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庄歌声起

2021-07-16 23:14刘绍本
当代人 2021年6期
关键词:平山力量

1

平山县北庄村并不很大,是岗南水库移民村,因耕地少,底子薄,2014年有建档立卡户43户。村庄当年是革命老区,参军参干,粮草支前,真有股子抗敌坚决劲头。一直以来,乡亲们拼出性命推翻“三座大山”,不让穷困潦倒在自家这里扎根。近些年,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精神面貌,还有村庄里外、周边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北庄村整村脱贫出列。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想想看,一个不大的山村就有119个建档立卡户摘掉帽子,全村的党员和老少村民们要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

望着村容村貌发生的日新月异变化,望着乡亲父老舒展开朗的笑脸,想到革命圣地和红色基因的传承哺育,特别是忆起北庄村就是当年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创作地,心中的激情就不打一处来。今年1月1日晚上,恰是新的一年开局时刻,村党支部书记封红卷与村里其他23名党员商议后,立即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倾心报告信。谁能料想到,这么快就读见了回信,真是令人喜出望外。封红卷正在村里的疫情防控卡口上值勤,听说总书记写来回信了,激动和兴奋的心情难以平静。那一晚上,他高兴得一夜没睡着觉。是这封重要回信,给了北庄村全体党员鼓励和希望,大家绝不能辜负总书记的嘱托,在乡村振兴路上,继续传承和发扬“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

2

平山县小小的山乡北庄村,从这里唱响并腾起四方的嘹亮歌曲,至今仍唱响在亿万人的心中: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

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

发出万丈光芒!

由于曲调激昂振奋,高起高走,节奏鲜明,合拍上口;同时歌词倾向分明,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犹如宣言,所以在大庭广众之间,无论齐唱、合唱,还是轮唱,感觉都十分带劲。这些引人高歌勇进的词曲,尤其能够得到同仇敌忾的抗战军民内心共鸣。早在抗战初期,就在太行山区,组建起了以当地农民子弟为主的八路军“平山团”,首批1700名农家子弟转战于山地平川。后来合计,共有6200人从平山集镇洪子店聚齐陆续出发走向战场;整个平山在八年抗战期间,先后输送12065名优秀儿女加入八路军的队伍。想知道开始时平山团是怎样点名的吗?据90多岁的朱家沟人、当时的二营通信员范明堂老战士说,是一口气“点”下去:“东黄泥、西黄泥、南庄、北庄、朱豪、夹峪……”顾不上细数连排班了。后来日伪军疯狂报复,偷袭滹沱北岸“八路军窝子”,对8个村的百姓实行大屠杀,尸体成堆,鲜血成河,仅在北庄村就杀死55口人,烧房629间,抢走粮食212石。这就是发生在1941年9月14日(农历七月二十三日)的“平山黄泥惨案”。

说起来也真带些传奇性。已是耄耋之年的平山团战士范明堂,尽管些许琐事已渐模糊,但对所经历的战事和学会的歌曲却清晰如初。见到后辈年轻人,仍能张口唱出:“向前走,别退后,生死已到最后关头。同胞被屠杀,土地被强占,我们再也不能忍受,我们再也不能忍受!……”就在血与泪浸润的平山土地上,在那样残酷的环境里,从岗南村参军的青年战士曹火星,先后谱写了千余首群众喜欢的歌曲,转战到平西根据地,完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1年11月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在平山西部深山牺牲,方冰与李劫夫合作,创作了《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和故事传说,流传久远。硝烟渐消,歌声四起。那时候,部队集合整训前后,百姓灯下做活儿交谈之中,都少不了有歌为伴。“抗敌剧社”“火线剧社”“铁血剧社”等文艺社团,唱着《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踏遍冶河两岸,平山的山山水水。在北庄村和附近一些小山村普及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

3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产生在什么时候?大致说,是1943年5月—6月间,创作于平山县黄泥区北庄村,此地现为西柏坡镇所辖,要知道,那时正是敌后抗日根据地最紧张、最残酷和最艰苦的阶段,日寇加紧对边区进行“扫荡”,铁蹄横行于山沟和川地。这年的春夏之交,转战中的西北战地服务团(简称“西战团”)一队,由周巍峙、卢肃带队来到了北庄,不久,随队抵达的牧虹作词,卢肃作曲,诞生了《团结就是力量》这首动人心魄的歌曲。

那时间,当地老百姓纷纷打听:什么叫“西战团”呢?原来“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这个文艺团体1937年8月成立于延安,丁玲任主任,吴奚如任副主任,主要成员有周巍峙、田间、邵子南、李唯、王泽江、陆正清、边军等。1939年1月,全团便到了晋察冀边区冀西和雁北地区,开展文艺宣传活动。次年11月又迁到边区第四分区平山县,先后驻乱泉、两界峰和上东峪、燕尾庄等地,用各种文艺形式,激励前方将士英勇作战,动员人民群众支持抗敌。大家还都牢记句句发自内心的咏唱:“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寸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部队上……”悲壮与豪迈交融,为了保卫家国的最后胜利,不惜牺牲一切。这一回,西战团来平山,到农村参加反“扫荡”斗争和“减租减息”运动,两位词曲作者就在黄泥区的北庄村,突击创作了独幕小型歌劇《团结就是力量》,也因为剧情展开中,对白较多,台词不少,有人干脆称其为话剧。同年秋天,这个独幕歌剧在平山县“减租减息”庆祝大会上演出,受到台下观众的欢迎。此后,该剧的同名幕终曲也迅速由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传遍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国统区开辟的“第二战场”,许多热血青年怒吼着《团结就是力量》,与反动势力拼斗。那雄壮有力的旋律,鲜明激扬的词语,成了鼓励人们团结前进的经典好歌。

至于西战团艺术家,歌词作者牧虹,原名赵鸿模,江苏徐州人。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于大西南成都、重庆等地,曾与赵丹、白杨等合演《雷雨》《放下你的鞭子》。后抵延安,姓名保留后二字读音,位置颠倒。入鲁艺戏剧系学习,在《黄河大合唱》中最早担任朗诵任务,受到领导人的表扬。1939年7月,响应党的号召,穿过敌人封锁线,历经艰险到达晋察冀边区,任教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戏剧系教师,创作有《女八路》《选村长》等剧本,1942年冬调西战团任导演兼戏剧队长。卢肃原名卢方平,是牧虹的徐州同乡。1938年底,进入延安鲁艺音乐系学习,1939年到达晋察冀边区,任华北联大音乐系教员,后任系主任,创作有《平原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音乐作品,1942年底调西战团,随后任团委。牧虹和卢肃在华北联大工作时,就联袂创作过歌剧《我爱八路军》,同时调入西战团后,25岁的牧虹和长他一岁的卢肃再次合作了《团结就是力量》。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传唱差不多快七八十年了。这期间,在战争年代赶跑了敌人,打败了反动派,到了和平建设年代,挖水库,开粮田,不断改变着山川的模样。

北庄早先那几代对《团结就是力量》耳熟能详的父老乡亲们,也已渐行渐远。当《燕赵晚报》等媒体进村采访时,只能跟他们的子孙辈热聊。封海军是参与给总书记写信的24名党员之一,谈起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话音竟抑制不住地颤抖,他兴奋又激动地说,他们是唱着《团结就是力量》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今后,一定不会辜负总书记的嘱托,继续唱响团结歌,奏响乡村振兴曲,把北庄村的日子过得红火。

(刘绍本,河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河北写作学会会长。出版《文学写作教程》《散文写作与鉴赏》等。)

特约编辑:刘亚荣

猜你喜欢
平山力量
自然的力量
坚持的力量
大美平山
涂鸦
从张掖到平山湖大峡谷
麦唛力量 (一)
你来过平山吗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