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近年来,常常可以看到诸如学生对救火牺牲英雄的事迹无动于衷、对两个“辛丑年的对比”全然无感等现象,严重的甚至发生“吴谢宇弑母”等惨剧。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在一个物质丰裕的社会,在教育领域经济投入、硬件条件等都比过去有了巨大改善的时代,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会出现这些问题?为什么他们的感受力、心灵和情感等,不仅没有随着教育条件的改善而得到丰富,反而呈愈加贫乏之势?
社会:物质与信息技术淹没精神追求
首先应该承认,当代儿童青少年的感受力缺失、共情能力低等,与他们生活的整个社会和家庭环境的状况密不可分。换句话说,儿童青少年的“冷漠症”不是个别问题,一定程度上,它是一种群体现象,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状况在儿童青少年身上的折射。
内心的价值虚无与真空
现代社會在物质财富的积累和获得上,都较过去变得更丰富、更容易。这对于满足人们基本温饱需求、提升整体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必然等同于精神世界的充盈,除基本的生理需要,人还有更高层次的社会、道德、审美、信仰及自我超越等方面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那么即便物质上很富足,人的幸福感也不高,甚至拥有的物质财富越多,越容易陷入一种心灵迷茫和精神空虚的“空心病”状态。
2017年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当时的北京大学新生中有30%以上厌恶学习,认为学习没有意义。与外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状况相比,人们内在的价值需求日渐模糊甚至陷入价值的“虚无”之中,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当然、都在意料之中。刺激越来越多,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无所谓。很多年轻人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这种内心的飘忽不定和迷茫使得他们难以在自我内部获得精神的充实,缺少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定位,更缺乏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充分认识。反映到情感上,也就是对自我、他人乃至社会的冷漠:内心渴望被人关怀,却不会关怀别人;向往真挚的友谊,但又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
虚拟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相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从根本上重塑当代儿童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由于知识获取渠道的多元、信息传递与交互方式的快捷和便利等,一个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外面世界的信息,实现与他人跨时空的对话和信息传递。而知识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也给人更多的刺激和诱惑。
在海量的信息和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人们难免会眼花缭乱、心生浮躁,很难再像过去那样从头到尾逐字阅读一本书;那种对朋友和亲人来信的激动、兴奋以及“见字如面”的珍贵体验已经被更快捷的方式代替而越来越少甚至于消失;那种为了一次见面而早早准备、期盼,焦急而又兴奋地等待的体验也不多了……
总之,信息时代在增加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活的虚拟化、间接化,使得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失去了很多亲自参与、体验的机会。而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也在加剧这种状况,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也没有时间对生活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和体验。这种状况影响着儿童青少年,以至于他们既缺少刻骨铭心的爱,也缺少刻骨铭心的痛,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生活既不敏感,也缺少深刻体验的意识、耐心和能力。
家庭:教养环境忽视心灵与情感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单位,自然也难免受竞争社会状况、传统教育观念以及上述整个社会生活状况的影响。今天的家庭和家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同时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承担更重的教育焦虑。毫无疑问,这种状况最终会影响到孩子——他们过早地被学习“绑架”,学业成绩似乎成为他们生活中唯一的事务,高压的学习状态和家庭中以学习为名的“爱”使得孩子们的生活充满了压抑、枯燥甚至道德绑架。孩子们不仅缺少学习之外丰富的生活经验,也缺少与父母、同伴以及老师沟通的意识和能力,不会与人交往,缺乏情感表达。家庭生活中,孩子们的观点常常不被倾听,他们的感受、需要和精神状况也得不到关注和重视。这种状况与他们生活的平淡、环境的虚拟等结合在一起,导致其表现出面对现实生活的麻木、对待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冷漠。由于缺少对生命的深刻认识和体验,很多孩子难以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从而做出自杀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学校:教育教学割裂“完整的人”
当然,导致学生感受力缺失或者冷漠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我们不能将全部责任归咎于社会和家庭。以对美好生活和人生的允诺为终极目标的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教育过于看重知识教学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生命的影响、过于看重竞争和排名而忽视对学生品德的引导、过于将考试分数作为教学乃至整个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而忽视对完整的人的培养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复制了时代和社会生活在儿童青少年身上的影响。
知识学习与情感体验的割裂
今天,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回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提升儿童青少年的教育质量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但是,如果学校教育不能真正将对儿童青少年情感状况的关注以及与此相关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成长放在所有工作的核心和基础性位置上加以看待和实践的话,包括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等在内的其他一切方面的努力,可能都将因为缺少灵魂性、根基性因素的支撑而难以真正实现其育人价值。
很显然,那些千百年来人类文明发展中积累下来的系统化、体系化的知识更有利于孩子们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快速地掌握。教育中不可能(事实上也不必要)要求所有的知识都必须来自学生的亲自探索和经验。从这一角度来说,学校教育中通过学科教学进行间接知识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问题在于,孩子们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具体一点说,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意识到每个孩子在其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状况是不同的,他们对于学习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教师是否能够将那些看似相同的知识与每个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与他们过去的学习联系起来,从而在个人化的生活境遇和知识脉络中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