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瓯海中学高三(4)班 林展如
大颗大颗的雨点砸在地上,老房子门前的黄泥水淌成一片深色的汪洋,我倚在门框上听着身后的木板门被风吹得吱吱作响。面前一片老家的空旷和烟雨朦胧,白花花的雨丝像是一块厚重的纱垂在我面前,罩在田地里劳作的爷爷身上。
他照旧披着他那件深棕色的旧蓑衣,风吹日晒缝缝补补的,有的地方用红红绿绿的粗绳编织着,甚是滑稽。江南的雨水浸透了一根根陈旧的龙须草落下来,远远看去就像给这厚重的蓑衣镶上一串象牙白的珠帘。
这件蓑衣是爷爷鲜少宝贝的东西了。大约是农家人稀罕物件的原因,蓑衣平日里挂在爷爷的卧室里,到了雨天便取出来,为他遮风又避雨。
这样不知道遮了多少次的风雨,直到我父亲长大了,我也长大了,而爷爷日渐苍老,干不动活了,土地已经不再需要他孱弱的力量,而这一次,故乡也离他远去了。
爷爷从屋里提着行李,颤巍巍地捧着他的蓑衣想要一起带上车。父亲开了车窗,提议说:“爸,这就留在屋里了吧。”但爷爷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抱着他的蓑衣挤上了开往城市的小汽车。
城市里的土地没有乡间那样悠闲,就连雨都下得匆匆忙忙,没有情趣。爷爷的蓑衣像往常一样挂在他的新卧室里,可也像他自己一样,早早地失去了用武之地。
我一直觉得,爷爷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是他对城市生活的抗拒。
那天雨很大,城市的雨依旧来得匆忙,雨珠飞快地洒落。我放学回家走到楼下,看到爷爷正披着他的蓑衣,一个人站在雨中,雨水顺着苍老的龙须草滑落,一瞬间我甚至以为,是从前的时光折叠了,投影到了这个不属于他的城市一角。
然而我没有办法,只能慌张无措地说:“爷爷,我们快回去吧!”
爷爷缓缓看向我,摇了摇头,只是沉默地将他蓑衣上的一根根折弯的龙须草缓缓抚平。
爷爷爱他的蓑衣。
再后来,爷爷在一个大雨天去世,我似乎从窗外的雨中看到他床前的蓑衣上,那背在爷爷身上一整个岁月的龙须草和补丁们,也一起哭得很伤心。
我始终不太明白,究竟是爷爷抗拒着城市,还是城市抗拒着爷爷身上的泥土气味。在这发展的时光里,难道单纯的泥土终究是孤立无助地,只像那挂在新卧室上的蓑衣一样,陈列落灰吗?
爷爷再也不会淋到雨了,他的蓑衣被永远闲置在那面装饰过的墙上,厚厚的灰尘压在一根根龙须草上。朦胧之间,我仿佛又看见那个田间地头的老人,披着他心爱的蓑衣,在他心头的土地里又踩下一个夯实的脚印。
爷爷还是爱他的蓑衣。
清扬轻语:
文字传达着表达者的思想和感情,这就是文字的力量。从林展如的文字里,我们似乎能看到一位站在田地里的披着蓑衣的老人,他有着农人对乡土的一份眷念,也有着对家乡的一种归属。不论从生活中还是从心理上讲,乡间始终包容着爷爷对一切的熟悉和对自己的认同。“爷爷爱他的蓑衣”,便是爱着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根的联系。
中国古人最早使用且使用范围最广的原始雨衣叫“袯襫”(bó shì),就是后来通称的“蓑衣”。出现于先秦时期。
三国时吴国学者韦昭释之为“蓑襞衣也”。
清郝懿行《证俗文》说得更具体:“案袯襫,农家以御雨,即今蓑衣。”
明清时,雨季出行,人们大多都带蓑衣。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记载了当时一条流行谚语:“上风皇,下风隘,无蓑衣,莫出外。”
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风雨中劳作的情景,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
如今,蓑衣已较少用作雨具,转而成为旅游纪念品和室内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