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宇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 哈尔滨市 150088
颅脑肿瘤是指因多种因素(如遗传、环境因素、感染等)导致颅内腔发生神经系统肿瘤,在临床中分为胶质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垂体腺瘤等多种类型[1]。该病早期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有患者甚至感觉不到疾病的存在,但伴随着肿瘤组织的不断增长,颅内腔隙空间会明显减少,从而使肿瘤对大脑组织造成压迫,导致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很容易使患者因合并脑疝而存在严重意识障碍现象,甚至造成死亡。目前临床对于颅脑肿瘤患者,会结合其肿瘤位置、肿瘤体积、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家属个人意愿来选择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方式,相对于化疗、放疗而言,手术治疗优势更加明显,可以将肿瘤组织彻底切除,如果患者肿瘤组织较大,无法完全切除,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颅脑肿瘤负荷,这对后续综合治疗的开展也创造了有利条件[2-3]。伴随着我国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使这类手术更为精细化,进一步保障了手术效果,但不同的手术入路,所起到的手术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就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对颅脑肿瘤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以供广大医务人员参考。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显微外科收治的46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范例(起止时间2016.1-2019.1)。在这46例患者当中,男性占30例,女性占16例,平均年龄(50.82±7.08)岁,两组患者均经CT、X线确诊为颅脑肿瘤,存在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病灶部位:丘脑-基底节区16例、小脑区16例、脑桥小脑角区10例、颅前窝底部2例、鞍区部1例、第三脑室前部1例。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科后,均接受手术治疗:①对于病灶部位处于丘脑-基底节区的患者,医生应在其肿瘤位置侧方做小弧形切口,借助电凝刀做皮质切口,并对脑组织进行牵离操作,以确保病灶部位充分暴露,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全切或次全切方案。②对于病灶部位处于小脑区的患者,医生应在其枕下旁正中部位做切口,将肿瘤侧方皮肤切开后,借助电凝刀切开小脑皮质组织,最后在显微镜的引导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大部切除或全切方式。③对于病灶部位处于脑桥小脑角区的患者,则应由乙状窦后入路,选择全切或次全切方式。④对于病灶部位处于颅前窝底部的患者,医生应将其右侧额眉部位作为手术入路点。⑤对于病灶部位处于鞍区部的患者,医生首先将其额下侧作为中心点,将外侧裂池蛛网膜切开后,对脑脊液实施引流操作,最后进行手术。⑥如患者病灶部位处于第三脑室前部,临床医生要对患者经脑中线处做切口后,选择纵裂入路,根据患者肿瘤情况,选择全切或次全切方式。
1.3疗效评价 ①手术效果:显效:手术成功,术后未合并任何并发症,恢复效果较好;有效:手术成功,部分患者术后合并轻微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消失;无效:手术不成功,部分患者术后合并严重并发症。②生活质量、神经功能评分:借助ADL生活质量评定表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展开评估,该量表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神经功能评分则借助NIHSS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该量表总分为42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③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运动功能障碍。④心理状态:借助SAS焦虑自评表、SDS抑郁自评表分别对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的心理状态展开评估,该量表均为四级评分法,满分100分,总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1患者手术效果 在这46例患者中,显效29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5%。
2.2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ADL评分与NIHSS评分 患者术后6个月ADL评分与NIHSS评分有明显改善(P<0.05),详见表2:
表2 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ADL评分与NIHSS评分
2.3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0.05),详见表3:
表3 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情况[n=46,(%)]
2.4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改善程度 患者术后6个月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详见表4:
表4 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改善程度
近几年来人们生活饮食方式的不断改变,使颅脑肿瘤发病率正不断呈年轻化趋势增加,这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更是加重了家庭、社会负担[4]。颅脑肿瘤在临床中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生长部位、生长速度与肿瘤体积大小、临床症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这进一步加重了临床治疗难度,对疾病转归也十分不利[5-6]。就目前来看,对于颅脑肿瘤患者,临床多对其实施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治疗措施,化疗、放疗虽然优势显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凋亡,但是,上述治疗方式在杀灭人体内有害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损害了正常细胞,导致患者在治疗期间很容易合并脱发、口腔溃疡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治疗无法顺利进行。以往临床主要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虽然这种手术效果较好,但人体脑组织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麻醉药物刺激均会对患者机体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体内稳定环境受到影响,很容易因多种因素(比如术后并发症等等)导致手术效果降低[7-9]。
伴随着我国显微外科技术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也逐渐应用于临床,显微外科手术是指医生借助显微镜等精细仪器对患者开展手术,这种术式可以使术野环境更加清晰,避免在切除肿瘤组织时对周围神经组织造成损伤,且不会严重影响患者体内环境,有效弥补了常规开颅手术的不足,进一步保障了手术效果,并逐渐替代开颅手术[10-11]。相关文献报道,对颅脑肿瘤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时,结合患者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能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对患者术后恢复是极为有利的[12-14]。因为显微外科手术操作非常精密,这会不可避免的导致手术时间延长,且对麻醉情况以及患者耐受性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参照患者的不同病灶部位、肿瘤体积,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可以节省手术时间,使治疗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进而保障手术效果[15]。本研究结合这46例颅脑肿瘤患者不同病灶位置,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发现患者术后6个月的ADL评分、NIHSS评分、临床症状以及心理状态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本研究结果与尹璋星[16]等人研究结果相似,说明结合患者情况选择相应手术入路,可以提高手术效果。
由上述研究结果得知,在对颅脑肿瘤患者开展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时,为进一步保障手术效果,可以结合其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方式。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研究范例较少,术后随访时间过短等,期望在日后研究当中可以对上述不足进行弥补,以进一步明确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途径对颅脑肿瘤的治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