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坐落在广东省的东北部,这里被青山绿水环绕,像一个天然的氧吧,出产着美味的蜜柚;这里是著名的世界客都,走出了很多知名人物;这里保留着许多独特的建筑,中原传统文化与岭南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
Meizhou,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Guangdong Province, is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and water, like a natural oxygen bar, producing delicious honey pomelo; it is the hometown of many famous people; it retains many unique building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and Lingnan culture blends and collides here.
01.鸟瞰梅州市全景。
02.泰安楼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坐东北向西南,长49米,宽52.6米,占地面积6684平方米,共有房间200间。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燥热的夏天正一点点地逼近。在潮湿闷热的广东,有没有一个地方是可以躲在山林中避暑的?
有一座特别的城市—梅州,坐落在广东省的东北部,这里被青山绿水环绕,森林覆盖率居广东省第一,像是一个天然的氧吧,还出产着美味的蜜柚;这里是著名的世界客都,走出了很多知名人物;这里保留着许多独特的建筑,中原传统文化与岭南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趁着下一个小长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周边旅行吧!
从广州乘坐高铁,4个小时后便来到了广东最边缘的小城—梅州。一下车,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空气,不似广州的空气那么黏稠,耳畔的风夹带着山林的气息。这里的人们都讲着对于外地人而言比较容易懂的客家话。
梅州处在广东、江西、福建三省的交接处,地理位置偏僻。从两晋时期起,因战乱饥荒,黄河流域的中原汉族人被迫南迁,流落至此。在这里建造房屋、种植谷物,安下家来。
当时平坦的地方已经有人居住,于是他们便只好在山区或丘陵地带定居,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便称为“客户”“客家”。
择山而居的客家人,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当地岭南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这里形成了广东汉乐、花环龙、仔狮灯、鲤鱼灯等独特的非遗项目。
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楼、碉楼等独特的建筑。
围龙屋存世最多、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客家人在丘陵地带或者是斜坡地段采用中原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建造围龙屋,可以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其他人的排挤。屋内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可以自给自足。
梅州著名的围龙屋有泰安楼、人境庐、济济楼、叶剑英故居、崇庆第、丰泰堂等。我们抵达的是泰安楼。
泰安楼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设计十分精巧,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平房周围铺满鹅卵石,寓意着多子多孙。三层楼房把平房环抱在中间,功能齐全,也是少见的石方楼,还被誉为“客家的水立方”。
相传在该楼工程进到第三层时,楼主人蓝少垣规定凡前来领工资的工人,都要手提两块砖到三楼,就这样节省了建三层所用火砖的搬运费。由于当时民间并不能建造特别宏伟的大门,因此,现在我们在外观看到的大门,其实一部分是假的。在泰安楼大门前方,是一汪清澈的湖水,寓意着聚财。
03.梅州市四通八达的高速网。
梅州还是中国葡萄酒工业之父张弼士的家乡。在梅州大埔县,坐落着张弼士故居—光禄第,以及刚刚开馆的张弼士博物馆。张弼士故居里种植着8棵荔枝树,据说这样就可以常年吃到荔枝。现在,仍然有张弼士的后人居住在这里,旁边则是由学堂改造的民宿。
04.梅州市保留了很多客家人特有的建筑形式。
05.每到节庆,就是梅州市最热闹的时刻。
06.又是一年荔枝上市时。
07.采茶正忙时。
08.客家人的民俗及建筑艺术形式在梅州得到很好的保留。
09.客家人的民俗及建筑艺术形式在梅州得到很好的保留。
10.美景藏于山与水之间。
张弼士博物馆离张弼士故居不过200米的距离,博物馆离展现了张弼士亦官亦民的一生,也向大家展示了张裕葡萄酒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烽火岁月时代,这里还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有“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旧址群等,红色革命遗址366处。这里的名胜古迹众多,古民居、古牌坊、古祠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文旅资源。
这里不仅山清水秀,而且人杰地灵。除了大名鼎鼎的张弼士、叶剑英、邹鲁、田家炳等,还养育了“岭南第一才子”宋湘、清末外交家和诗人黄遵宪、中国美术学院创始人艺术家林风眠、世界球王李惠堂等一大批名扬海外的名人贤士。这里也被称为将军之乡,而有一个地方还被称为百侯镇。
11.父子进士牌坊,又称“丝纶世美”牌坊,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大埔中学校门口,是明朝政府为表彰当地饶相、饶舆龄父子同中进士而建的纪念性建筑。
在百侯镇,清朝便有翰林5人,进士24人,文武举人134人,也有一腹三翰林、同榜三进士、同堂七魁的佳话广为流传。在百侯镇具有历史特色的古民居中,可以了解到客家人漂洋过海、艰苦创业的客家精神。
在松口镇,可以看到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的,这里被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印度洋之路第一港”。
当年,一批批梅州人正是从松口古镇出发下南洋,凭借勤奋和努力,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商业巨贾、社会精英,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梅州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梅州被誉称“世界客都”。
去梅州,当然不能错过美味的客家菜。我们常吃的梅菜扣肉便起源于梅州。客家人将五花肉垫在梅菜干上蒸煮,制作成一道色泽油润、香气浓郁的梅菜扣肉。
12.梅州市的水是柔美的。
13.梅州市的水是柔美的。
14.客家娘酒是到梅州必须一尝的酒饮。
15.梅州特产蜜柚。
16.客家土楼。
17.诞生于梅州的梅菜,造就了名菜“梅菜扣肉”。
而关于梅菜,还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明末兵荒马乱时期,卢公携妻儿定居于此,卢夫人何氏不擅农事,仅凭卢公一人耕作,日子半饥半饱。一日她在河边洗衣,孩子们饥肠辘辘,哇哇大哭,卢夫人不禁心酸,泪水掉到河水中。
忽然飘来彩云一朵,只见一位慈眉善目的姑娘站在跟前,姑娘安慰她之后给了她一包菜种。卢夫人急急拜谢,问姑娘姓名,姑娘笑答:“广济苍生,何劳报答,姓梅是也。”随即腾云而去。后来,这菜种不仅救活了很多人,而且卢夫人将吃不完的菜用猪肉腌制,宴客时取出梅菜与猪肉同煮,十分可口。亲朋好友问是什么菜,卢夫人说,是梅仙姑送的菜种,就取名叫做“梅菜”吧。娘酒是客家独特的一种酒类,在这里,用娘酒还制作了一道特别的菜—娘酒鸡。这是一道十分适合冬天的菜肴。用鸡肉、生姜、娘酒配制烹调而成。整个菜肴香甜嫩滑,美味可口,有健脾开胃的特殊功效,客家妇女产后一般都吃娘酒鸡补身体。
梅州还是著名的蜜柚之乡。在去张弼士故居的路上以及张弼士故居的附近,便可以看到参差错落的柚子树。只可惜,现在正值初夏,蜜柚还未成熟。这里的嘉应茶、客都米也都享誉海内外。
风光秀丽的山峦,蜿蜒流淌的江河等点缀在梅州大地上,上万座形态各异的围龙屋和数以千计的古村落散落在田园山间,这里有文化的熏陶,有历史的踪迹,还有悠然自得的生活,这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诗和远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