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梅
摘 要 城市园林植物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一环,能够美化城市、造福城市居民和构建城市宜居环境。当前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基于此,以病虫害防治在城市园林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为出发点,分析其现状,浅析其防治措施。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32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倡导下,通过城市园林建设来提高居民的绿化生存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成为一种趋势。当前城市园林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塑造城市形象,改善、美化城市环境,构建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病虫害是影响其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等严重制约植物的良性发展,因此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实现在不打破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消灭虫害和病害,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的社会价值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1 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性
1.1 城市环境发展需要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改变,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发展对生态植物园林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立足当前城市发展现状,环境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激化越来越明显,这给城市形象、生存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1]。例如,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洪涝灾害、城市积水等出现,严重影响城市生态健康,影响居民的生活。随着城市环境越来越恶劣,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对城市生态造成了极端破坏。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城市发展过程中园林植物是改善城市生态、绿化生存空间的主要途径,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与城市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的进行,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2 现代文明城市建设需要
人们为了美化环境,塑造宜居城市,打造属于城市本身特性,在选择植物方面作出了诸多研究。从外地迁移植物进入本地栽植,人工种植植物在城市园林中很难发挥出生态效益,或物种单一或破坏植物系统,植物群落结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缺乏抵抗病毒的能力,一旦有病虫害入侵,就会直接破坏脆弱的植物系统,影响城市园林植被,对园林造成破坏。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对现代文明城市建设有积极意义,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征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城市园林是人为创造的一种生态系统,在群落结构和物种结构上与森林自然生态有很大的区别,系统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较差,立地条件复杂、小环境、小气候、通风透光性差,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群关系常常被打乱,导致病虫害高密度发生。2)以人工管理为主,受植物类型、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易发生病虫害;园内植物品种单一、种植环境密集,病虫害一旦发生就会快速传染出去,防治难度相对增加。3)园林植物的生存环境较复杂、品种繁多、各自生长周期不同,病虫害呈现持续时间较长,治理难度较大[2]。4)城市绿化是一项事业,目前在园林管理方面缺乏常识,各种生理性病害现象频发,加重了侵染性病虫害的发生概率。5)城市人口密集,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不适合常规、具备污染性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3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问题
3.1 盲目引种
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部分城市在植物引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会增加植物病虫害发生概率,也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城市发展过程中,会从各地引种,在美化城市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引种不科学,导致城市生态面临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园林部门强调的快速引种、快速种植,忽视了科学选种的重要性;选种之前没有实地考察重视场所具体情况,选择植物不能与当地自然生态结合,植物适应性差;植物搭配方面盲目且随意,导致病虫害发生概率大幅度增加。2)部分城市在引种过程中,未全面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养护要求,随波逐流,盲目引入某物种并大量种植。这不仅增加了外来物种侵入的可能性,也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而且在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受到太多人为因素干扰,会影响防治效果。
3.2 城市生態环境恶化
1)城市生态环境包括庭院、街道、风景区、城市园林等,而这些要素均是人工建造而成,导致城市生态恶化的原因是在建造城市生态园林的过程中频繁改造、建造,频繁更换树种、引进树种,引进树种会携带病虫害进入城市,检疫工作并没有严格落实;2)缺乏养护资金,致使园林保护工作滞后,病虫害防治工作未能及时开展,严重威胁到城市园林的健康发展,影响城市园林建设质量[3]。
3.3 防治用药不合理
城市植物园林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消灭病虫害主要通过化学防治,即通过喷施农药、使用化学粉剂。但在防治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为了达到迅速杀死病虫害的目的,存在农药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药选择不当,常常是见虫杀虫、见斑杀菌。随意用药、无法对症下药,错过了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间,间接破坏植被自身免疫力,植被免疫力下降病虫害入侵的可能性将增大,防治效果也将降低。2)随意加大农药使用浓度、缩短喷施周期、加大喷施次数等,致使农药残留过多,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很难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3)使用过期农药和假农药现象较多,从而加剧了病虫害发生概率[4]。
3.4 防治手段不合理
防治手段不合理不仅使园林植物生长过程中受病虫害威胁,而且病虫害防治成本也相应增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化学防治等手段治标不治本,无法不从根源上消灭病虫害;2)防治手段不合理,浪费成本的同时,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3)缺乏防治病虫害的正确认知,导致病虫害的防治问题越发严重,防治技术无法发挥实际效果,病虫害影响范围反而扩大。
4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4.1 科学合理引进物种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建设质量,需要做好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保证引种合理,可以采取因地制宜措施合理引種。在城市园林植物引种过程中,应结合园林所在区域内的气候特征、土壤特性、城市水文、城市本土植物进行综合考虑,尽量选择本地乡土植物合理引种,避免远距离引种,避免在移植过程中引入新生的病虫害,保证防治工作有效落实。
4.2 合理选择防治技术
现阶段,城市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有:1)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对居民、植物、动物不会产生抗性,常用手段是以虫治虫、以菌治菌、以菌治病,使用生物防治手段时,应与其他防治手段相结合使用;2)物理防治技术,使用器械、物理方式来防治病虫害,如热处理、机械阻隔、射线辐射等方式;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手段见效快,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通过改变施药方式、减少用药次数来降低农药防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强调无公害防治,推广无公害技术更是成为炙手可热的重点。无公害技术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能够维护生态平衡,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颇有成效,在降低防治成本的同时可促进城市绿化,对城市建设有积极意义[5]。
4.3 重视城市园林病虫害档案管理
城市园林建设中出现的病虫害种类复杂,并不总是单一物种,但在特定时节发生病虫害已经成为常规现象,为了更好地把握对城市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合理依据,重视对城市病虫害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好病虫害预报意义重大。根据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种类不同建立城市园林病虫害档案管理系统,可以针对不同小气候条件监测预报,规划片区建立预报站,帮助人们制定完善的防治方案。通过病虫害档案管理分析,找出病虫害的天敌,在保护方案中注明重视对害虫天敌的保护,科学合理的档案资料还可以引导人们科学引种、选种、选择防治技术手段等。
5 结语
城市生态文明环境建设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应选择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结合的手段,尽可能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城市生态平衡,为建设现代文明城市作出铺垫。
参考文献:
[1] 刘鑫海.浅析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9,39(02):149-150.
[2] 杨建华.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研究[J].花卉,2019(20):253-254.
[3] 李静纳.“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99):69-70.
[4] 白雪.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和措施研究[J].花卉,2017(22):202-203.
[5] 程英芬.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和措施研究[J].河南农业,2017(11):37.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