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朱家兜遗址发掘简报

2021-07-17 07:21海宁市文物保护所
东南文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泥质朱家小孔

海宁市文物保护所

内容提要:海宁市朱家兜遗址是一处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聚落。2014年,在遗址保护范围外清理了19座墓葬,随葬品141件(组)。从墓葬的形制和器物组合与形态的演变看,朱家兜遗址的先民生产活动频繁,时间跨度较长。朱家兜遗址保存良好,为这一带的史前聚落形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朱家兜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盐官镇群益村,良渚古城遗址东约55千米处(图一)。该遗址于1980年11月29日发现,1982年公布为海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为一片高于周边地区约4.5米的台地,西为斜郭塘,东、南为水田。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为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时期聚落址。

图一// 海宁朱家兜遗址位置示意图

2014年9月,朱家兜遗址周边涉及土地整理,文物保护范围外发现南北两处墓地(图二),二者直线距离105米。海宁市文物保护所对这两处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分为南、北两个发掘区,共清理了19座墓葬。北部发掘区表土层下0.5米处即发现墓葬,布10×10米探方一个,编号T1,清理墓葬6座,编号M1—M6。南部发掘区地块呈三角形,边长约25米,布探方2个,编号T2和T3,T2为10×10米,T3为10×5米,清理墓葬13座,编号为M7—M19(图三)。

图二// 朱家兜遗址发掘区位置图

北部发掘区发现6座墓葬,均呈南北方向排列,头向朝南,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全部开口于①层表土层下。

图三// 朱家兜遗址墓葬分布图

一、地层堆积

以南部发掘区T2和T3西壁为例,介绍地层堆积情况(图四)。

图四// 朱家兜遗址T2、T3西壁地层剖面图

①层:表土层,厚约0.8米,其上种植桑树和其他树苗。良渚文化墓葬全部开口于此层下。

②层:灰褐色土夹红烧土颗粒。距地表深约0.7~1.5、厚0.2~0.7米。红烧土颗粒(块)集中分布在T2西北角和T3西南角处,北侧有少量草木灰。该地层包含物有少量泥质灰陶和夹砂红陶碎片。

③层:黄褐色土。距地表深1~1.5、厚0~0.6米。包含物极少,土质较纯净。分布在T2和T3的西部,推测为人工营建土台。

④层:灰褐色土。距地表深 1.5~1.95、厚 0.3~0.4米。该地层包含物中有少量泥质灰陶和夹砂红陶碎片。

⑤层:青褐色土。距地表深 1.95~2.4、厚 0.2~0.3米。未发现包含物。

⑤层以下为黄色生土。

二、遗迹

M5 位于T1南部,墓坑长2.3、宽0.72、存深约0.18米,方向170°,未见人骨架。随葬品8件,头部有玉觹饰件1、玉珠2和陶盆1件,腰部出土石钺1件,脚端出土陶鼎、豆、壶各1件(图五)。

图五// M5平、剖面图

南部发掘区发现13座墓葬。墓葬呈南北方向排列,头向朝南,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全部开口于①层表土层下。

M13 位于T2北部,墓坑长2.3、宽0.8、现深约0.25米,方向165°,未见人骨架。随葬品10件,头部有玉锥形器、玉珠串及陶盆和双鼻壶等,腰部出土陶纺轮,脚端出土陶器和石钺(图六)。

图六// M13平、剖面图

M19 位于T2南部,墓坑长2.25、宽0.8、现深约0.16米,方向170°,未见人骨架。随葬品15件,头部有陶壶、盘及玉珠串、玉坠等,腰部出土玉锥形器,脚端出土陶器和石钺等(图七)。

图七// M19平、剖面

三、遗物

出土随葬品141件(组),主要为陶器、石器、玉器,陶器种类为鼎、壶、簋、盆、盘、尊、豆、罐、纺轮。石器有钺、镞、锛、镰、纺轮和刀等。玉器有锥形器、珠、珠串、牌饰、觹饰件等。

1.陶器

75件。

鼎 14件。均放置在墓主脚端,侈口,鼓腹,圜底。根据鼎足的变化,大致分为3式。

Ⅰ式 1件。凿形足。M2∶4,粗泥黄陶。高 13、口径11.2厘米(图八∶1)。

图八// 出土陶鼎

Ⅱ式 1件。鼎足截面略呈“T”字形,足面两侧深划竖线纹。M4∶1,夹砂红陶。高15.8、口径15厘米(图八∶2)。

Ⅲ式 8件。鼎足截面“T”字形更加明显。均为夹砂红陶。M1∶7,足面上部饰戳点纹。高14.4、口径16.6厘米(图八∶3)。M8∶4,足面饰竖向刻划线,一足面划出“×”纹。高13.8、口径15厘米(图八∶4;彩插一∶1)。M13∶6,足面饰竖向刻划线。高14.2、口径13.2厘米(图八∶5)。M19∶11,足面饰竖向刻划线。高 14.6、口径13.6厘米(图八∶6;彩插一∶2)。

1.鼎(M8∶4)

2.鼎(M19∶11)

另外还出土4件夹砂红陶鼎,陶胎较薄、酥松,仅保存鼎足。M5∶8,鱼鳍形鼎足,足面饰竖向划线。残长9厘米(图一二∶8)。

壶 16件。泥质灰陶。口沿外侧设一对竖向穿孔小鼻,根据颈部的长短,大致可分为2型。

A型 长颈、鼓腹、圈足。根据颈部的弧线与腹部的变化,大致可分为4式。

Ⅰ式 2件。微侈口,微束颈,溜肩,鼓腹。M13∶3,颈部饰3道凸弦纹,带喇叭形钮碟式盖。壶高14、口径6.6、盖高3.4厘米(图九∶1)。

图九// 出土陶壶

Ⅱ式 5件。侈口,凹弧颈,溜肩,鼓腹。M15∶1,喇叭形钮斗笠式盖。壶高12.4、盖高4.4厘米(图九∶2)。M19∶1,足上饰二道凹弦纹和5个长方形小孔,钮中穿孔。壶高16.2、口径9.6、盖高4.8厘米(图九∶3;彩插一∶3)。M6∶1,颈部留有朱砂痕。高13.2、口径7厘米(图九∶4)。

3.壶(M19∶1)

Ⅲ式 3件。侈口,凹弧颈,略折肩,鼓腹略扁。M7∶1,圈足钮器盖。壶高12.6、盖高2厘米(图九∶5)。

Ⅳ式 2件。侈口,凹弧颈,折肩,扁鼓腹。M1∶2,内壁、内底有轮旋纹。高11、口径6.7厘米(图九∶6)。

B型 4件。侈口,短颈,鼓腹。M17∶1,腹中设一周凸棱,棱上设3个小缺口,矮圈足,9个未穿小孔,喇叭形钮碟式盖。壶高10.8、口径6.8、盖高3.6厘米(图九∶7)。M14∶2,平底。高8.4、口径6.8厘米(图九∶8)。M5∶7,圈足,足部饰凹弦纹,纹中设长方形戳点。高11、口径14.2厘米(图九∶9)。

簋 11件。口沿外侧按贴2个或者3个竖向穿孔小鼻,圈足外撇。根据口沿特征,大致分为2型。

A型 10件。泥质灰陶。子母口,子口内敛,弧腹。根据子口的高低,大致分为2式。

Ⅰ式 3件。子口平于或低于母口。M1∶6,圈足钮器盖。簋高10.1、口径17、盖高5.1厘米(图一〇∶1)。M13∶8,足上饰二道凹弦纹,盖为折腹圈足钮斗笠式。簋高9.4、口径18、盖高6厘米(图一〇∶2)。M19∶7,足上饰一道凹弦纹和5个小孔,圈足钮器盖。簋高10、口径17.2、盖高5.8厘米(图一〇∶3;彩插一∶4)。

图一〇// 出土陶簋

4.簋(M19∶7)

Ⅱ式 7件。子口高于母口。M12∶6,足上设5个小孔,盖为折腹喇叭形钮斗笠式。簋高10.6、盖高6.8厘米(图一〇∶4)。M10∶4,足上设6个小孔,盖为折腹圈足钮斗笠式。簋高7.8、口径16.4、盖高4.8厘米(图一〇∶5)。

B型 1件。M6∶3,泥质黄陶。侈口,口沿外设3个竖向穿孔小鼻,鼓腹,足上饰凸弦纹和3个长方形小孔。高8.1、口径10.6厘米(图一〇∶6)。

盆 10件。M5∶2,泥质灰陶。侈口,宽沿,沿面一侧设2个小穿孔。高3.8、口径21.2厘米(图一一∶1)。M9∶5,泥质灰陶。敞口,沿上设 3个凹口,折弧腹,平底。高5、口径15.2厘米(图一一∶2)。M10∶6,泥质灰陶。侈口,束颈,鼓腹,平底。高8、口径18厘米(图一一∶3)。M8∶5,泥质灰陶。侈口,斜弧腹,圈足。高9.8、口径16厘米(图一一∶4)。M13∶2,泥质红陶。胎厚,侈口,平沿,束颈,鼓腹,平底。高10、口径12.4厘米(图一一∶5)。

图一一// 出土陶盆、圈足盘

圈足盘 6件。泥质灰陶。M19∶2,敞口,翻沿,一侧沿下设两个小孔,折腹,上腹饰二道凹弦纹,矮圈足外撇。高7.2、口径19.6厘米(图一一∶6;彩插一∶5)。

5.圈足盘(M19∶2)

豆 4件。泥质灰陶。M2∶3,敞口,斜弧腹,垂棱,高喇叭圈足。豆高10、口径18、盖高6厘米(图一二∶1;彩插一∶6)。M5∶6,侈口,沿外饰4个等距竖向穿孔小鼻,浅腹,垂棱,喇叭形圈足。高 10.2、口径18.4厘米(图一二∶2)。M15∶9,泥质黑皮黄胎陶,敞口,平沿外侧按贴3个竖向穿孔小鼻,折腹,上腹饰一周凹弦纹,高喇叭形圈足,足上一周凹弦纹和3个圆孔,外底饰3道刻划线。豆高11.2、口径22.6、盖高7.4厘米(图一二:3)。M16∶1,敛口,斜沿,沿上饰3个小鼻,折腹,圈足,足上饰凸弦纹和3个小圆孔,外底饰有刻划符号。高6.4、口径15.6厘米(图一二∶4)。

图一二// 出土陶器

6.豆(M2∶3)

带把杯 1件。M16∶3,泥质黑皮灰陶。微敛口,深弧腹,一侧设把手,平底略内凹,外底饰“ㄒ”刻划符号。高7、口径8.4厘米(图一二∶5)。

罐 3件。泥质灰陶2件,夹砂红陶1件。M13∶7,夹砂红陶。侈口,束颈,鼓腹,圈足外撇。高18、口径10.6厘米(图一二∶6;彩插二∶1)。

1.陶罐(M13∶7)

尊 6件。均为泥质灰陶。M12∶9,侈口,平沿,高颈,鼓腹,高喇叭形圈足。高 20.4、口径13.4厘米(图一二∶7;彩插二∶2)。

2.陶尊(M12∶9)

纺轮 2件。均为泥质灰褐陶,扁平圆形,中间一小孔,截面呈梯形。M13∶5,外径3、厚1.5厘米(图一二∶9)。

三足盆 2件。M19∶10,泥质黄胎黑皮陶。侈口,沿外饰3个竖向穿孔的小鼻,弧腹,圜底,三足残缺,断面呈瓦弧形。残高8.4、口径16厘米(图一二∶10;彩插二∶3)。M18∶10,泥质黑皮灰陶。侈口,外侧按贴1对竖向穿孔小鼻,鼓腹,圜底,3个瓦形足,足面饰竖向刻划线。高10、盖高6.8厘米(图一二∶11)。

3.三足盆(M19∶10)

2.石器

30件。

钺 14件。M3∶3,呈灰色,略有剥蚀,两面刃,刃角明显,上部有一双面管钻孔。长13.9、厚1厘米(图一三∶1)。M5∶5,灰色,器表磨制光滑,顶端缘面经修整较平整,两面刃,刃部有崩缺,双向钻孔,孔壁经打磨较光滑。长13.5、厚1厘米(图一三∶2;彩插二∶5)。M13∶10,浅黑色,顶端缘面磨制近直,两侧边斜直,双面刃,刃部锋利有崩缺,两面管钻成孔。长14、厚1厘米(图一三∶3)。M15∶8,灰色,上端缘面磨制弧凸,双面刃未开锋,厚钝,上部有一双面桯钻小孔。长14.5、厚1厘米(图一三∶4)。M18∶3,灰黑色,体量较大,顶端缘面未磨制,粗糙,两角裁割成窄肩状,双面刃锋利,有崩缺,上部有一单面管钻孔,另一面孔壁粗糙。长21.6、厚0.9厘米(图一三∶6)。M17∶4,青灰色,器表抛光,局部有锈蚀剥落,双面刃未开锋,上部有一双面管钻孔。长11.1、厚0.8厘米(图一三∶7)。M19∶6,灰色夹细小白点,顶端缘面磨制平整,双面刃,刃部崩缺较多,上部两面管钻成孔。残长12、厚1厘米(图一三∶8)。M19∶14,扁平“风”字形,青灰色,玻璃光泽,顶端缘面粗糙未磨制,两侧凹弧,双面弧刃,刃角分明,上部两面管钻成孔。长13.1、厚0.8厘米(图一三∶9;彩插二∶4)。

图一三// 出土石器

4.石钺(M19∶14)

5.石钺(M5∶5)

镞 9件。柳叶形,首尖,两翼弧凸,截面呈菱形。M18∶8,青灰色,翼铤分界明显。长10厘米(图一三∶5)。

锛 4件。M19∶15,扁平长方形,青白色,玻璃光泽,一面起段,作台阶状,段位于锛体的四分之一处,下端单面刃,刃口锋利。长9.5、厚1厘米(图一三∶10;封底)。M16∶2,淡青灰色,扁长方形,一面起段,留有横向切割痕迹,下端单面刃。长5.1厘米(图一三∶11)。

镰 1件。M2∶6,土黄色,受沁,器表有剥落,刃部凹弧,单面斜刃。长12.7厘米(图一三∶12)。

刀 1件。M15∶7,灰褐色,长方形,双面刃有崩缺,上部有一双面管钻孔,留有台痕。长14.6、宽7、厚1.5厘米(图一三:13)。

纺轮 1件。M19∶8,青白色,扁平圆形,中间一孔,截面呈梯形。直径3.5、厚1.1厘米(图一三:14)。

3.玉器

36件。

珠 20件。M1∶3,球形。燧孔,沁蚀呈白色,略朽。直径1.4厘米(图一四∶1)。M5∶3,半球形,灰白色,正面呈不规则弧凸,背面平整且有一个隧孔,两侧斜桯对穿而成。直径1.3厘米(图一四∶2)。M5∶4,浅黄色。鼓形。双向管钻孔。直径0.8厘米(图一四∶3)。M11∶3,米黄色。半球形。正面弧凸,隧孔面平整。直径1.1厘米(图一四∶4)。M11∶5,青白色。圆柱体。通体光滑,两端对钻成孔。长2.1厘米(图一四∶5)。M13∶9,淡绿色。圆柱体。管钻成孔。长1.5、直径0.8厘米(图一四∶6;彩插二∶6右)。M19∶13,鸡骨白。鼓形。两面对钻成孔。长1.3厘米(图一四∶7;彩插二∶6左)。M19∶12,红褐色。叶腊石。管钻成孔。长2.9、直径1.1厘米(图一四∶11)。

图一四// 出土玉器

6.玉珠(左M19∶13;右M13∶9)

1.锥形器(M19∶3)

2.牌饰(M3∶1)

3.觹饰件(M5∶1)

4.珠串(M19∶4)

5.锥形器(M19∶5)

觹饰件 1件。M5∶1,沁蚀呈鸡骨白。扁平,上端为三角形,两面都饰以3道刻槽表示的羽冠,下端两侧凹凸,似为人头侧面像,尾部为一双面钻小孔。长4厘米(图一四∶9;彩插三∶3)。

牌饰 1件。M3∶1,出土于墓葬中部。白色泛黄,透光。扁平半圆形,两端各钻一孔,桯钻对穿而成。长4.5厘米(图一四∶10;彩插三∶2)。

锥形器 11件。M19∶3,鸡骨白,受沁。圆柱体。首尖,尾端有榫,两面桯钻一小孔。长2.8、直径0.6厘米(图一四∶8;彩插三∶1)。M9∶2,鸡骨白,受沁。横截面近圆形,首尖,端部榫上有双向桯钻穿孔。长3.9厘米(图一四∶12)。M13∶1,受沁,呈白色。圆柱体。首尖,端部有榫,孔残。残长4.2、直径1.1厘米(图一四∶13)。M17∶3,翠绿色,带白沁。截面近圆形,首尖,端部有一两面桯钻而成的小孔。长5.2厘米(图一四∶14)。M10∶1,暗红色。叶腊石。截面呈圆形,首钝尖,端部榫上有双向桯钻成孔。长6.8厘米(图一四∶15)。M12∶2,浅绿色,有白沁。方柱体,截面略呈长方形,首尖,端部有榫,残缺,未发现小孔,残长8.9厘米(图一四∶16)。M19∶5,墨绿色。方柱体。截面呈正方形,首尖,端部有榫,榫上有一个桯钻小孔。长18.8、最宽0.9厘米(图一四∶18;彩插三∶5)。

珠串 3件。M19∶4,散放于墓葬南端,玉珠排列顺序未知。圆柱体,两面管钻成孔,共30颗。其中29颗为红褐色叶腊石,长0.4~0.8厘米;1颗为淡绿色,长1.5厘米(图一四∶17;彩插三∶4)。

四、结语

根据《南河浜》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报告的分期[1],朱家兜遗址的鼎M2∶4与南河浜遗址中的M29∶6,质地与形态近似,应为崧泽文化晚期。参照《新地里》考古报告中的分期[2],朱家兜遗址M5∶8鱼鳍形鼎足与新地里遗址的鼎M108∶25近似,为良渚文化早期第一段。朱家兜遗址的鼎M1∶7与新地里遗址M130∶5形态相似,“T”形足为良渚文化晚期第四段。朱家兜遗址的鼎M8∶4与新地里遗址M140∶11近似,“T”形足为良渚文化晚期第六段。通过随葬品形制分析推断墓葬有相当长的时间跨度,表明朱家兜遗址是一处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晚期的新石器时代聚落。

海宁朱家兜遗址发现的玉觹饰件M5∶1,上端为三角形,两面都饰以3道刻槽表示的羽冠,下端两侧凹凸,似为人头侧面像,长4厘米。同类器物,见江苏张陵山遗址M5玉觹,扁角状,有雕刻镂空的花纹,制作甚精,长6厘米[3];江苏赵陵山遗址玉插件M77∶71,上部是一只小鸟,下部是人物头部,头戴以3道刻槽表示的羽冠,冠顶为尖弧状物体与小兽,长5.08厘米[4]。朱家兜遗址M5的玉觽饰件与江苏张陵山、赵陵山遗址中出土的两件玉器相比,形态相似。赵陵山鼎足M77∶3与朱家兜遗址M5∶8相同,都为鱼鳍形鼎足,赵陵山遗址的豆M77∶4与朱家兜遗址M5∶6形制相同,年代相近,应为良渚文化早期。这种戴高冠的人形玉觹在浙北地区良渚文化遗址中尚属首例,对于研究环太湖史前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朱家兜遗址西北方向2.5千米处为荷叶地遗址,8.5千米处为桐乡新地里遗址,这一带密集地分布着20多个遗址,是一处较大规模的聚落遗址群。朱家兜遗址面积达2万平方米,内涵丰富,文化层保存情况较好,为研究该地区史前聚落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参与本次发掘与整理的人员有张宏元、章竹林、周晶晶、陆正林、朱志炎、周建初;绘图人员为周建初。)

猜你喜欢
泥质朱家小孔
Spatiotemporal control of femtosecond laser filament-triggered discharg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agnosing gas flow fields
树下光斑寻常见小孔成像释成因
陶刻技法简析
为什么花盆底部要开一个小孔
巧用小孔成像和万有引力定律估测太阳的平均密度
救命的小孔
转角追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