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继《小欢喜》、《小别离》后,电视剧《小舍得》同样收视飘红。一部剧之所以引起广泛共鸣,原因就在于它反映了社会现实,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我们该如何面对集体教育焦虑?鸡娃对还是不对?我们的孩子应该如何健康成长、成才?
鸡娃战线环环相扣
曾经有人说,压垮一个成年人,只需要一个“家长群”;而今又有人说,彻底压垮一个成年人并使其永无翻身之日,只需要一个“鸡娃群”。
“鸡娃”即给娃打鸡血,指家长调动一切资源,力求使孩子成为考学竞争中的佼佼者。简单点说就是:孩子要上最好的幼儿园,以增加上最好小学的概率;上最好的小学,以增加上最好初中的概率;上最好的初中,以增加上最好高中的概率;上最好的高中,以增加上最好大学的概率;上最好的大学,以增加找到最好工作的概率。鸡娃战线可谓环环相扣,丝毫不容懈怠。
“鸡娃群”里有自己的行话:比如“海淀六小强”,指人大附中等北京海淀区的6所名校;“上岸”,指孩子成功考入名校;“自鸡”,家长给自己打鸡血,倾其所有为孩子做榜样;“天牛”是指天资聪颖的牛孩子;“人工牛”则是靠后天努力、“鸡”出来的很牛的孩子;学体育、艺术的叫“素鸡”;学应试教育课程的叫“荤鸡”;扛不住家长打鸡血的小孩叫“不耐鸡”……而当所有家长都开始“鸡娃”时,又出现了“战斗鸡”:你娃考90分,我娃就要考95分,你娃得97分,我娃就要科科冲百。“你鸡娃、我鸡娃,我们一起考清华”是鸡娃群的终极目标。
抢跑催生“全民鸡娃”时代
一般家长养娃有两个基本的策略:一个是老鹰策略,就是“鸡娃”;另一个是鸽子策略,就是放养娃。一开始所有的娃都是放养娃,当中间出现一个鸡娃的时候,他的收益是巨大的,这样就会导致同伴中出现更多的鸡娃,当所有的家长都采取老鹰策略的时候,就没有人再敢去使用鸽子策略。所以,现实的情况就是,别人都在“鸡”,你不“鸡”,你就可能会落后,你的孩子,将来会和这些孩子在中高考中竞争,你能接受一个比较差的结果么?
应试这场长跑,本来该匀速前进,高中开始冲刺的。结果因为有人初中就开始抢跑,为不掉队,大家只好跟着一起快跑。然后又有人在小学、幼儿园阶段开始抢跑,边际效应递减的结果就是把马拉松跑成了无数个百米冲刺的叠加。
“教育内卷”下没有赢家
全民“鸡娃”,无非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赢得人生的这场长跑,但结果却是每个人都成为输家,并由此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教育内卷”。
内卷的定义是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个发展阶段达到一定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先进模式的现象。通俗说就是个体在某一领域付出更多时间、精力,投入更多资源,却没有收获更多收益。原本人们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可现在人人必须付出三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反映在教育上就如同幼升小,以前对孩子的英语水平根本没要求;可当有孩子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后,其他不会英语的孩子就成了一种竞争劣势,于是家长们都将幼小的孩子抓去学英语;而当会英语不再成为一种优势,家长只能马不停蹄地带着孩子培养另外一种优势。所以一开始每个孩子一天只学四个小时,大家都很安心,后来有些孩子一天学六个小时,自己的孩子也跟着一天学六个小时,孩子学习时间越来越长,但学习效果却反降不升。
集体焦虑或已无可避免
教育内卷下集体紧张焦虑已无可避免。对于家长来说,这种内卷就像“剧场效应”,所有人都站起来看戏,你也无法再稳稳坐着了。在这种氛围下,“鸡娃”已不是为孩子出类拔萃,而仅仅是为让孩子成为一个可以融入进周围人的“普通人”。
《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94% 的一二线城市父母存在焦虑情绪。其中,孩子在幼儿和小学阶段,家长们最焦虑。一项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专题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受访青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中学在读学生的重度焦虑比例达到5.5%。其中,学业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
记得曾看到过某教育机构的一个广告牌上写道“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对手”。无论你来与不来,这绝对是抓住了家长的心理,贩卖了焦虑。“三角欲望学说”指出,人的欲望是由他人引起的,当你观察到众人都在追逐同一样东西时,你判断它是有价值的。而驱动这种欲望甚至不需要事实,只需要制造疯狂追逐的假象,就能让你掉进从众心理陷阱。在我们的意识里,多数人的决定就是正确的,你不去补课班,你的成绩就会差,你不去学习特长,你就缺少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你不去……你将来就什么都不是。
不要违背孩子成长“时间表”
专家早就指出,过早教育、过度教育表面上似乎丰富了给孩子的心理刺激,实际上却造成刺激剥夺的后果,属于揠苗助长。
著名的“双生子爬台阶实验”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让一对双胞胎练习爬台阶,其中一个孩子在48周时开始练习,另一個则在53周时开始,练习在他们满54周时结束。结果出人意料:练习少的宝宝,爬得反而又快又好。格塞尔分析说,48周时练习为时尚早,孩子没做好准备,事倍功半;53周时练习,孩子做好了准备,所以能事半功倍。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试图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
“超前”优势不可持续
有研究显示,“超前”的优势不可持续。美国某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把175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正常教养,另一组从3个月开始进行早教。他们发现,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智商确实平均高出15个点。然而,这种优势并没有一直保持下去,有些儿童上小学四年级后,就逐渐丧失了这种优势,而接受循序渐进教育的孩子通常都赶了上来。
专家指出,随着孩子成长,他们的学习兴趣、态度渐渐开始支配学习效果,而不是单一的智商。而且,超前教育儿童早年体现出来的智商优势并非真实能力的体现,而是建立在比其他孩子多学了很多知识的基础上。等到其他孩子追上知识量后,超前教育儿童的优势就不明显了,相反,他们在幼年较少获得学习之外的其他能力,其不足则会慢慢表现出来。
接受孩子可能的平凡
我们能接受自己成为一个普通人,却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曾经有个段子准确地描述了父母心目中的孩子:孩子刚出生,他的将来可以拯救地球;孩子一岁了,肯定是上北大清华的料;上幼儿园了,985是跑不了的;上初中了,怎么也得考个重点本科;上高中,有学上不错了;上大学了,孩子能平安幸福就行。其实本来我们最开始对孩子的期待就是健康快乐,转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开始。
有资料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比例已经达到20%左右,孩子们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密切凝视和沉重期待,所有的活动都指向了考高分、要成功、要成为“人中翘楚”。教育本应该是父母和孩子两代人的事情,但是在成功学驱动下,孩子的身影不见了,他们的兴趣需求变得不再重要,而被一串串数字化的衡量指标所替代。那些得了抑郁症的孩子背后,往往是一个生病的家庭。不论孩子抑郁症问题成因多复杂,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家长。孩子是独立个体,而不是父母人生的延续。如果父母的快乐来自于让孩子不断地“升级打怪”,这些小成就不过就是为父母的自我满足。接受孩子的平凡,降低对孩子的期待,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烦恼。毕竟名校不能代表幸福,但健康快乐能。
放下你的“糖果和鞭子”
心理学家们发现,控制感是缓解压力的良药。比起来自父母的规划,让孩子获得更扎实的掌控感,才是他们一生都要学习的课题。聪明的家长应该学会站在孩子身后出谋划策、提供支持。为培养孩子能“自觉行动”的干劲儿,我们该怎么办呢?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家从智力水平测验成绩相当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5学生,然后暗示老师“这些孩子很有天赋”。1年后,被选中的学生成绩都有所提高。这个测验表明,学生智力的开发程度源于老师在无意识中通过某些行为激发了学生的干劲儿。老师对于自己期待的学生,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鼓舞学生士气的行为,例如“如果你能取得好成绩,我就会表扬你”或“即使你成绩不好,我也不会过度批评你”等。这种因“莫名的期待”而产生了实际效果的现象,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要想让他人做一件事情,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糖果和鞭子”。通过糖果或鞭子这种外部作用激发出来的干劲儿,叫做“外在动机”。不过,利用糖果或鞭子让孩子学习,会让孩子心存抵触。心理学认为,对做某件事情乐在其中,并采取积极的行动,这种“内在动机”才会更有效地激发干劲儿。
【链接】
“鸡娃”的前提是科学
1.你必须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孩子极端不情愿的情况之下,逼迫孩子去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如何让孩子自愿学习,这是一种心理学,也是沟通技巧。
2.“鸡娃”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家长要学会如何减轻学习痛苦,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再让孩子去使用,才能够让孩子学得轻松快乐,增加孩子对家长指导的信任。
3.“鸡娃”的前提是孩子的智商发育达到了应有的水准。有些孩子的大脑发育就是比其他孩子更慢一些,家长不要急于拔苗助长,要缓一缓,等到孩子开窍了再去让孩子学习,否则反而容易让孩子厌恶学习。
学做60分父母
鸡娃父母,最爱做且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给孩子列清单,一天下来,从几点几分起床到几分钟洗脸刷牙吃饭,再到一个特长班过渡到另一个特长班,完成一项作业到另一项作业……因为过多清单的存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剥夺了建立自我能效的机会,一旦外界力量消失,他们就变得迷茫和不知所措。
自我能效是人类心智的重要法则,是当一个人看到自己的行动能产生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它的反馈机制是:自我行动—产生成果—建立能效—决定下一步行动。也就是说,自我能效的建立,首先需要孩子自己思考、规划、决定、行动、应对、试验、犯错、梦想以及体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热爱,对所做的事更有行动力。
心理学家说,父母的爱是一个从100分渐渐变成60分的过程。拿100分爱孩子的家长容易丧失自我,被包办的孩子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而家长自己也因为牺牲了全部,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如果孩子达不到要求,更容易歇斯底里,两败俱伤。拿60分爱孩子的家长,处处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想法,孩子在“试错”的过程中也许会有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但却终生受益。60分的父母,孩子感激他们,他们也还能有足够的时间充实自己,爱自己又不为难他人,温柔有爱,在这样家长的影响下,孩子即使不十分成功,但心理素质和教养一定不差。
【链接】
识别“鸡娃”过度行为
1.父母情绪失控,无形中封印孩子内心能量。父母需管控好自身情绪,经常遭受语言、行为暴力的孩子,从小内心就深埋着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是许多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根源。
2.父母关心孩子成绩,超过孩子本身。父母唯成绩论,不允许孩子与既定目标有一丝一毫的偏离,当孩子对学习感到力不从心,用语言、表情向父母“求助”时,他们接收不到,直到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时才后悔莫及。
3.父母缺乏边界意识,不允许孩子有私人空间。青少年在心理发育阶段,开始逐渐建立自我世界,这时如果父母缺乏边界意识,随意出入孩子房间,随意安排孩子时间,他们就会感到不被尊重。孩子们需要在一个稳固的自我空间里伸展,才能培養起稳稳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