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2021-07-14 20:44井雯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聊城对策

摘 要:聊城市是农业大市,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必要途径。当前聊城市在发展高效农业方面仍然存在产业规模小、科技贡献低、资源约束大、人才队伍少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调结构、抓要素、优生态等措施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强化对现代高效农业的支撑,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以促进聊城市现代高效农业的持续高效健康发展。

关键词:聊城;现代高效农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6-0032-03

现代高效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合理利用政策、資金、科技、人力及自然资源,具有完善的生产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现代的物质装备,并能广泛利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等,最终使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达到最优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一、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一)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当前,聊城市的优质农产品产量大、品类全,但规模大、附加值比较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少之又少,农产品多为初加工,精深加工的项目少,难以实现农产品就地加工升值,绿色、有机等高端农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低端供给无法满足消费需求的变化升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不大,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绿色环保生产方式还未发展成为主流。在此背景下,凸显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性,通过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可以构建起完善的聊城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生态保护体系,从而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是推进聊城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

目前聊城市的农业产业多数局限于生产领域,产业链条短,产品层次低,难以抵御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因此经济效益低且不稳定。同时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过度依赖化肥、农药、除草剂,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农产品质量与产品价格关联度不高,没有形成质优价优的机制。而推进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则可以破解这一系列问题。现代高效农业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推动农业向高品质、高效益转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重点发展“绿色”“有机”等“三品一标”安全、健康、优质的农产品,保证农产品质量,满足当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能带动农民增收。在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农民的绿色发展观和生态观,相关生态综合知识也可快速在农民群体中传播,从而提高农民整体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进而可加快乡风文明建设,构建现代文明的乡村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

目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劳务性收入虽然占据更大部分,但来自产业的经营性收入仍占到四成以上。所以,农产品生产能否做到优质优价,农业产业能否实现既丰产又丰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百姓有没有更高的收入。在新形势下,仅通过扩大种养规模、提高土地出产率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潜力越来越小。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一二三产业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将农业产业链进行有效延伸,同时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从而更快更有效地建成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聊城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化产业规模小

1.土地经营碎片化。碎片化的土地经营模式,无法进行专业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农产品产量低、质量差,无法满足已经规模化生产的龙头加工企业对成片规划种植和养殖基地的需求。若向众多分散种植的农户收购农产品,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达成长期订单,收购成本大大增加。

2.特色品牌少。当前虽打造了如“东阿阿胶”“高唐锦鲤”“丁马甲鱼”等著名商标,但总体上说还较少,且多是聊城区域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仍然不高。

3.精深加工特色项目少。当前聊城市农业加工企业多以清洗、生切、包装等初加工为主,经营精深加工农产品的企业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初加工企业同质化严重的现象,难以形成特色产业。

(二)农业科技贡献率低

1.思想观念落后。部分农民由于知识缺乏、技术落后,理念守旧,不愿接受新技术或接受新技术的速度较慢。同时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见效慢,无法短期获得巨大利润,因此“重利润轻科技”观念普遍存在。

2.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目前,聊城市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严重偏少,不足年销售收入的1%,80%以上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研发经费支出。

3.自主研发较少。当前聊城市农业加工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严重缺乏,制约了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企业缺少自主产权等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也无法大幅提升农民收入。

(三)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1.土地污染严重。当前聊城市农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1.37%,土地垦殖率高,后备资源少。单位农用地化肥施用量达到41千克/亩,是山东省平均水平的1.47倍,化肥使用强度在山东省排第三位。

2.水资源严重匮乏。聊城市人均水资源量206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6。节水灌溉面积仅占耕地灌溉面积的55.64%,聊城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6307,与发达国家0.7—0.8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由于地表水资源有限,导致多年来全市部分区域地下水超采过度,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已达3 67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2.2%,西部莘县、冠县的漏斗区面积分别占两县土地总面积的94.8%和80.8%。资源环境的约束不断加剧,严重限制聊城市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农村人才队伍匮乏

1.返乡创业农民工规模较小。聊城市返乡创业人员中农民工占主体,约占返乡创业人员的98%。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工数量约占返乡创业农民工总数的30%,主要涉及农产品种植、畜牧养殖及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相对二、三产业而言,人员较少、规模较小。

2.高素质农民数量严重不足。当前聊城市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不足50%,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仅占14%。文化水平偏低使得农民的小农意识较强,生产观念、生产方式等较为落后,同时,对先进理念和先进科技的接受能力较差。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需要的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其数量严重不足。

3.干部队伍力量薄弱。村级班子整体不强,缺乏领头雁作用。班子老化,村支部书记平均年龄52岁,60岁以上村支部书记占比达20%;文化层次低,初中以下学历的占比46%。同时守摊思想严重,工作应付,发展意识不强、思路不清,导致农业发展效果不佳;后备人选少,党员队伍活力不足,年轻优秀人才外流严重,一些小村弱村甚至无人可选、无人可用。

三、推进聊城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的对策

聊城市作为农业大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过程中必须从提高产业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經营服务水平、绿色发展水平上下功夫。

(一)调结构,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1.着力调整种植结构。一是提高高附加值作物种植比例。例如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附加值明显高于普通小麦,小杂粮、糯玉米等附加值也高于普通玉米,可以在聊城市大范围推广。二是提高瓜菜菌生产标准和质量,适当调减效益差的小拱棚面积和露地菜面积,新建结构合理、性能优良的新型棚室。

2.打造产业集群。围绕优势种植产业,拉长加工链条、开发或引进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效益,重点发展面制主食、方便食品、调味品、食用油、饲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业。

3.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中心和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支持运输、物流企业,扩大农产品调运能力。同时加快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科学制定物流配送网点布局规划,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打造区域性先进冷链物流中心。二是支持优势产区批发市场建设,进一步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推动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鼓励供销、邮政、快递和大型商贸物流企业批发市场建设区域经营布局,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初一公里”。

(二)抓要素,强化对现代高效农业的支撑

1.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一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莘县核心区和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设一批省市级以上农业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二是强化重大技术和科技攻关。对当前农业前沿技术以及关键技术进行超前部署,同时加强与省农科院、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对接,组织开展“企业院校行”和“专家企业行”活动,组建行业专家顾问团。建立各类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为重大技术和科技的公关提供支撑。

2.注重培育乡村人才。一是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可利用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聊城大学、农科院等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大带头人培训力度,认定一批带动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加强与高校院所联络对接,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同时培养一批农技推广、畜牧兽医、渔业渔政、农村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人才和一批熟悉农业投资和贸易、具有跨国经营理念和经验的复合人才。二是鼓励村内老党员、老干部、人大代表、退伍军人、经济文化能人等群体扎根本土,继续施展才能。三是健全使用激励机制。重点扶持支撑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创新创业投入、科研成果研发的奖励等。此外,健全农业科技人才享受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制度,保证科研成果能够及时转化落地,同时又能通过相关收益激励科技人员的科创热情。

(三)优生态,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1.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一是养护修复田园生态系统。加强农业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系统,健全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力度,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奠定生态基础。二是实施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打造绿化景观亮点工程,建设一批亮点森林村镇、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郊公园。做好“大地植绿”和“心中播绿”的文章,推动国有林场提质增效,把有条件的国有林场打造成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生态疗养基地。三是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开展对生态保护红线内违法违规项目和历史遗留问题的调查和登记工作,制定方案,分类逐一提出退出意见。开展水土保持、自然植被恢复、物种保护、清除人类建设痕迹和影响等工作,恢复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编制实施自然保护区中长期保护规划,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2.建设高标准田园综合体项目。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发展特色。建设田园综合体要在“综合”二字上做足文章,同时实现个性化发展,不能搞“千村一面”。要立足聊城资源优势,尊重和弘扬农耕文化,大力推进循环绿色农业、文化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多种形式,真正展现农民生活、农村风情和农村特色,将当地的人文美和自然美有机融合,将村民生产生活真正融入田园综合体建设中。二是创新经营机制,构建业态板块。可采取“农业+文旅”“农业加工+农村社区”“互联网+农村社区”等综合发展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增强和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三是强化政策支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统筹现有渠道资金,通过财政资金带动、贴息贷款等模式引入多种社会资本,同时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各地实际,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田园综合体的支持力度,鼓励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农产品众筹、农产品预售等创新融资方式。

3.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以深化农村“七改”建设为抓手,按照“宜建则建、宜输则输、城乡统筹、分区处理”的原则,探索建立多形式、低成本、高效率的环境治理体系。同时改革完善审批程序,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的手续,降低建设成本,不断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天.创新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发展创建与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2]  王农,熊伟,孙琦,郑庆祥,郑戈,李无双,刘春光.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考[J].天津农业科学,2019,(4).

[3]  方豪,苗苗,赖齐贤,邓钱生.浙江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产业提升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9,(3).

[4]  欧阳卫国.深圳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J].特区时间与理论,2019,(1).

[5]  赵雪萍,杨乐天.发展绿色高效农业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J].安徽农学通报,2019,(1).

收稿日期:2020-08-07

作者简介:井雯(1984-),女,山东聊城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聊城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于曦湲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美术作品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Guzheng on people
Discussions about two models to differentiate options
走,找对策去!
聊娃儿聊聊城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