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
1.罗森塔尔效应,常被用于教育学中的一个社会心理学理论,常指教师通过行为、言语等一些暗示,将隐含的期待传递给学生,而学生则给予积极的反馈,达到一种良性的互动,最终让期望转化为现实。
2.课题分离理论,一个对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烦恼非常有效的理论,核心思想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分清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事情),什么是别人的课题(事情),总原则就是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事情),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事情)。
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者“人际期望效应”,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但常常会被用在教育上,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鼓励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展开来说的话,举个我身边的例子吧。中学的时候,和我关系挺好的一个朋友,历史是他特别拉垮的一个科目,课本里的知识点没记住几个,但杂七杂八的书看得多,所以了解的东西相对也多些。
有一回交的是论述类型的作业,发下来后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而且评价极高,“凤毛麟角”这词儿都用上了。因为那位老师在学校是以严厉出名的,也从来没在班里说过那么高的评价,所以不仅是我朋友,班里其他人都对这事儿印象特别深刻。
这件事之后,老师的一些行为,给了我朋友一种暗示,就是这位老师特别看好他。这无形中给了我朋友鼓励和鞭策,觉得自己应该努力才能对得起老师的期待,所以在历史这一门课上花了些心思。
结果嘛,挺好的,拉垮的科目提上去了,用实际行动将老师对他的行为期望转化成了自我实现预言。
所以呀,不要小瞧生活中的一些鼓励和善意哟,老师对学生抱有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等,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样双向的投入,是能够使期望变成现实的。
这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用来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的理论,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理论。
在阿德勒看来,想要解决好人际关系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要负责把我的课题(事情)做好就行,而你的课题(事情),则要你自己负责去做好。我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来干涉我的课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人际交往中,比如说,我们和朋友相处时,或多或少,都会期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而一旦没有得到回报,或者得到的不如自己预期的多,就会失落、失望,甚至对朋友心生埋怨,觉得对方付出没你多,没有像你那样在乎这段友情,没有像你在乎对方那样在乎你。
但如果你用“课题分离”来看待的话,心态或许就会不一样了。因为我对你好,是我的课题,你要不要等量甚至更多地回应我对你的好,那是你的课题。当我想要得到回报时,那我其实就是在干涉你的课题,一旦得不到我想要的回报,那么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了。所以分清各自的课题,不去想着干涉别人的课题,烦恼也就少了。
毕竟,当我们对一个人好时,更多的是出于自愿,出于“我乐意”,而不是为了得到回报才做的。
那么,要如何明确这是谁的课题呢?通常会以结果为导向。
比如,大学选择专业这个事情,有些父母会干涉,觉得女孩子学师范类当老师,或者学医护当护士什么的比较好呀,如果你想学个土木工程类的,可能会招来一致的反对。
但以结果为导向来考虑,我们更多应该考虑的是:这个专业我喜欢吗?我愿意去学吗?如果以它为职业,我愿意去做吗?
假如选的是自己很不喜欢的专业,学得不情不愿,甚至还可能挂科一大片,我们是没有办法让父母替我们承担责任的,因为这是我们的课题,只能由自己对结果负责。
父母要你选的专业,是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是他们的课题,但要不要选,选什么,是你自己的课题。
当我们以结果作为判断依据时,就比较容易区分课题,从而作出决定。
那么,知道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后,如何不被干涉地来完成自己的课题呢?这就需要我们有边界意识,能够明确界限,敢于说不。
一句话概括,就是: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己作决定,自己对决定负责。
当他人想要我们按照他们的意愿作抉择,或者想要控制我们按照他们的意愿生活时,一定要谨慎,哪怕这个“他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老师或者朋友。
对方有效的经验或者建议,我们可以听取,对方让做的事情,我们是基于认同才去做,而不是因为惧怕、不敢反对,不得不做。
人际关系中的大多数矛盾,都来自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当我们能做到课题分离,很多烦恼也就迎刃而解了。
用一句话来概括,无非就8个字,“与你何干,与我何干”。
相信我,当你能做到这一点时,生活会美好很多。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编辑/张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