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楚乔
去水镇旅游,最不能错过的便是水镇的夜市。夜市虽然开放时间短,气氛却热闹。它虽然与那里的自然环境不很相称,可在夜里远远看去,斑斓的灯光和喧闹随水波起伏,令人神往。
沿着长街走,我发现水镇的店多是玲珑小巧的。早晨,如果不打开霓虹灯,那它们小小的空间、简约的风格与朴素的色调,就和水乡的绿水青山完全融为一体。桌椅多为木质,随性地摆在长街上,桌上的花瓶里慵懒地插着少许鲜花。木质地板一直铺到河边,水下有几盏小小的、为夜晚准备的灯。阳光明媚,探进小店里,更添几分色彩。
听说水镇上新开了一家酒馆,雇了一个不知名的歌手。我很想趁着夜市去逛一逛这家酒馆,看看它有哪里与众不同。我径直向长街走去,想着,如果看到没有招牌没有太多装饰的酒馆,那应该就是新开的那家了。
我挨家挨户地逛,从傍晚逛到深夜,到最后夜市都散了。长街显得更长、更暗了,只有旅店的灯还亮着,街上除了黑和白,再没什么颜色了。一直没找到那家酒馆,我有些失落,只得沿街往回走。走了几十米,前方隐隐传来一阵歌声,歌手的嗓音微哑低沉,但情绪不低落,像是唱尽了人间百态,但也唱出了美好。我听得很清楚,因为歌声随着柳树和风的摇摆、吹拂,已经散向水镇的每个角落,想必还没睡着的旅客们也在认真倾听。
于是我加快脚步,追寻那歌声。
这就是我一直寻找的那家酒馆。依柳而生,傍水而开。没有小黑板上写的广告,也没有玲珑的招牌和彩色的灯光。店里设施不很精美,空间很小,只有几位旅客坐在桌边。最引人注意的是一扇开得很大的窗户,感觉是要把夜景揽入店中。桌椅前面有一个木质的舞台,台上的歌手个子很高,但不是很年轻的样子。他戴了顶鸭舌帽,肩上随意地披了件亮色的风衣,暗色的裤筒上沾了一些泥渍,很显眼。我看不清他眼镜镜片后的双眼,但我敢确定他是在望着天空。他的眉头随着音乐的高音而皱起,头随着节拍摇晃。
他开始自顾自地在台上散步,边走边唱。忽然他摘下墨镜,眼神急切而深邃,好像是想挽留什么难得的东西。
“直到———那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唱着,他再次望向水乡的夜空,又望向旅客们,好像在恳求他们不要走。他的歌声在劝着旅客们,记住吧,留下吧,记住这斑斓的夜市,留下这个夜晚、这段时光、这片独好的风景。也许,他曾經就像歌里唱的那样,走在一条夜市散场后的街上,铭记这难得的、真正的闲暇,哼着小曲儿,走到路的尽头,静静地坐在一家不知名的小酒馆的门口。他的歌,安抚了很多旅客们浮躁的心,让昏昏欲睡的旅客们真正地把美景留在心里,留在梦里。
可是时光终究留不住。夜深了,又褪去了,天亮了,一波又一波的旅客来来往往,岁月更迭,谁又能留住这片独好的美景呢?
第二天夜晚,我已与水乡相距千里。望向窗外,繁华的京城里,就在眼前,也有条灯火昏黄的长街。
一阵歌声飘进脑海里,也许来自一家酒馆。
我留住了一家酒馆。
也留下了一片独好的风景。
教师点评
在水镇,慢慢地走,静静地品……少年不识愁滋味,却听得懂慢生活的真谛。
驻唱歌手不知是否到过繁华的都市,是否见过霓虹灯快节奏的闪烁,他哼唱的旋律是舒缓的,也许他在唱自己那落寞的时光、无处安放的理想……我们无从知晓。
很庆幸,在这字里行间,我们知道不仅仅是“从前慢”,今日的“慢”,也能让我们静下来看到独好的风景。
(吕晓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