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通,王恩忠,李 胜,卢 岩
(1.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2.山东省齐州监狱,山东 济南 251400;3.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头痛疾患之一,有反复发作、单侧搏动的特征,属中、重度头痛,持续4~72 h,有或无先兆[1]。可伴双眼闪光感、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或畏声畏光等临床表现,在安静环境或休息时可缓解,但不易治愈[2]。2001 年WHO 将其列入最易致残疾病的行列,与瘫痪、严重精神病和痴呆属于同一水平[3]。偏头痛在中医学中属于“少阳头痛”“头风”“首风”的范畴,针刺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可疏通经络、通行气血、调整阴阳及脏腑功能,WHO 在1996 年提出偏头痛是针灸适应证之一[4-5]。笔者对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单纯采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5 年1 月至2019 年10 月发表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的文献,采用主题词、关键词的检索方式,包括“偏头痛”“首风”“针刺”“疗效分析”,初步检索到文献213 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177 篇,最终纳入36 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研究对象明确诊断为偏头痛,设有随机对照分组的临床病例观察文献或无对照的临床病例观察文献(样本量均≥30 例),实验组仅采用针刺治疗。②排除标准:不能明确诊断为偏头痛者;以针刺治疗为主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或以针刺治疗为辅者;样本量<30 例;动物实验、文献综述、理论研究等。
1.3 统计学方法 将相关文献输入Excel 2010 建立主穴处方数据库,包括篇名、作者、腧穴等,汇总穴位和经脉使用频数。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纳入的针灸处方中的腧穴、归经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可视化数据挖掘软件SPSS Modeler 18.0,通过Aprior算法,设置支持度≥20%、置信度≥80%,对频数排名前10 位的主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同时使用SPSS 22.0 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树状图。
2.1 描述性分析 36 篇文献的处方中,共涉及53 个主穴,使用总频数为240 次。常用穴位的频数和归经见表1。使用频数位于前10 位的穴位分别为风池(83.33%,30/36)、率谷(69.44%,25/36)、太阳(58.33%,21/36)、百会(50.00%,18/36)、太冲(38.89%,14/36)、合 谷(38.89%,14/36)、头 维(33.33%,12/36)、外 关(27.78%,10/36)、足临泣(19.44%,7/36)和阳陵泉(19.44%,7/36)。经外奇穴中以太阳穴的使用频率最高。共涉及13 条经脉,经外奇穴所归属的奇经八脉有督脉和任脉,其中足少阳胆经的频数最大(39.17%,94/240),其次为手少阳三焦经(10.42%,25/240)。
表1 常用穴位频数和归经
2.2 关联规则分析 频数排名前10 位的腧穴关联规则共9 项,支持度最高的穴位组合是率谷和风池,置信度最高的穴位组合是头维和太阳(表2);腧穴关联网状图(图1)中各种颜色的点代表了不同的腧穴,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越粗代表两点的关系越强,反之越弱[6]。因此,太阳、率谷和风池的关系较强。
图1 针刺治疗偏头痛频数位于前10 位的穴位关联分析网状图
表2 常用腧穴关联结果 %
2.3 聚类分析 若按群集数15 进行分类,可得出3 个有效聚类群,分别是太阳-头维-百会-合谷-太冲、风池-率谷、外关-阳陵泉-足临泣。
3.1 病因病机 头为诸阳之会,清明之府,五脏六腑之阴精、阳气皆上会于头,外邪侵袭、瘀阻脑络、脑失所养等均可发生头痛[7]。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外感多与风邪相关,风为阳邪,素有“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巅顶之上唯风可到”之说,风邪常夹杂寒邪、湿邪等上犯脑窍,侵袭经络,则致清阳不升,气血运行不畅,发为头痛[8]。内伤方面,实者多为肝胆湿热、痰湿上扰和瘀血阻络,虚者多为肝肾阴虚或肝血不足。脏腑方面多与肝脾肾的关系密切。因于肝者,肝气郁滞,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或肝火妄动,上扰清空;或肝阴亏虚,气血不足,脑窍失于濡养而致头痛。因于脾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气血无源,脑窍失养;或脾虚,水湿不运,痰湿上挠清窍而致头痛。因于肾者,多由肾精亏虚,耗损肾经,以致髓海空虚[9]。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皆上循于头,另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与巅。因此,六阳经与足厥阴肝经的病变也会导致头痛。综上所述,外邪、内伤,以及脏腑和经络的病变均会导致偏头痛。
3.2 经络理论 根据中医的经络理论分析,偏头痛的病位多为少阳经循行所在,故本病与少阳经病变有关[10]。针刺少阳经治疗偏头痛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记载。《灵枢·经脉》中记载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路线为“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为“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少阳经均循行于侧头部,足少阳胆经在侧头部呈现三线分布[11],手少阳三焦经环绕耳之前后,在侧头部呈单线分布。因此,少阳经的主治病候均与偏头痛相关。从现代解剖学上来看,足少阳胆经在头部分布相当于面神经颞支、耳后神经、枕后神经的分布区域[12]。手少阳三焦经有C5~8脊神经的经过。故偏头痛的主治经络为少阳经。
图2 针刺治疗偏头痛频数位于前10 位的穴位聚类树状图
图3 常用经脉所占比例
督脉使用频数达23 次,居第3 位。《难经·二十八难》中记载:“督脉者,起于下级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循行入脑中,便有“病变在脑,首取督脉”之说[13]。《灵枢·经脉》记载督脉病候为:“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现代医学认为,针刺督脉可刺激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以冲动的形式将信息传至神经中枢,经中枢神经处理后再以电信号形式传至效应器,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体液等生理反应达到治疗效果[14]。根据督脉循行特点以及督脉的主要病候表现,偏头痛可取督脉腧穴。
3.3 腧穴理论 本研究通过统计可得出,风池、率谷、太阳、百会、太冲、合谷、头维和外关使用频数居多。从传统医学角度来看,风池、率谷、太阳、百会、头维皆定位于头部,偏头痛病变部位在头,腧穴所在,主治所在,为局部取穴,同时偏头痛因风邪致病者居多,“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池穴、率谷、头维皆可主治风邪疾患。偏头痛为足厥阴肝经和少阳经病变,太冲、合谷、外关为循经远端取穴。太冲为足厥阴肝经输穴和原穴,与合谷穴相配称为四关穴,主治头痛、眩晕等;外关属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和八脉交会穴,与阳维脉相通,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等。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风池穴其浅层与深层分布有丰富的神经网络,针刺可激活颅脑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减少头痛持续时间,缓解头痛程度[14]。太阳穴与率谷穴神经丰富[15],如三叉神经传导头面部感觉,是对痛觉最敏感的脑神经,众多的神经、血管分布和广泛的交通是两穴治疗偏头痛的解剖基础。同时,风池、太阳、百会等分布着来自C1~4节段的躯体神经和/或来自T1~5的交感神经[16]。偏头痛是一种血管舒缩异常性疾病,而支配头面部血管平滑肌的交感神经均来自T1~5节段,所以在解剖上穴位与头面部神经血管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17]。
综上所述,治疗偏头痛取穴一为辨经取穴,以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为主;二为采用远近配伍的方法,近部取穴以头部为主,远部取穴以四肢部穴位为主;三为常取率谷-风池或太阳-风池的穴位组合方式。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临床上治疗偏头痛取穴清楚,但未明确分期与分型。偏头痛的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预防性治疗可有效降低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及程度,临床上大多涉及急性期的治疗,预防性治疗较少,流行病学显示,约1/3 的患者需预防性治疗,但目前仅3%~10%的患者接受了预防性治疗[5]。同时,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根据证型选取配穴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但仅少量文献提及证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