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巍 胡迪
[摘要]文章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对生态环境监测人员能力确认的要求和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心得体会,结合当前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技术人员能力确认的实际,提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能力确认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能力确认,指标体系方法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0-0077-0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生态环境部于2018年11月22日印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是专业性检验检测机构评审的规范性文件。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申办行政许可审批,在达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通用要求的基础上,还满足这个补充要求。补充要求规定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应掌握与所处岗位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等。这一规定明确了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的人员一是掌握与所处岗位相适应的相关知识,二是要经过必要的培训,三是要进行能力确认,四是提出了能力确认的主要方式。科学合理地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能力确认指标体系,知晓能力确认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是十分有意义的命题,也是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特别是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需要做的工作。本文对此作初步探讨。
一、技术人员分类
按照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技术人员分为智力技能类与操作技能类两个类别。这样分类是相对的,目的是便于对技术人员能力确认。
智力技能类包括监测方案编写人员、监测报告编写人员、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审核人员、授权签字人。这类人员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多以智力技能来完成其岗位任务,是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智力团队。
操作技能类包括外业人员(含现场调查、布点、采样、监测、样品流转等)、室内分析测试人员(含样品管理、制剂、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这类人员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多以操作技能来完成其岗位任务,是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实操团队。
任何一个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特别是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都必须拥有这两个团队,团队之间还应有配合、协助等运行功能,同时还应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进行能力确认。才有可能依法遵章按规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才有可能确保生态环境监测的数据质量,更好更有效地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
二、考核指標分类
考核指标分为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两大类。
(一)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是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应知知识,包括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法律法规、评价标准、监测标准或技术规范、质量控制要求,以及有关化学、生物、辐射安全防护等知识是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应知理论知识。应知理论知识是应会技能的基础。两类技术人员都应参与培训和考试。
1.培训。集中培训,学习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法律法规、评价标准、监测标准或技术规范、质量控制要求,以及有关化学、生物、辐射等安全防护知识和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知识。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同时倡导自学理论知识。
2.考试。理论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应知理论水平,主要考查与生态环境监测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法律法规、评价标准等安全防护知识。技能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应会技能知识,主要考查与生态环境监测相适应的采样、分析测试、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等知识。设计两套理论试卷,分为卷一、卷二。卷一是基础理论知识,两类人员都必考。卷二是根据两类人员的工作岗位应知的理论知识,按岗位选考。原则上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每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基本要求。知晓生态环境监测基本理论知识、与生态环境监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及仪器设备和药品试剂,知晓生态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知晓生态环境监测从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及安全防护知识。
(二)实操能力
实操能力是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应会能力,两类人员的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作为应会能力,通过培训考核方式确认其职业技能水平。
1.智力类实操能力
1)监测方案编写人员、监测报告编写人员
(1)考核指标之一,现场提问并作答。由考核组就编写监测方案和监测报告的有关问题进行提问,一般提问10个问题,根据作答情况评定分数。(2)考核指标之二,编写监测方案和监测报告。根据给出的基础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编写出监测方案和监测报告,并由考评组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情况评定分数。(3)基本要求。监测方案是进行生态环境监测的操作指南,是保证终端“产品”质量的前置条件。熟悉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和报告的编写流程和方法、格式和内容,所用依据、标准准确无误且注意实效性,正确处理数据,按国家标准使用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熟悉监测报告类别,能按要求进行数据处理,能自行编写监测方案和监测报告作业指导书等。
2)质量负责人
(1)考核指标之一,现场提问并作答。由考核组就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有关问题进行提问,一般提问10个问题,根据作答情况评定分数。(2)考核指标之二,编写监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年度计划。根据本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编写一份本单位监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年度计划,由考评组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情况评定分数。(3)基本要求。质量负责人是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必须熟悉生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政策法规、规范标准,熟悉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等。
3)技术负责人
(1)考核指标之一,现场提问并作答。由考核组就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及技术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提问,一般提问10个问题,根据作答情况评定分数。(2)考核指标之二,编写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作业指导书。根据本单位实际,编写本单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作业指导书,并由考评组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情况评定分数。(3)基本要求。技术负责人是生态环境监测活动技术指导者和组织者,必须熟悉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技术标准,熟悉分析测试所用的仪器设备性能和药品试剂用途,能指导生态环境监测全过程技术应用和技能操作等。
4)审核人员
(1)考核指标之一,现场提问并作答。由考核组就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有关问题进行提问,一般提问10个问题,根据作答情况评定分数。(2)考核指标之二,数据审核实操。由考评组给出15份原始记录,其中外业5份,室内分析10份,被考人员对这些原始记录进行审核,审核结果由考评组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情况评定分数。(3)基本要求。审核人员是监测数据的审者。审核人员要对监测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客观性、逻辑性、可靠性进行审核并对审核结果负责。
5)授权签字人
(1)考核指标之一,现场提问并作答。由考核组就生态环境监测报告审核的有关问题进行提问,一般提问10个问题,根据作答情况评定分数。(2)考核指标之二,报告审核实操。由考评组给出10份監测报告,其中一般监测报告5份,比对监测报告2份,验收监测报告3份。被考人员对这些报告进行审核,审核结果由考评组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情况评定分数。(3)基本要求。授权签字人是监测报告的签发者。授权签字人要对监测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判别,对监测报告全文特别是结论进行审核并对所签发的监测报告负责。
2.操作类实操能力
1)水样、气样、土样、固废样品采集人员
(1)考核指标之一,现场提问并作答。由考核组就现场采样的有关问题进行提问,一般提问2个问题,其中共性问题5个,水样4个,气样5个,土样3个、固废样3个,根据作答情况评定分数。(2)考核指标之二,实操。由考评组对考人员进行现场实操考核,根据实操情况评定分数。(3)基本要求。外业采样人员是采样点位(断面)布设、样品采集、流转的现场操作者。采样人员要熟练使用气象要素观测仪和水文要素测定仪,能判定各种现场工作仪器设备的正常或异常状态并熟练操作,能熟悉现场采样类别(气类:环境空气、室内空气、工业废气、生活废气、其他废气等,水类:地表水、地下水、渔业用水、景观用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等,土类:建设用地、农用地,固废类:工业固废、生活固废、危废、其他固废),能组织为监测服务的现场调查并提交调查报告,能在现场科学合理地布设采样点(断面),能按照标准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样品采集和加固定剂及做好现场样品采集记录,熟悉样品流转程序和方法,能在样品采集全过程做好质量控制,能编写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2)噪声监测人员
(1)考核指标之一,现场提问并作答。由考核组就噪声现场监测的有关问题进行提问,一般提问2个问题,其中共性问题5个,环境噪声4个,厂界噪声5个,施工场界噪声3个、社会生活噪声3个,根据作答情况评定分数。(2)考核指标之二,实操。由考评组对考人员进行现场实操考核,根据实操情况评定分数。(3)基本要求。噪声现场监测人员负有噪声监测点位布设、进行现场监测的操作者。噪声监测人员要熟练使用噪声测定仪并判别其正常或异常状态及做好现场监测记录,能做噪声监测现场情况调查并提交调查报告,能在现场科学合理地布设噪声监测点位,能熟悉噪声分类和判定噪声源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噪声类别:环境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工业噪声、厂界噪声、交通噪声等),能在噪声监测全过程做好质量控制,能编写噪声监测作业指导书。
3)分析测试人员
(1)考核指标之一,现场提问并作答。由考核组就室内分析测试的有关问题进行提问,一般提问2个问题,其中共性问题10个,被考核者所承担的分析测试项目10个,根据作答情况评定分数。
(2)考核指标之二,实操。由考评组发给密码平行加标样品。被考核者对样品按标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测试,提出分析测试报告,根据分析测试报告评定分数。
(3)基本要求。分析测试者是监测项目室内分析测试的操作者。分析测试者要熟悉所测项目所需的标准分析方法和各种仪器设备与药品试剂,所用标准分析方法应在检验检测机格资质认定证书附表之内且有效,能准确称量和配制分析所需的试剂,能正确对样品进行前处理,能熟练操作所测样品所需的分析仪设备并判定在操作过程中的正常或异常情况等。
注:分析测试人员所承担的分析测试项目都按此进行考核。若被考核人员已通过某个项目的考核,在考另一项目时,提问中的共性问题不再提问。
三、考评组组成和笔试、口试试题
(一)考评组
能力确认单位应组成考评组,一般不少于3人且单数组成,提名1人任组长。考评组成员一般应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熟悉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且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能力确认单位自行组成考评组有困难的,可委托第三方机构的专家承担组织考评工作。与被考评者有利害关系的考评人员应当回避。
(二)笔试、口试试题
笔试、口试试题由能力确认单位组织或委托第三方机构的专家命题,其试题应涵盖生态环境监测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并建立试题库。试题应保密,不可随意泄露。
四、考试考核结果评价和应用
考试考核的目的是以评分方式客观公正评价被考者的能力和水平,旨在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技术能力建设,为生态环境监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1)考试考核成绩记分方式。考试考核成绩均采用百分制记分。
(2)考试考核评判标准。两套理论考试题均有参考答案和记分标准,按照参考答案和记分标准进行评卷,给出每套试卷的得分总分。实操考核也有参考答案和记分标准,按照参考答案和记分标准进行评判,给出每项考核的得分总分。
(3)考试考核结果评价。理论考试满分为200分,每套试卷各100分。60分为及格,61~89分为良好,大于或等于为90分优秀。实操考核:提问式答题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61~89分为良好,大于或等于90分为优秀,实操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61~89分为良好,大于或等于90分为优秀。理论考试、提问式答题、实操权重分别为0.3、0.3、0.4,将三项计算出加权平均值,综合评定及格、良好、优秀档次。60分为及格,61~89分为良好,大于或等于90分为优秀。
(4)考试考核结果应用。及格者为合格,通过能力认定,可聘为监测机构所考核岗位技术人员。良好者为技术指导人员,通过能力认定,可聘为监测机构所考核岗位的负责人。优秀者为技术骨干人员,通过能力认定,可聘为监测机构的部门负责人。
五、考核确认公信力和公正性
若由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自行组织考核确认,有公信力缺失之嫌。为使考核确认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建议由第三方进行考核确认并对考核确认结果负责。应拟定考试和考核纪律,明确考试考核程序,建立回避制度等有效措施,防止舞弊行为,确保考试考核的公正性。
六、结语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能力确认政策性、技术性、系统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需要严密组织,组织者和参与者共同努力,方能达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强.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实操技能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谢晓英.浅谈加强基层环境监测技术人员能力培养[J].绿色科技,2018(0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