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文
淞沪地区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是中国南北海岸的中心点,长江的入海口处,同时也是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其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一地区的上海,是中国当时最重要的经济、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也是东方的金融贸易中心。优良的港口和京沪、沪杭甬铁路的交汇,又使上海成为通往国外和内地的枢纽、守卫当时首都南京的门户。
淞沪地区是中国南北海岸的中心点,长江的入海口处,同时也是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
全制式德国武器装备的中国军队
因此,日本方面认为,占领上海“使其丧失经济中心的机能”“切断其对外联系”,能使中国“军队和国民丧失战斗意志”,同时直接威胁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以迫使时任中国政府尽快屈膝投降。尽管火力对比优势不在中国一侧,但是淞沪会战发生在中国境内,因此中国军队可以迅速调兵。于是,装备清一色德制武器的国民党王牌军队第8了师和第88师,以及稍后到来的第36师,被迅速调动到了上海近郊。“虹桥机场事件”的爆发,让上海局势的发展出现了爆炸性危机的因子。
面对上海出现极度爆炸性的发展,中国方面实施将日本侵华兵锋“由北向南”变为“由东向西”的战略计划。中日双方的军队,开始迅速在上海市内与近郊集结。
8月13日,淞滬会战爆发。这场会战的主战场,就在上海西北的郊区,整个战场的方圆半径不过几十千米,但是中日两军在此血战长达3个月,死伤人数超过25万人,几乎是达到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地步。战事打响后,由于战事吃紧,中日双方不断增兵,日军投入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坦克300余辆,中国方面先后调集70余个师,共计70万人,约200架飞机以及40余艘海军舰艇。
“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要图
淞沪会战牺牲的第一位中国军队高级将领——黄梅兴
淞沪会战打响后,中国方面第87师和第88师迅速向盘踞在上海的近万日本海军陆战队及武装侨民发起了进攻。虽然中国军队占据着兵力优势,但却苦无攻坚武器,而兵力劣势的日军却有坚固的混凝土工事与强大的火力,经过数日苦战,中国军队还是占领了日军包括日本海军俱乐部在内的所有外围阵地,甚至还将日军压缩到了江湾一带。在进攻时,第88师264旅旅长黄梅兴为鼓舞士气,在前线亲自督战,不幸被炮弹击中,壮烈殉国,成为淞沪会战打响以来第一位阵亡的高级将领。
面对迫在眉睫的危机,日本援军开始陆续登船开往上海,在日军随行战舰炮火的支援下迅速登陆并投入战斗,向宝山、月浦、罗店等地猛烈进攻。国民党第九集团军仓促应战,双方围绕着罗店展开了激烈的拉锯。9月中旬,日军援军大部队陆续抵达战场。中国军队在重新审视战场情况后,认为自身缺少对淞沪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又缺乏据点攻坚和反登陆的能力,因而只能被迫转向防御。此时,中国第三战区发布的命令里明确提出,要“以长久抗战为目的”“对登陆之敌,力求各个击破”。
随着淞沪战事的进展,日军自认为在淞沪战场处于上风,于是把侵华的重心放到上海来。但由于中国当时已进入国共合作时期,国内已形成团结一致抗日的大好局面,在淞沪会战期间接受改编的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侧面战场上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有力地鼓舞了淞沪主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因此,虽然日军炮火越来猛烈,但中国军队越战越勇,使日军迟迟不能取得进展,因而会战规模不断升级。
日军的坚固工事与顽强死守再加上炮支援密集,使得中国军队在逐街逐屋的战斗中因为严重缺乏攻坚武器而异常艰难,伤亡惨重。为了打开局面,中国军队进行了战术方面的尝试。比如德国军事顾问就建议中国军队改用突击队战术,新的作战计划被称之为“铁拳”计划。德国军事顾问认为日本人的阵地就像是一条长蛇,若在其腰部给予重重一击、致其首尾不能呼应,则其抵抗组织自然趋于瓦解。
于是,中国军队采纳了建议,力图以新的战法求得战事的突破。但遗憾的是,执行“铁拳”计划而组建的突击队,进攻初期进展很顺利,连续打下敌人的十几个地堡,甚至打到了黄埔江岸。不过,在日军清醒过来组织严密火力防御之后,突击队的进攻陷入了僵持。“铁拳”突击队之所以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源于部队的装备太差,甚至连“爆破用的烈性炸药”都缺,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日军夺回丢失的地堡。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侧面战场上取得了平型关大捷,鼓舞了淞沪主战场的国民党军队
“八佰壮士”进入四行仓库
在战役的最后阶段,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数+次进攻。与此同时,上海人民也以极大的爱国热情鼓励和支持壮士们抗击日军。激战第五日后,守军接到了撤退命令,377名官兵冲出重围安全退入英租界。这次英勇作战,中国军队以寡敌众,共击毙日军200余人。由于始终也不知仓库里究竟有多少守军,于是称这支孤军为“八佰壮士”。
日军有海空军的协同作战。而中国军队虽然英勇奋战,但经长期激战,军事装备又不占优势,处境渐渐不利。11月5日,在新增日军杭州湾登陆后,严重威胁中国军队侧翼,战局极为不利,中国军队遂决定撤退,11月12日,上海沦入敌手,至此淞沪会战结束,据统计,此次会战总计伤日军4万余人。
淞沪会战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第一次海、陆、空三军协作的重大战役。尽管是以中国军队撤退告终,但淞沪会战后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也正是此决定,让英勇顽强的中国军民,在坚持八年抗战后,最终将日本侵略者彻底赶出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我们重温淞沪会战的精神和意志,就是要告诉大家,中国共产党一定不辱使命,坚定带领中国人民早日实现“中国梦”!
(责任编辑/陈天昊 美术编辑/李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