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有效路径探讨

2021-07-16 21:23魏璟君
锦绣·上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魏璟君

摘要:随着社会近几年的发展,服务行业的巨大经济潜力已被更多的地区和城市所发现,与此同时,受其影响,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对于城市化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应该积极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体系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细节。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保证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有效提高,同时能够保证我国城市化建设质量的不断飞跃。通过打造群众活动品牌,增强产业效益,通过振兴乡村文化,城市文化和传统文化三个方面,不断加深公共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达到提升城市农村的凝聚力,引领全民健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基层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现当代的城市化进程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服务水平和绿色环保,而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正是建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并且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了公民共识和当地公民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当中,让更多的基层群众融入到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对党和国家的建设领导和建设方针都有一定的认识和深层次的理解。

基层公共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日益丰富,也同时促进了公民的团结意识。笔者从实际出发,针对当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所出现的不足点,提出更加切实有效的执行建议,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加完善,更加贴合人民生活。

一、我國基层公共服务发展现存的问题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缺少关注度

相对于其他的工业服务设施和企业单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本身就有其隐蔽性和日常性,以至于很多人都对公共文化服务缺乏关注度。综合参考各地经济情况,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不足已经是司空见惯的问题。虽然随着城市化进度的不断推进,各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已经加强了对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1],并且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但是在协调财政支出和文化建设费用的详细准则时,往往会出现各部门之间信息不流通,观点不统一,策略不统一,等等各种问题。部分地方和社区都出现了文化资源分配不均、质量良莠不齐等等各种发展障碍。

各地的政府和资金安排应该更加重视基层公共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这样才能更加广为吸纳外来资金投入,发展城市建设。地区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了当地的服务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所以为了使得当地地区的人民幸福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保证,满足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日益需求,各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关注度,开展民意调研,如期进行基层文化基础建设,统筹安排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保证所有的措施和统一制度都得到有效的落实和完善。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尚未完善

在现当代的中国发展当中,我们越来越强调创新的力量,并且创新的力度和创新的思维应该更多的用在服务方式和服务体系上,要让自己当地的基层公共服务水平跟得上时代节奏,把握时代步伐,启动以人民群众需求为主导方向的供给开关。

当地的基层公共服务思想和服务方式不应该被传统的思想和服务体系所束缚,应该在传统的体系上不断发展和创新,追求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服务,满足人民的需求[2]。这样的问题被不断提出,但是相关部门仍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导致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上升迟缓,很多基础设施和创新理念仍然被传统思想所束缚,没有提升的空间。

预期原因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未完善,体系的漏洞百出,结构上仍然存在巨大问题,各部门对于政府资金投入和政府参与的期待值过高,对自身能力的要求过低,以至于导致各部门并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体系,以及适应自己发展的服务方式。这就大面积地导致很多当地的服务体系并不符合当地的文化属性和人民需求,需要各个地方对公共文化活动实施社会化这一块儿展开多次探索,改善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多方面问题,将更多的体系融合起来,找到符合自己当地特色的服务体系,最终达到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水平的有效路径

(一)政府发挥其有效引导作用

社会体制下的基层改革,都是由政府引领发起的,所以政府在这场服务水平提高的活动当中不仅是责任主体,也是供给主体。相关部门应该站在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贯彻落实公共文化建设要求,保证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属性更加个性化,切实满足当地群众对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需求[3]。

例如:东莞市文化馆通过开展“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企划,实地调研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收集因地制宜的优质推广案例并形成经验进行推广,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当地各部门积极配合完成实践的他动用,促进更多优质文化服务资源配送至村、社区一级,提升基层群众凝聚力、获得感。

进入新世纪,从村村有舞台到天天有活动,东莞逐步实现了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市镇村全覆盖,从冬奥会的东莞冠军到市民运动会的民间高手,东莞也从一个体育大使升级为了“全民运动之城”。同时,在政府的带动下,全市超过1000场次的运动赛事活动也拉开了帷幕,预计参与人数将超过100万人次。这些活动的发型和数字都极大地证明了政府带动的力量,只有领头人调动主观能动性,带动全民整体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才能达到有效的文化效果和收益。

(二)建立公共多样化服务供给体系,提高群众参与度

随着人民日渐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应该更加符合公众需求。加强各政府部门的配合和通力合作,我们也应该更加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选择合适的、符合当地文化需求的文化服务方式,挣脱传统服务模式,追求创新,立足实际[4]。是我们应该广泛吸纳系统的各种形式,找到适合自己当地文化特色的,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注入到文化建设队伍中来,让更多的年轻思想和创新思维不断的融合到自己的服务系统中。

只有完整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才能使得服务更加贴近人民生活。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服务的整体结构和结构框架,以至于更多的服务各部门之间信息没有得到有效流通,存在资源错配、资金配给不统一等。近年来,已有地方尝试破局。如东莞市通过建设文化馆总分馆制,通过总馆统筹与扶持,对基层文化场馆、文化资源配送及资金配比做出了具体的要求,逐步形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与纲领,有效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只有将系统和结构更加完善的分配下去,落实到每一个实际部分中去,才能使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得到有效发展,各部门配合更加合理完善。

另外,我们也不应该将自己的思想和系统建设闭塞于传统的思想束缚中,应该更加广,为吸纳年轻力量和年轻思想,让更多的广大群众融合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中来,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提出想象和渴望,可以通过各方面力量和调查方式研究分析当地群众的需求和生活渴望,而合理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且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也深化了年轻人对社会的服务概念,让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了参与感和融入感。

(三)建立完善的评估监督机制

监察机制一直是所有服务和工作的必要存在部门,他的供给及运营都应该满足民众各方向的需求,并且更多的政府工作能在评价当中为之后工作的发展提出切实方向。主张外部评价也能够让更多的人融入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策略指向工作中,但不仅能够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保障,还能协调公共文化服务的供求关系,使得社会公共服务能够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下去。

为了能够保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切实落实,我们也应该提倡建立完善的评估监督机制,将每一个服务的基本政策落实到群众生活中去,落实到每一个企业单位上,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通过对政府工作的监察,也可以使得人民对于政府工作更加有自信心,更加信任,侧面督促政府工作,使得各项工作和部门合作更加高效,人员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更加认真负责。

三、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改革,经济发展的不断开放,服务化和服务业行业已经逐步发展,城市化建设也在不断进步,因此,国家对于我国城鎮化建设的要求,也是严格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迫在眉睫。

各部门各级领导和政府都应该投身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有效实施中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立足人民需求,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保障基层文化经费,构建完备的评估监制体制。积极探索与相关部门开展合作配合,选择适合当地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的群众能够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生活中来,将全身心投入到公共服务工作中去,让更多的社会中坚力量和年轻人自身价值,在公共服务中得到体现,提高当地人民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陈庚, 邱润森. 新时代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研究[J]. 江汉论坛, 2020(7).

[2] 李传欣.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下基层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路径[J]. 卷宗, 2019, 009(004):85.

[3] 牟红. 县域视野下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路径分析[J]. 江苏科技信息, 2019, 36(03):80-82.

[4] 刘珏麟. 县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路径研究[D]. 湘潭大学, 2019.

(东莞市文化馆 广东 东莞 523000)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解读如何提升基层公共人才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三方四圈”工作法: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基层群文队伍人才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文化馆人的要求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有效运用科技智能化 提升物业安全防范水平
基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农村大众传播效果管窥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不同排班模式的比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