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轶
(陕西省汉中市农业干部学校,陕西 汉中 723000)
国家对于农技员培训,旨在对于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专业上的培训,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活动,是适应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需要。培训要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重点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及农技推广技能、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技术、农业政策为主要内容,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扎实有效的技术培训。要促进形成行政部门与农业推广、科研、教学、企业等单位相互配合、上下左右联动的大联合、大协作新格局,合力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共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1]。不断的提高农技员的专业技能,更好的在农业专业方面服务于“三农”,服务好“三农”,怎么样把农业专业,农业科技转化到现实的农业生产中去,这一直也是作为农业人不停的奋斗努力的目标。但是纵观现农技员培训的模式,发现已跟不上现阶段经济、时代变革的脚步,滞后的培训模式,导致滞后的农技员培训已起不到农技员通过参加培训,把所学所悟用在农技的工作中去的目的。所以,鉴于现状,怎么办,就要进行革新,也就是说对于农技员培训进行改革。
首先从人入手,优化学员的人员结构,也就是优化参训学员。以往的农技员培训的目标人员,是从事农业技术的工作人员,在这个群体当中,没有特别的挑选,现在农技员对于每年的培训没有动力,所以出现了凑人数,完成任务的情况,在与农技员聊天过程中,了解到来参训都是被动的,自己主观上是没有什么意愿的,这说明一、农技员培训对他们来讲是在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二、农技员培训对于农技员提不起任何兴趣,让农技员认为来参训学不到内容,培训对以后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好处,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要有针对于农技员“好处”的机制,让他们觉得来参训是件光荣的事情,让他们有动力,从思想上是有积极倾向的,这样就可以使农技员培训转变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就符合了把动力、价值理念传送到农技员培训中这第一要素。那么现在,要使农技员培训的参训人员有动力,来参训的人员就要进行挑选,要在各单位推荐努力工作的,想积极进步的农技员来参训。同时对来参训的农技员进行单位政策性的倾斜,比如晋职称优先,提拔优先。
在每一期农技员培训班里的参训学员中,还要再进行选拔,按卷面考核成绩30%+纪律成绩30%+表现优秀成绩40%,来选拔出培训期间优秀的农技员,培训期满后,给这些学员颁发证书,以此项荣誉,单位可以考虑晋职称优先,提拔优先。对于其中表现优秀成绩40%,可以按照下表来进行打分,这种培训机制,可以首先从参训人员开始,让他们觉得来参训是件光荣的事情,他们会有动力,从思想上会有积极倾向,这样也会使农技员培训转变成一个良性循环,培训越办学员会越有积极性,培训越办学员会越有动力,到最后是学员争着来参加培训,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打着电话,说着客气话,学员还不情愿的状况啦。
表1
专业设置,进行小专业设置,比如由以前的种植业产业班转成土豆班,果树产业班转成桔子班。专业小专业设置后,这样专业性更强,对于解决农技员专业方面的需求会更突出,能直接针对某一专业特定的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技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课程安排,国家要求每年对农技员进行培训,就是因为农技员是直接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业,与国家的农业产业发展有直接关系,希望农技员能够努力工作,不断接受新知识,更好的服务于“三农”。所以在培训的课程安排中:一、要学习最新国家的政策,农业政策。二、学习前沿的农业科技领域的技术与动态,学习前沿的新媒体的运用,跟上现今时代发展的步伐。三、安排能提高农技员的参训兴趣,提高学员阳光工作的心态,提高农技员的综合素质和修养。让农技员认识到要热爱自己的专业,要有肯干、吃苦的工作精神。四、外训,直接选择田间地头,选择合作社,让农技员自己动手,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制定外训手册。不再选择去提前选定的固定的培训基地,不再以参观、观摩形式去走马观花。外训回来后让农技员自己进行总结,并进行经验交流展现,确保外训的收获取得实效。五、开展结构化研讨,针对农技员工作中的具体实际问题或提高农技员综合素质、修养问题,通过结构化研讨,找到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得到落实措施。
表2
选定参训人员,专业班级,人数,确定培训时间,确定培训目标:切实转变农技员的工作心态,由被动到积极,让农技员切实通过培训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让农技员收益,让农技员服务的从事农业生产者受益。
培训前期调研:做好农技员培训工作开展的前期调研,农技员工作中现今最缺乏的知识是什么,农技员对于培训都有哪些期望,培训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在农技员实际工作中都有些什么问题我们都要通过调研充分了解到,通过调研,我们会掌握农技员从事工作多年后,专业方面的知识会停滞不前,对于现在出现的一些新技术,新媒体在农业方面的运用是短板,加上部分农技员思想懈怠,深化学习专研业务的精神不够,导致业务技术方面会出现瓶颈,这样也就直接影响到农技员所服务的农业种植养殖户们停滞不前,不适应市场的需求,也就会出现现在社会上一些农户认为的靠农技员作用不大的状况。掌握了这些情况后,针对这些制定出培训方案,就可以针对问题,解决问题。
培训模式:改变以往理论课多,各农业专业都涉及,结果什么都没学到的老的过时的培训模式,改为新型的培训模式,提高兴趣模块+理论模块+外训模块+互动展现模块。
培训方法:讲授法、研讨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模拟与游戏法。
师资遴选:定了课程,定了模式选老师,选好老师,选授课精彩的老师,资质高的老师。
培训进程设置:在培训初期进行团队建设课,让大家对于培训有一个新的认识,对于参训集体有一个新的认识,提高学员们对于培训的兴趣,增加学员们有集体,有团结的思想意识,增加学员们有互助互爱的思想意识。当学员们的思想状态改变后,再进行相关理论课的教学以及相关外训课程。培训后期再进行结构化研讨,通过结构化研讨,发现培训中的问题,或者专业业务中的问题,并要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进行考核,结业。在整个农技员培训的课程设置和进程中,我要特别说明一点,如果想要农技员培训能切实实施出效果来,能切实实施出成绩来,重要的还是在于“人”,来农技员培训的参训人员。来参训人员的思想心态不改变,培训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要转变参训人员的思想心态,开始要设置团队建设课程,先让参训人员团结起来,先提高参训人员的培训兴趣,再设置提高参训人员整体综合素质,提高人生修养的课程,这样就会使参训学员在思想状态方面有所改变。人都有内心向善的一面,通过课程让他的思想有所触动,这样才能使他在实际中,不论是工作方面,还是生活方面有所改变,这样参训后的作用和效果才能体现出来,这样培训才更有价值和意义。再通过理论讲授国家最新的农业方面政策的解读,和一些新的农业技术的学习和运用,这样对农技员在整个学习中是有很大作用的。而外训课程中对于参训学员又进行鞭策,这样整体就会让参训的学员在良好的正面的积极的学习心态下,学习环境下接受新知识,让农技员提升责任心的,有动力的把所学运用到工作中去,也会对来参加培训有极高的兴趣和热情。
在培训中利用课余时间可以进行农业人的风采展示,以展现农业战线上为农业奋斗的精神,为农业奉献的精神。让农业技术人员在解决种植养殖问题之外,在田间地头之余,在满脚的黄泥巴之余,也有一个舞台可以让他们来实现自己的舞台梦。
农技员培训后期的跟踪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一方面,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如何有效地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形势下农技推广工作着力解决的问题[2]。农技员培训完成后,并没有代表结束,还要根据各地各县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各地各县区农技员业务工作情况进行回访,收集培训后,农技员业务工作的收效情况。
作为我们是农技员培训的实施者,办农技员培训就是要通过对培训的改革,彻底改变农技员培训的实质,由以前的单一,呆板模式转变为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通过改革后的培训,也希望能从传统的培训模式的思维里面跳出来,建立创新的理念,打破固定的思维定势,也改变农技员对以往农技员培训的陈旧和固有的认识,用新型的创新模式开展创新型的培训工作。充分让参训学员,深受触动,改变认知,拓宽知识面,增强培训学习的动力和以后工作的责任心。在培训中,希望参训的农技员能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团结奋进。并也殷切希望农技员能够把足够的热情和动力带入工作中,为以后的业务工作创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