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翠萍
(菏泽学院 山东·菏泽 274015)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公共卫生事件,也属重大社会应激事件,它不仅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给大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面对关乎生命健康的重大疫情,每个人都可能出现恐慌、焦虑等心理反应。中小学生作为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特殊群体,是本次危机事件中可能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全国中小学普遍延迟开学,线下各种教育学习与课后培训课暂停,线下交往、社会休闲活动基本停止,中小学生几乎整天都宅在家里,刷着网络上充斥的各种疫情真相与谣言。面对生活学习出现的这种巨大变化,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势必会受到影响。随着国内疫情被有效控制,学生也都陆续返校,但疫情防控并没有结束,疫情对人民造成的心理影响也一直存在。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的心理工作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普通民众进行了心理辅导。2020年3月,中国疾控中心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以《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打赢疫情防控心理战》命名的文章。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心理防护教育措施。刘泽华(2020)指出,中小学生作为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特殊群体,是危机事件中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必须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防护教育,教给他们面对疫情的正确应对方式,帮助他们在疫情时期保持乐观、坚强、自信的心态,健康地生活与成长。苏巧妙(2020)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出“12345”心理防护策略,即培养一套积极心理品质,激发个体自主防护潜能;开展两项朋辈互助行动,发挥群体共同抗疫力量;建立三份动态心理档案,把握防疫期间心理状态;健全四级预警防控机制,完善心理危机干预预案;达成五条家校育人共识,提升积极应对疫情能力。但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方面的研究不多,这样就不能有的放矢地做出有效的心理疏导。
心理健康是个体能够依赖的最为重要的内在资源,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本课题希望通过对新冠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找出易感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护和治疗措施,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对策指导。填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的空白。
2.1.1 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选取菏泽市小学五所,初中五所,根据各自学校班额情况,再从初中一、二年级和小学四、五、六年级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测试,实测学生共计548人。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剔除部分缺失数据问卷和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501份,有效回收率为91.4%。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被试基本情况
2.1.2 研究工具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量表的折半信度在0.85~0.88之间,重测信度在0.667~0.836之间(P<0.01)。全量表共100个题目,由八个内容分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即测谎量表)组成。八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每个项目后面有“是”和“不是”两个答案,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依据全量表的测量结果,总焦虑强度≥65分为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已构成心理障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此外,被试在各分量表上得分≥8分的表示在该项目上有症状,可能适应不良,需制订相应的指导计划。
2.1.3 研究程序
首先对本课题研究背景进行分析总结,研究最初先通过查阅文献的方法和以中小学生班主任为对象的访谈法,了解菏泽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菏泽市五所小学和五所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小学生采用团体测试法自行填写《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中学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收回问卷后,根据测验结果评价菏泽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心理防护和治疗对策。
2.2.1 结果
(1)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水平分析。
描述统计表明:检出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即高焦虑水平,总量表分≥65分)的学生共24名,占调查人数的4.8%;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中等焦虑水平,35≤总量表分<65分)的308名,占总人数的61.5%;低于35分者共检出169人,占被试总体的33.7%。在存在高焦虑水平的24人中,男生6人(占男生总数的2.2%);女生18人(占女生总数的7.8%);四年级6人(占四年级总人数的4.6%);五年级6人(占五年级总人数的6.3%);六年级 8人(占六年级总人数的7.1%);初一1人(占初一总人数的1.3%);初二 3人(占初二总人数的3.4%)。以分量表≥8为界定,364名学生有学习焦虑症状,占总人数的72.7%,是当前中小学生首要心理问题。各分量表的阳性检出率大小依次排序为:学习焦虑 364名(72.7%)、过敏倾向169名(33.7%)、自责倾向 164名(32.7%)、身体症状 136名(27.1%)、恐怖倾向 60名(12%)、对人焦虑57名(11.4%)、冲动倾向33名(6.6%)、孤独倾向27名(5.4%)。在八个分量表中至少有一项以上量表分≥8的中小学生有405名,占总人数的80.8%,表明这些中小学生至少有1项或1项以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应该给予积极关注。
(2)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性别间的比较。
男女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统计结果显示,女生在所有维度的得分均高于男生。除了学习焦虑(P=0.107>0.05)外的所有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女生在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这六个维度上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在孤独倾向维度上差异显著(P=0.012<0.05),说明男女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均衡,女生比男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见表2。
表2:心理健康结果性别间的差异比较(M±SD)
(3)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年级间的比较。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结果各年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表4)。心理健康测量结果中总焦虑强度的年级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小学四年级、小学五年级、小学六年级、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五个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25,P<0.001)。 说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菏泽市小学四年级、小学五年级、小学六年级、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五个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均衡。对新冠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量总分年级间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五个年级的总焦虑强度由大到小排列为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小学六年级、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其中小学五年级总焦虑强度显著高于初中一年级(P<0.001),初中二年级总焦虑强度显著高于初中一年级(P<0.01),小学六年级总焦虑强度显著高于初中一年级(P<0.05),除此外,其他各年级间总焦虑强度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表3:新冠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年级间的差异比较(M±SD)
表4:新冠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量总分年级间的多重比较
单因素分析统计结果显示, 除恐怖倾向维度外(P=0.214>0.05)的其他所有维度得分差异均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这些维度在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2 讨论
(1)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发展状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4.8%,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61.5%,8个分量表中至少有一项以上有症状的总检出率为80.8%,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为学习焦虑,与国内其他运用相同调查工具的同类测试结果相比,这一结果与卫萍等、罗伟、舒立国和阿拉坦巴根等的调查结果一致。说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虽然较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较低,但存在至少一方面焦虑症状的人数达到80.8%,与国内其他运用相同调查工具的同类测试结果相比有明显增加。一方面,这与我国当前的考试制度有关。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依然占据主体地位。当地教育部门以学生成绩作为评定学校工作好坏的首要标准,学校对教师的评定也以该班级学生的成绩作为依据,那么,作为任课教师就会采取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成绩,超负荷的作业致使学生对学习感觉不到快乐,学习压力增加,又担心成绩不好受到老师和家长批评,学习焦虑增加。另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正常到校学习,被迫在家上网课,对于自制力差或者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来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增加了他们的焦虑症状。
(2)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性别间的差异分析。
首先男女生都承受着较大的学习焦虑困扰,其次是身体症状和过敏倾向问题也比较突出。这是男生和女生共同存在的心理问题。从性别对比上看,男女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统计结果显示,女生在所有维度的得分均高于男生。除了学习焦虑(P=0.107>0.05)外的所有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罗伟(2013)的研究结果相同。女生比男生容易冲动,女性青春期发育早于男生、心理上成熟较早,可能是造成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另外,女生与男生相比,更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这种负面情绪的阴影往往比男生持续的更长及。那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和生命的威胁,女生受到的负面影响和压力更大更持久,这可能是造成女生在这个特殊时期内焦虑问题更严重的主要原因。针对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特点不同,要对不同性别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3)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年级间的差异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结果各年级间的差异显著。五个年级的总焦虑强度由大到小排列为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小学六年级、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其中小学五年级总焦虑强度显著高于初中一年级,初中二年级总焦虑强度显著高于初中一年级,小学六年级总焦虑强度显著高于初中一年级。从学段来看,小学生比初中生更为焦虑,这与舒立国和阿拉坦巴根等人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小学阶段临近青春期或刚进入青春期阶段,心理矛盾重重又加上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应激反应明显,再加上自我调控能力差,而教师、家长对学习成绩的过高期望,超过了学生的实际能力,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相比其他年级,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总焦虑强度最小,这可能与他们刚刚从小学转入初中,老师的要求不那么严格,又没有太大的升学压力有关。
如何解决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至少说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采取哪些对策?这是该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本研究针对疫情影响下菏泽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的以上问题,分别从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具有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突出问题是学习焦虑,这就给中小学教育敲响警钟,学校和老师应该在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合理安排中小学生的学习课程,真正做到素质教育。第二,尽量把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完成,适量布置课下作业,真正把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到底,不过多的布置家庭作业,给孩子留出休息和体验生活的时间。第三,开设心理辅导课和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安排班主任学习心理知识,以便及时发现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帮助解决。第四,学校应重视与家庭的协作关系,指导家庭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提升孩子积极应对疫情的能力。积极心理学指出,社会支持能够提高人体身心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提升主观幸福感。为此,在疫情面前,一是“明辨信息,坚定信心”。关于“疫情”的各类信息弥漫在家庭与学校中,家校携手为中小学生提供权威的信息,并适度偏向关注一些疫情防控取得进展的积极信息,通过分享加强自身疫情防护的办法,助力中小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防护心态。二是“榜样示范,合理宣泄”。当中小学生产生负面情绪无法自主调适时,家长应亲身示范,引导孩子通过倾诉、运动等方式,合理宣泄内心的焦虑和恐惧。三是“保持觉察,主动求助”。家长对自己或孩子在身体、行为、情绪和认知等方面的应激反应水平保持一定的觉察。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心理困难,主动联系学校心理教师或心理援助机构寻求专业帮助。
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家庭教育具有先主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作用。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正向的亲子沟通使孩子易于接受父母的意见,内化父母的规则与期望,避免孩子产生不良行为。赵洁等人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现实亲密度和现实适应性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均显著负相关,说明家庭亲密度的缺失及适应性不良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对于父母来说,应该意识到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体是最重要的,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以后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多给他们理智的关爱,而不是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建立一种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使孩子健康成长。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肩负着民族的未来,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追求的强不能仅仅是学习强,还要有一个强壮的体魄和强大的内心。中小学生自身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和老师沟通。首先中小学生要学会自我知觉自身的不良情绪,同时要学会恰当的表达和疏导情绪,例如睡前听一会轻音乐会有利于缓解焦虑情绪。还可以通过运动、娱乐、散步等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第二,中小学生要加强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质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够调节情绪的发生和强度,起到升华作用,即发掘、调动思想中的积极情绪,抵制和克服消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