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彤 吉哲鹏 宋晨
在“褚橙”新平基地,负责管理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解决了原来在家门口无工可打的局面。
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进入公众视野。除了哀牢山旖旎风光外,更以冰糖橙为代表的柑橘产业而闻名。尤其是“褚橙”的热销。在当地龙头企业带动下,柑橘产业正成为哀牢山腹地乡村振兴的“橙”密码。
橙出哀牢山
在距离红河第一湾30多公里的戛洒镇新寨梁子上,山坡被整理成层层叠叠的台地,一株株柑橘树布满山岗。这个基地是“褚橙”的发源地。地处滇中,阳光充足,终年无霜,四季如春,新平县的柑橘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者竜乡仍有挂果的上百年老树。
云南褚氏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褚氏公司)总经理褚一斌说,经过19年发展,“褚橙”新平基地已由最初的2400亩扩大至6400亩,2020年总产量超过21000吨,其中栽种冰糖橙46万棵。
在当地政府和龙头企业推动下,柑橘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柑橘品质和产量稳步提升。
统计显示,2020年新平县水果种植面积27.6万亩,产量27.4万吨,产值11.3亿元。其中,柑橘种植面积13万亩,规模全省第一;柑橘50亩以上连片种植面积9.2万亩,形成一条红河两岸的柑橘经济带。
褚氏公司所在的戛洒镇,柑橘产业已成特色产业。镇长王定权介绍,截至2020年,全镇柑橘种植总面积近3.6万亩,占全镇水果面积的66.71%,企业规模化种植面积约占八成。
依托褚氏公司、高原甜橙公司、特行果业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戛洒镇规划建设了万亩柑橘示范区,带动了全镇柑橘基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其中,作为集文化展示、会务接待、旅游培训、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点,褚橙庄园也为当地柑橘产业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农业企业对柑橘产业的带动作用显著。在“褚橙”新平基地,负责管理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解决了原来在家门口无工可打的局面。
橘园里的职业农民
连片的柑橘园里,戴着草帽的工作人员在绿树丛中若隐若现,他们是“褚橙”新平基地种植户。山坡上,坐落着30多栋种植户的田间管理房,这里通水电,卧室、厨房、厕所等设施一应俱全。
23岁的李春花是种植户之一。2019年,她接替了50多岁的父亲,和丈夫成为该基地的夫妻档,管理着1700多棵、约30亩的橘树。
“父亲年纪大了,就下山帮我妹妹照顾孩子。在山上柑橘园生活也很方便,孩子念书在山下,来回一趟30分钟就到了。”李春花说。
去年,李春花家采摘120吨左右的冰糖橙,纯收入有七八万元。
这些种植户住在田间管理房里,生活工作不用离开家乡,孩子也在身边,只用专心照顾柑橘树,成为哀牢山深处的职业农民,生活无忧。
像这样的职业农民,在“褚橙”新平基地有197户,基本都是夫妻,类似于家庭“分片”承包责任制。“每25~30亩果园为一个单元,一般由夫妻两人为单位进行管理。以20个单元为一个组,2个组为一个作业示范片区,这样管理起来比较稳定,可以根据技术部指令完成好各项果树管护任务。”褚氏公司技术副主管蒋正品说。
这种类似流水线的标准化生产模式由褚时健创立。
在这种模式中,农户和公司是合作关系,公司提供工具、肥料、防治虫害用具等各类生产资料,农户按照指令进行田间管理等,提供劳动力;平均每户农户负责25~30亩地,1800~2000棵树,年产量在80~120吨。公司会在年初和他们签订合同,计算一年的劳动总费用,在收果后对产量和品质进行考核。除了生产资料,公司为每家农户每月预支3000元生活费用。
在“褚橙”新平基地,果农不仅是种植者,更是发展的合伙人。这种责权清晰、利益共享的生产机制,给褚氏公司的生产管理带来质的飞跃,鼓励了农户专注生产种植。“对果树的管理直接体现在收入上。我们把基地农户种植出来的果实分级定价,如果农户对技术要求落实不到位,那么柑橘的品质也不会好,影响他们的收入。”蒋正品说。
乡村振兴合伙人
近年来柑橘规模化种植提速、产业竞争加剧,扎堆上市、早采、滞销等现象对新平柑橘产业造成不小的影响。
围绕把产业链主體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柑橘产业大县不仅要破解制约柑橘产业发展的瓶颈,更要让柑橘产业在哀牢山腹地乡村振兴中大放光彩。
专家认为,政府和企业都应该从“种好”和“卖好”两个方面下功夫,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探索一种更为紧密的“政府+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发力乡村振兴。
褚氏公司位于保山市龙陵县的种植基地已开始探索“公司+农户:一租+二包+三反哺”的新模式,形成利益共享的企业、种植管理户、土地出租户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合伙人。
一租,农户拿到的土地流转收入,且这笔收入将分阶段递增。
二包,褚氏公司将土地流转户返聘为基地产业工人。在未挂果的前3年,每年按果树的棵数支付管理工人工资;产果后根据市场行情,以质量和产果量综合考评给产业工人进行奖励提成。
三反哺,果树进入丰产期以后,公司按种植管理户年度种植管理收入总额(不含树苗费)为基数,提取一定比例作为产业收益反哺基金,按照农户流转给公司的土地面积反哺给农户。
依靠这种模式,龙陵基地种植户的户均年收入已经从2014年的3万多元逐年提升至2019年的6万多元。
据介绍,新平县政府也正持续完善以柑橘为主的水果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带领新平水果产业实现高原特色鲜果周年供应及“新模式”“新范本”“新标杆”“新路子”的四新目标,扮演好“引导者”“管理者”和“服务者”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