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广西对外贸易发展研究

2021-07-18 02:05傅甜甜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试验区广西贸易

傅甜甜,王 娟

(1.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经管系,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大学 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2019年下半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南向通道建设以及广西自由贸易区试验区建设呈现融合之势,给广西对外贸易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国际经济与政治形势多变,中美贸易冲突持续,欧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快速变化,以及2020年在全球范围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广西对外贸易发展也因此面临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广西应当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对外贸易,落实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本文从广西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出发,分析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广西面临的机遇以及新挑战,对广西对外贸易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一、广西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一)贸易总量上升,潜力仍待释放

2014—2019年6年广西进出口贸易总额总体呈上升之势,如图1 所示。其中,在整体趋势上进口贸易较出口贸易的增速较快,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广西与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地区的双边贸易额由2014 年的2438.83 亿元上升至2019 年的4652.9亿元,总体增长较显著。

图1 2014—2019年广西进出口贸易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然而,广西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依靠途经广西口岸的外地货物的增长,本地区的贸易增长对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的贡献不明显。据海关统计,2018 年经广西口岸进出口的外地货物共计2549.9亿元,同比增长38.7%,占当年广西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9.2%,即外地货物带来的贸易总量已经接近于广西本土货物的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也远远超越了广西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由此反映出广西本地货物贸易的增长潜力尚未完全释放,贸易规模仍有待扩大[1]。

(二)贸易市场扩大,结构尚需优化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广西在开拓国际贸易市场上取得一定成效。海关数据显示,2018 年广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规模占同期广西对外贸易总额的54.7%。此外,广西对局部地区的贸易增长显著上升,2018 年广西对巴勒斯坦、蒙古的出口分别增长183.5%和55%,广西与印度、乌克兰和伊朗的双边贸易总额分别增长35.9%、19%和63.1%。

目前广西对外贸易还面临贸易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一是出口贸易占总贸易额比例减小,呈现贸易逆差局势。广西出口贸易额由2014年60%的占比至近年整体呈现缩小趋势,2016年以及2017年出口贸易额在总额的占比已低于50%。二是出口商品附加值普遍不高,贸易结构有待优化。新能源汽车、高科技含量的医疗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仍需进一步扩大。三是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平衡,服务贸易发展仍然比较滞后。广西的服务贸易、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起步较晚,规模尚小,监管制度不完善,当前发展水平与货物贸易差距较大。

(三)“硬件”逐渐改善,“,“软件”实力不足

贸易发展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共同配合。“硬件”主要包括交通、物流基础、口岸、多式联运基地等建设;“软件”主要包括贸易信息管理、营商环境、贸易便利化平台建设等。在南向通道的建设方面,广西与我国西南地区、东盟地区联结而成“渝桂新”通道,使得广西的交通运输、物流基础、港口建设、外贸航线等贸易硬件得到显著提升[2]。2019 年上半年,广西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9918 万吨,同比增长13.38%;其中,集装箱完成169.24万标箱,同比增加18.62%。外贸航线以及铁海联运目的地已覆盖所有东盟国家以及主要港口。

然而,当前贸易“软件”的发展暂时未能赶上硬件的发展速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口岸通关效率未能跟上货物贸易量增长的速度。如中越口岸仍经常出现通关货车拥堵的现象,口岸承载能力仍显不足。二是信息服务水平仍然较低。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是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核心板块[3],面临通信枢纽等级不高,市场吸引力较弱,与市场需求挂钩的信息网络应用项目较少,与地方产业发展关联度较低,大数据相关的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高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我国与东盟国家提供信息产业合作和信息交流服务的能力有待提升。三是营商环境有待改善。南向通道运行后,途经广西口岸的货物增长较快,产生了较多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但当前广西在对外贸市场主体进出市场、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尤其是外贸商务相关手续的简洁化、流程的明确细致化等方面,未能跟上不断增长的外贸服务需求。

二、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广西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一)机遇

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地处“一带一路”交汇对接关键区域,为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连接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盟的重要连接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以及中国(广西)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三者呈现融合之势,共同为广西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4]。

1.“一带一路”倡议下明确发展定位。“一带一路”建设凸显了广西区位优势的重要性,同时为广西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带来更高的平台,形成对外开放新优势,为广西的经济贸易发展和提升文化影响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广西是我国与东盟唯一陆海相连的省份,肩负“三大定位”的使命,这为广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广西发展提供了机遇。

2.南向通道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果之一,其建设使“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及地区贸易的交通运输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对货物贸易和人员流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正如中国贸促会广西分会会长李常官所言“南向通道既是物流通道,也是经济走廊”。南向通道的运行,使广西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途经广西进出口的货物大量增加,仅云南、贵州、湖南、四川、重庆五个中西部省(市)经广西北部湾港的货物年均增幅就达到30%左右,为广西的交通、运输、物流、中介服务、信息咨询等服务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广西的口岸建设、贸易服务提升带来新的驱动力。

3.自贸区成立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2019 年8月2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正式成立,标志着广西对外贸易迈向新台阶。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方案,突出了广西打造对东盟合作先试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通过深化与东盟的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探索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这意味着广西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平台,在打造贸易新优势、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享有更多的贸易鼓励政策,在加速贸易发展创新、制造业升级以及贸易结构升级迎来较大的机会。此外,广西各综合保税区的建设在不断推进,包括加快现有的南宁综合保税区的建设进度,推进钦州保税港区转型为综合保税区,加强梧州、贵港综合保税区等项目申建的评估等,进一步为广西对外开放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挑战

1.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由于世界新经济力量的相继崛起,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贸易市场呈现新态势,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有所降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开始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以维护本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尤具代表性的是始于2018 年3 月的中美贸易冲突,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贸易保护主义一定程度上对国际区域间的贸易增长造成消极影响,对全球经济也将产生不利影响。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广西对外开放的推进和优化贸易结构,同时对广西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挑战。

2.欧盟政治经济多变,未来合作具有不确定性。欧洲大部分国家当前正面临政治及经济的双重危机。2020 年1 月31 日,英国正式脱离欧盟,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受到重大冲击,欧洲的政治经济将受到一定影响。加之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给整个欧洲大陆带来政治和经济的负面影响,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主要经济体在内的欧盟国家显示出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性及脆弱性,整个区域或将陷入一定的经济衰退。

近年广西与欧盟的进出口贸易增长较显著,由2014年的86.65亿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49.32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约为16%。因此,欧洲国家的经济衰退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或将不利于广西对欧盟的出口贸易,同时也影响广西对欧盟发挥互补性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之下,全球经济发展减缓。受2020 年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生产经营和商务活动都受到了较大冲击,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这对广西的对外贸易将带来不利的影响。一方面,海外疫情的持续蔓延,使广西对外贸易面临外需不足、境外订单减少的压力。例如广西在东盟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越南,受疫情影响2020 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仅为3.82%,包括GDP 增速在内的多项指标均创下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对从中国进口同比下降11.9%。另一方面,部分中小外贸企业因货物供应链的中断或境外订单的锐减而面临生存问题,可能导致自贸区的一些优惠政策效应不明显甚至失灵。

三、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广西对外贸易发展建议

“一带一路”倡议、南向通道运行和自贸区的建设都强调了广西的“三大定位”发展目标。在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广西应当以“三大定位”为导向,将“一带一路”建设、南向通道、广西自贸试验区三大机遇充分融合,运用好政策间的优势互补,发挥好政策的叠加效应,将区位优势升级为发展优势,力争在扩大贸易规模及市场份额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在当前不利的外部环境下,要勇于创新,培育贸易新优势,将不利的形势转变为贸易转型升级的契机。

(一)全面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

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是贸易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全球经济形势多变的情况下,广西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南向通道建设带来的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联动,积极开拓外贸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度过高的风险,同时加速优化贸易结构,推动贸易升级,扩大国际经济影响力。

1.进一步拓宽国际贸易市场。一方面,要依托“渝桂新”通道,加强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近年,广西与欧盟的双边贸易额虽然总体上呈增长之势,但总量仍然较小。这是因为广西与欧洲国家的出口商品差异较大,欧盟国家多向中国出口汽车、珠宝、钟表等商品,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广西与欧盟两者间仍具有较大的贸易潜力。另一方面,要立足优势产业创新,助推产业内贸易发展,开拓贸易市场新领域,同时将开拓市场与区内产业转型升级、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如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以中草药为原料的医疗产业的发展与合作,培育贸易新优势,提升出口商品的经济附加值。

2.加快推动贸易转型升级。一是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如推动科技产业的集聚,加快中国—东盟科技城的建设,以及加强与国际各经济体的技术合作,积极共建联合实验室、创新平台、科技园区等,充分发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作用,同时加快科技型企业孵化落地。二是强化贸易创新推动升级,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优势,鼓励贸易创新,积极培育贸易新优势新业态新模式,如将“互联网+”的模式运用到边境贸易中,促进信息充分交流,提升贸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可推行“跨境产业+”模式,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跨境产业的支持,全力打造“跨境电商+”广西名优产品的模式,如将跨境电商与螺蛳粉、茉莉花、罗汉果等广西特色商品相结合,将农产品生产(种植)、食品加工、跨境电商零售相融合,推动区内三大产业和对外贸易的协同发展,带来贸易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双重积极效应。三是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试先行作用,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如围绕汽车产业,在综合保税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开展保税检测、通信设备进口再制造试点等,提升生产及服务科技含量以及经济附加值。

3.扩大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力。2020 年,为应对全球范围内疫情的影响,中国—东盟博览会创新推出“云上”东博会,采用“实体展+线上展”的模式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打破了空间的局限,有效扩大了参与展览的规模。广西应该抓住这一转型契机,进一步创新发展“互联网+会展”模式,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服务区域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延伸,增强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博览会国际影响力。同时,依托会展平台,广西应积极承办国际会议,深化国际文化创意和体育赛事合作,打造国际会展产业、文化产业的新名片。

(二)进一步深化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东盟是广西重要的贸易伙伴,广西对外贸易发展应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为牵引,着眼服务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广西与东盟地区陆海相连的地缘优势,深化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1.充分发挥现有经济合作平台的作用。在与东盟贸易合作上,广西拥有较大的政策优势,如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港、中国—东盟信息港等重大政策,以及多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要发挥好政策的叠加效应,一方面要统筹考虑各平台的功能定位,强调平台间的互补作用,配套可落实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广西发展的现状,聚焦制度创新,配套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2.加快构建与东盟合作的跨境产业链。如何依托优势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是与东盟经济合作的重点。一是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结合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南宁国际物流园、南宁国际铁路港等建设,推动航空、海运、陆运协同发展,构建跨境物流合作产业链。二是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结合5G技术、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重大工程建设,构建跨境数字经济合作产业链。同时,结合跨境物流的建设,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升级发展。三是依托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结合南宁片区中国—东盟金融城建设、钦州港片区中马“两国双园”金融创新试点改革、崇左片区深化沿边金融改革等建设,构建跨境金融合作产业链。四是依托边境贸易合作区及优惠政策,做优做强“边贸+”特色产业,打造以试验区为基地的跨境特色产业链,如借助边境贸易、边境地区较成熟的商业网络,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业,包括智能家具、红木、咖啡、海产品、中草药、橡胶、纺织品、粮食、食品等轻工业产品。同时引导适合加工的边民互市商品进行落地加工,培育和发展差异化加工产业集群。

3.加速广西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发展。疫情防控期间数字经济、生鲜配送、在线教育等新经济的发展得到提速,应抓住当前服务业发展的势头,除深化在交通运输、旅游等传统的服务业领域的合作之外,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智慧物流、数字经济、文化传媒等现代服务业。要积极培育和引进外贸服务企业以及技能人才,规范服务监管,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便利条件,推动服务标准和服务体系对东盟地区的输出,促进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三)提升贸易综合服务水平

提升贸易服务水平是发展对外贸易的“软件”建设,对推动广西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可持续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广西应充分应用开放平台优势,在试验区内实行制度创新,不断提升口岸建设水平,优化法治、投融资等环境。

1.提升口岸建设水平。重点在于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以科学管理、安全、效率为引领,推动口岸升级改造。一是不断完善口岸监管及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模式,深化“一事通办”改革,简化自由贸易区试验区海关监管区内监管流程。二是加快推动广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电子口岸”升级,在流程优化、服务平台智能化、数据共享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三是优化进出口业务流程,试行“两步申报”通关监管模式,同时促进与毗邻国家口岸互联互通,提升口岸通行效率。

2.优化贸易法治环境。可借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进经验,加快推动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法治建设。一是要尽快出台各类开放开发平台的相关条例、政策措施等,并加大宣传力度。二是要构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律服务体系,如加快设立、健全自贸试验区法庭、检察室、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同时引入国际化法务服务机构,以满足自贸区内从事贸易活动的法律服务需要。

3.优化投融资环境。重点在于依托面向金融的开放门户建设,探索金融开放创新,深化以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为重点的金融改革,促进跨境投资融资便利化。一是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合作,鼓励境内金融机构与东盟机构之间进行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银行间业务代理、相互持股、金融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二是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服务创新,为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即针对不同企业的需要提供特定的金融服务方案,强调金融服务的个性化与精准化。三是加快构建国际化投资促进体系,设立投资促进平台,完善投资促进网络、招商网络,发展投资促进咨询服务业,全面提升投资促进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试验区广西贸易
广西贵港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探索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新路径
18个自贸试验区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贸易统计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