畅,症状、体征改善,无需导尿。无效:干预后8h仍不能自行排尿,需行导尿术。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通畅积分、首次排尿后残余尿量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通畅积分、首次排尿后残余尿量比较 (±s )
表2 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通畅积分、首次排尿后残余尿量比较 (±s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 术后首次排尿时间(min)排尿通畅积分(分)首次排尿后残余尿量(mL)治疗组 60 301.77±35.10△ 1.21±0.79 60.18±27.37△对照组 60 382.27±37.01 1.79±1.04 97.82±33.22
发生尿潴留治疗组1例,对照组8例。两组治疗前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而尿潴留最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多因麻醉、术中术后较快输入较多的液体、伤口疼痛、精神紧张、肛内纱布填塞、环境改变、及合并有泌尿系疾病等原因所致。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易引起泌尿系感染甚至引起继发反流性肾病。
中医认为,膀胱主储藏尿液,司小便之开合,小便的通畅有赖于三焦气化功能的正常,而三焦气化功能的正常又主要依赖于肾脾肺。肾主生殖,司二便,主水液代谢,脾之主运化水湿,调节气机升降,肺之司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功能的正常。排尿困难系膀胱气化失司所导致。手术时损伤脉络致气滞血瘀,或手术过程中耗伤气血致气血亏虚,以及手术后各种疼痛刺激致使患者情志不畅而使肝失条达,疏泄功能失司等各种原因最终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开阖失司出现小便不通。说明预防癃闭,关键在于恢复膀胱的气化功能。
烫熨法主要是利用温热效应,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体表的毛窍进入到人体的血脉经络中,发挥祛瘀消肿、活血行气、温经通络、清热止痛等功效。温热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芳香味的药物在温热的作用下进行外敷会提升药效,让中药更加具有穿透性,从而让药物的治疗效果更好。四味散中吴茱萸归肝、脾、胃、肾经,上可温脾胃,下可暖肾,具有温中止痛、疏肝下气、燥湿降逆之功效。吴茱萸含有挥发油成分,油中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等,能穿透皮肤腠理,可以在肌肉组织中被吸收,直接到达病所,此外还含有吴茱萸酸、吴茱萸次碱,吴茱萸次碱能抑制炎性细胞浸润,起到外敷治疗的目的。加热吴茱萸可以收缩膀胱逼尿肌,舒张膀胱括约肌,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善动力性尿路梗塞的排尿功能[7]。车前仁入肾、膀胱、肝、肺经,功能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王不留行归肝、胃经,主治血瘀痛经,经闭,乳汁不通,乳痈疮肿,淋症,小便不利。《本草述》谓王不留行,据其得名,似走而不守,其行血当与天名精同也,此味应入肝,肝固血脏,更司小水,故治淋不可少。川楝子入肝经,疏泄肝热,行气止痛,主治膀胱疝气,闭塞下元,大小便不通,疼痛不可忍者。《本草经疏》谓楝实,膀胱为州都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二经热结,则小便不利,此药味苦气寒,走二经而导热结,则水道利矣。同时中药封包热敷中下腹,可刺激中极、关元、气海等穴位。刺激上述诸穴,能温阳固肾、培补元气、通调三焦、行气利水、通利小便,肾气复,气机畅,则膀胱气化功能得以恢复,恢复膀胱压力,促进膀胱逼尿肌功能康复[8]。利用药力和热力温通经脉,温阳扶正,启闭利尿,增强膀胱的气化功能,收利气机而通水道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