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
唯有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非遗,让非遗真正走进年轻人的生活,非遗才能不断蓄势,爆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
2021年3月1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并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更新。此次,37个新专业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名列其中,隶属艺术学艺术学理论类,学位授予门类为艺术学,修业年限为4年。
消息一出,不少网友纷纷叫好,不少网友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古文字学列入本科专业目录,是国家层面真正重视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
近年来,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人们的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非遗保护传承人才缺乏
每当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会想到昆曲、黄梅戏、珠算、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匠人的智慧结晶,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十大门类,即:(一)民间文学;(二)传统音乐;(三)传统舞蹈;(四)传统戏剧;(五)曲艺;(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七)传统美术;(八)传统技艺;(九)传统医药;(十)民俗。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已拥有42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成为世界上拥有世界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过20个年头。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对建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
2020年6月13日,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与民生智库联合发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调研报告》。该报告围绕传统技艺与产业化、传承与品牌、人才与工匠等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此次调研结果显示,44.1%的受訪传承人认为非遗领域“面临传承危机,主要靠国家和政府的保护”,总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除此之外,报告指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尤为重要。报告认为,应了解各非遗项目传承现状和非遗传承人诉求,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为非遗项目传承做好接班准备。依托校园资源优势,通过教育教学途径,重视青少年非遗项目传承保护意识的建立,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非遗传承人群。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与保护灵魂,非遗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非遗保护与传承,人才保护与培养是关键。然而,随着非遗生存环境的变化,传承人群的年龄偏大,后继乏人、青黄不接成为一些非遗项目面临的危机。
根据新华网报道,第五批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达到了63岁,其中40岁以下传承人占比不足1%,与之相对的,60岁以上的传承人占比达58.3%。根据前四批传承人公布的情况,经过计算后可以发现,到2018年,前四批代表性传承人的平均年龄已达到了78岁,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现象明显。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性人物”可看作是某一非遗项目的领军人物,从5批代表性传承人的平均年龄来看,其技艺熟练水平、对文化底蕴的认知深度不容质疑。但不可忽视的是,年龄因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承人对社会发展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这也是公众对多数非遗项目不感兴趣、认为其内容和形式陈旧的客观因素之一。
随着时间流逝,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甚至后继无人已成为不少非遗项目普遍遭遇到的难题。
作为苏州评弹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盛小云对非遗文化后继乏人的难题深有体会。“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非遗文化认识程度、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一批珍贵、濒危和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取得了可喜成效。但非遗文化传承方面,也呈现生源匮乏、后继乏人现象。”盛小云建议,非遗传承要从根上抓起,重视人才教育,完善后继人才培养机制。
在瞬息万变的当代,传统手艺的珍贵价值很容易被忽视,手艺人要想坚持下来并不容易。
盛小云表示:“被列入非遗名录的大多都是传统手工艺和地方戏剧、曲艺类,其专业性强、难度大,要想掌握非遗技艺,一定要经过科班学艺或业内拜师,经过多年磨练、刻苦学习,方能入门。”盛小云说,入行之后还需不断努力进取,逐渐成熟。且即便出名成才,收入也普遍不高,故大多艺术类院校非遗专业招生工作颇为艰难。
同样担心非遗传承人面临后继无人困境的还有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作为中国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重要倡导者,冯骥才在2020年9月作《建立国家非遗保护的科学体系》主题发言时表示,科学保护需要专业人才。没有专业人才就无法做到科学保护。这是关键问题。“可是我们的遗产的体量太大了,人才远远不足。我们现在绝大部分非遗是没有专家的。老专家愈来愈少,后继乏人。没有科学支撑和科学判定,是当前非遗保护最大的软肋。”
专家的担忧也得到了数据的印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有66.67%的受访传承人认为“年轻人不愿意继承”是非遗项目失传的原因,其次是“市场前景不好”,约52%的受访传承人对此表示赞同,非遗市场发展前景直接影响到年轻人对继承非遗项目的积极性。
传承人年龄断层,意味着非遗有失传的风险。人不在了,谈何传承?
让年轻人爱上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它是依附于个体、群体或特定区域空间而存在的“活态”文化。口述文学及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礼仪节庆等,无不与个体或群体中人的活动(包括展示、表演和传承)紧密相关。
不少人认为,非遗保护并不只是让其生存,更是匠心的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在于保护传承人。但是,非遗技艺看起来很精彩,想要掌握却非常不易,可能需要花费十多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成为技艺精湛的传承人。
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十分注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从2006年起,我国开始实施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截至2018年,我国已进行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和认定,共计3068名。
尽管我国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十分重视,但是一个令人不得不正視的现实是,一些传承人由于年岁已高,传承起非遗技艺难免力不从心。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例。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入选名单的1082人中,80岁以上的107人,70岁~79岁的237人,60岁~69岁的287人,40岁~59岁的444人,40岁以下的7人;平均年龄63.29岁。
不少人认为,非遗的传承,年轻人是关键。只有让年轻人了解、接受和喜欢,非遗才能经受时间考验,具有持久生命力。因此,非遗如何吸引年轻人,让年轻人了解并爱上非遗,成为不少人关心的一个话题。
鼓励非遗走进校园被认为是让年轻人了解关注并传承非遗的一个有效途径。除了稳步推进中小学“非遗进校园”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校教学体系这种方式,被很多人赞同。
近年来,一些高校在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进行了有益尝试和实践探索。
2011年,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首次招收“广绣方向”研究生,成为最早一批开设非遗专业的高校。
2015年起,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南大学、南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江苏高校,入选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承担起帮助非遗传承人增强艺术表现力,提高传统工艺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的任务。这些高校为非遗传承人开课之际,也在校园内播下非遗“种子”,让一大批青年学子爱上非遗。
正如黄山学院艺术学院产品设计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舒伟表示:“与传统的非遗技艺传承方式相比,高校在人才培养、教育环境和创新平台等诸多方面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高校集中了诸多学科的高层次研究人才,能够帮助非遗技艺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整合相关学科领域,突破原有束缚,广泛传承,创新发展。高校与非遗传承人应携手并肩,通过合作,改革非遗教学方式,营建人人知晓、热爱、学习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平台,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基因不懈努力。”
唯有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非遗,让非遗真正走进年轻人的生活,非遗才能不断蓄势,爆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