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通
【人类学与民族学】
土家族传统梯田文化的生态价值及其保护利用研究——基于大树娅村的田野调查
王 通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土家族传统梯田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知识,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土家族梯田结构分为水源、沟、坎、丘、路五部分;其建造要经过选取水源,建造排水系统,修建丘和坎三步。建造梯田是土家族在恶劣环境下迫不得已的选择,改变了原初的景观呈现样态,但创造的生态知识可跨越传统与地方场域的鸿沟,在现代坡耕地水土保持与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完善现代休耕制、培塑生态反哺观等方面极具代表性,有助于建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梯田文化; 现代价值; 生态反哺; 土家族
环境治理技术中心主义认为,通过现代科技可以解决几乎所有生态问题。不可否认,现代科技举足轻重,但面对一些地方性生态难题时,往往束手无策。土家族传统梯田文化是指土家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梯田建造、维护及其以梯田为中心开展农业耕作等文化的总和。梯田文化孕育了丰富的生态知识,可与现代科技相互补充,解决地方性生态难题。当前,传统梯田文化相关研究可谓卷帙浩繁,但集中在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广西龙脊梯田、湖南紫鹊界梯田、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等,鲜有文献提及土家族传统梯田文化。并且,多数研究侧重于挖掘梯田经济和文化价值,对梯田生态知识探讨不足。为此,本文通过剖析大树娅梯田的建造、耕作与维护,发掘梯田生态知识,以期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建构传统生态知识与现代科技协同机制供以镜鉴,使两类知识体系相得益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大树娅梯田主要分布在大树娅村及其附近村落。大树娅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城南部,处于清江北岸的景阳关附近,距离景阳镇约1千米,建始县主要的交通干道“天二”公路在村中穿过。大树娅村居民以土家族为主,据2016年统计,全村共有476户,1665人,其中土家族人口约占76%。[1]相传,大树娅村附近的土家族约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由巴东白果树迁来,白果树有一户黄姓人家,家中有21个兄弟,由于人多地少无法生存,决定让其中六兄弟到外拓荒。六兄弟来到黄鹤桥下看到水源,便在此开荒拓土,建造梯田。①大树娅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附近海拔约600米,气候垂直变化较大。该地区年平均气温约在15-17℃。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515.6毫米,降雨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春冬少。
大树娅梯田面积约400亩。根据梯田位置、外部形态和肥力可将其分为烂池田②和凉拌田③两类。烂池田位于清江沿岸的石坝自然村,海拔较低,农作物产量较低;主要呈现为月亮丘,丘中间大两边小,田坎较低。烂池田形成有两种说法:一是梯田底部有地下凉水,凉水无法排干,长期浸泡下形成烂池田;二是建造梯田中,运来的表层土壤较软,而底层土壤较硬,直接灌水后形成烂池田。烂池田不能用牛耕,只能用锄头挖,耕作费时费力。凉拌田分布在枣树坦自然村,位于半山腰,地势高陡,多为梯子丘,丘窄且田坎高。半山腰上光照充足、风力适宜、降雨充沛,凉拌田产量较高。
大树娅梯田结构分为水源、沟、坎、丘、路,与其它民族梯田结构类似。水源是大树娅梯田的生命,如图1、图2所示,梯田灌溉水源有四处。鱼浪泉(又名大水井)位于枣树坦梯田上部;而老爷水井位于石坝梯田上部,里龙潭、外龙潭则处在石坝梯田中部。水沟是大树娅梯田的动脉,依山势修建,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天然形成的自然沟,与清江相连,将梯田多余水排入清江。另一类是人工挖掘的堰沟,将水井水引入梯田。堰沟又分为横沟和竖沟。
枣树坦梯田顶部横沟为主干水沟,下面相连的三条竖沟贯穿梯田。与枣树坦梯田相反,石坝梯田左侧的宽约50厘米,深约20厘米的竖沟为主干水沟,相连的三条横沟横贯梯田。丘是大树娅梯田种植稻谷的区域,由于地形地势差异较大,丘的形状不一。丘主要有梯子丘、月亮丘、葫芦丘、弯弯丘、四方丘、鸡翅膀丘、磨盘丘等。坎是大树娅梯田的屏障,有蓄水、保肥、保土等功能。不同于哈尼梯田、紫鹊界梯田以及客家梯田,大树娅梯田坎皆由土造,不用石质材料,因石质材料保水保肥性较差。每一丘梯田有内坎和外坎(又叫上坎和下坎),上一丘的外坎即为下一丘的内坎。路是大树娅梯田运输通道。不同于其它民族梯田,大树娅梯田没有专门道路,水沟和田坎也是通向梯田的道路。“窄”是大树娅梯田路的最显著特点,只供人通行,车辆无法行驶。
图1 枣树坦梯田
图2 石坝梯田
哈尼梯田建造需经开渠引水,建造台地,和泥垒埂等。除梯田本身外,还会建造积沙田、架设田棚,挖筑防洪沟等一系列配套设施。[2]紫鹊界梯田土壤属沙壤土,土质较轻,所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修建:先在山坡旱地处开挖出缓坡旱地,经过一段时间耕作,缓坡旱地逐渐变成了平坦的旱地;再根据当地的灌溉条件,采取措施逐渐将旱地改为台地,并使生地逐渐熟化;最后的台地逐渐改成水稻梯田。[3]崇义客家梯田由畲田发展而来,为了解决畲田的水土流失问题,客家农户对畲田进行了改造,挖高补低,修建台地,将多余的田泥用于堆垒田埂,之后放水进入梯田。[4]由于生态环境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修建梯田时面临的困境不同,哈尼梯田面临引水灌溉问题,紫鹊界梯田面临土壤疏松问题,崇义客家梯田面临水土流失严重问题。这些困境导致了梯田修造方法的差异,哈尼梯田要修建水渠,紫鹊界梯田要土壤硬化,崇义客家梯田要建造坚固的田埂。与这些民族梯田不同,选择合适的水源是修造大树娅梯田的前提。最基本条件是“有水为田,无水为土”“远沟近泉”。没有水源之处,无法建造梯田,可能开发山田或保留林地。因此,大树娅梯田建造分为选取水源、修建排水系统,建造坎和丘等步骤。
哈尼梯田靠山涧溪水或河水灌溉。紫鹊界梯田引山涧溪水灌溉,泉水只灌溉边缘田块。然而,大树娅梯田通过山中泉水灌溉,水源的位置与流量决定梯田的位置与面积。水源处在大树娅梯田中上部,可自流灌溉,无需人工抽水。勘探水源和梯田位置后,要将水源改造成蓄水井。建造蓄水井时,要清理水源附近杂物,开挖通槽,约0.5米,用砖石垒砌井盖和井壁,防止井壁垮塌以及水源污染。枣树坦梯田的鱼浪泉还建有蓄水池,方便村民提水灌溉。改造水沟时,将可灌溉梯田的水沟改为堰沟,堵住无法灌溉梯田的水沟,以使水流集中。在大树娅土家族精神图式中,水井是生命之源,神圣不可侵犯。每到重大节庆,要有专人清洗和祭祀水井。所以,蓄水井正前方位置,建有祭坛。
哈尼梯田排水系统分为干渠和小水沟。干渠将山涧溪水汇集流入梯田;但干渠无法流经所有梯田,需小水沟辅助灌溉。[5]紫鹊界梯田排水系统分为堰坝、毛圳、小渡槽等。堰坝用来引水、拦水、排沙和溢洪,毛圳是小水沟,不串田而过,沿田块内侧或外侧引水灌溉。小渡槽是用竹子做成,用在跨度较大的田埂之间。[6]不同于哈尼梯田和紫鹊界梯田,如图3所示,大树娅梯田排水系统由自然沟、堰沟、过水丘、入水口、出水口等部分组成。
自然沟是经自然冲刷形成,无需人工修建,梯田多余水通过堰沟流到自然沟汇入清江。如果梯田缺水要堵住堰沟与自然沟交汇处,将水留在梯田。堰沟建造方法:在适合做沟的位置用挖锄挖沟,把土堆在两侧加固,再整平沟的底部即可。堰沟沿等高线修建,建造方法简单,由于地形复杂,地势高低起伏大,修建堰沟耗时耗力。堰沟修建原则有四:一是尽可能灌溉每丘梯田,所以堰沟横竖沟结合,曲折蜿蜒;二是水流与需水量决定堰沟宽度,当水流较大,梯田需水量较大时,堰沟较宽,反之较窄;三是堰沟深度与梯田底部平行,如果堰沟深于梯田底部,则部分水将无法流入丘,如果堰沟底部高于丘,则会出现落差,易冲坏丘;四是堰沟坡度与山势一致,如不一致,则无法自流灌溉。
如图3所示,入出水口宽约30厘米,修造方法简易,用骈锄刨开与堰沟相邻的坎壁,后用砖石垒砌沟壁,防止垮塌。入水口位于堰沟与丘交接的上部,而出水口位于下部;入水口引水灌溉,而出水口排水泄洪。丘的需水量决定进出水口的开合。丘缺水时,打开进水口,堵住出水口;丘多水,则相反。过水丘位于田坎,用骈锄刨开田坎即可,无需垒砌沟壁。不同于紫鹊界梯田常用借田灌溉之法。当地土家族用过水丘非常谨慎,待大雨滂沱时才用,每年还要更换位置。过水丘呈交错分布样态,如呈直线分布,水可能会冲垮坎。过水丘宽约26厘米,过宽或过窄容易造成垮坎。大树娅梯田使用过水桥较少,多用在地势起伏较大,不能修建堰沟的位置。具体制作方法是把圆木切成两块,中间挖空,架到地势起伏较大之处,并与堰沟连接。
图3 梯田排水系统示意图
大树娅梯田丘和坎建造完全使用人力和畜力,无法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建造自上到下,顺山而行,不逆山规,地形地势决定丘的宽度,田坎数量、距离与高度。地形较平坦处,丘较宽,坎数量少,坎距宽,高度低。地势较陡处,丘较窄,坎数量多,坎距窄,高度高。如果相同海拔高度的山体两侧,高低落差过大,则要建多个坎,分割成不同的丘,坎各自闭合,互不相通。如果山体中间高,因中间土多就要把丘做成月亮形。因丘是种植区域,面积不等,多选在光照充足、风力适宜的位置。建造丘时,先要确定梯田顶部上坎和下坎的位置,将上下坎间的表层沙土挖出,放到其它位置;使用沙土下的黄泥土造坎,因为沙土直立性弱于黄泥土。随后,保留制作上坎的黄泥土,把多余的黄泥土往下赶。赶法是在雨天用犁从高往低耕,并用耙把高处土拉到低处。丘要经过多次耕耙才能整平,如不平整,不利于水稻生长,还容易导致垮坎。从高往低耕土制丘,土多外翻,使得丘外侧稍高于内侧,形成内斜式梯田,能更好地聚水,还可减少水土流失。但是,丘外侧不能过高于内侧,否则会把内侧秧苗淹死。因为沙土肥效高,还要把沙土回填到丘。
丘建完后,要着手建坎。坎是梯田核心结构,“坎”在当地土家族心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生产生活谚语常用“坎”比喻生产规律。比如,“有雨坎带帽”“六月间的雨,隔前坎,下会就停”“栽秧一退,护坎一退”等。坎沿等高线分布,用生土建造,土不能带有杂质。地形地势不同,坎的布设方式不同,为了修造省时省力,要做到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具体方法为:使用骈锄聚集坎处多余的土,用木棍和木板分层夯实,每层需土约22厘米,夯实后约17厘米。使用骈锄将坎壁切削,拍光打平。坎高约在1-3米,坡度65°内,超过该范围易垮坎。梯田顶部丘和坎建完后,使用相同方法再自上而下建造丘和坎。大树娅梯田的坎少有直线型,多是蜿蜒曲折的曲线,这是因为直线型坎承受水压集中,容易垮塌;而曲线坎受压分散,承压能力相对较强,不易倒塌。梯田坎易遭受暴雨冲击侵蚀,加之人畜践踏、鱼虫穿洞、冬冻春消等,容易垮坎。为防垮坎,一方面,当地土家族坎壁植草,可加固田坎,还能减轻雨水侵蚀。草还是堆肥材料和家畜饲料来源。另一方面,每年梯田三犁三耙时,当地土家族都要护坎,用骈锄将外坎的草刮去,但须保留草根,并堵上鱼、黄鳝、泥鳅等打的洞,随后用稀泥把坎糊一遍,增加坎的厚度。
梯田建完后,不能立即种植水稻,种植旱地作物一年后,才能灌水种稻。因为,刚建的梯田土质疏松,装不住水,如立即使用,易整体垮塌。如果梯田坎和丘损坏,采用打桩修复法修复。在损坏外坎的外侧打竖桩,再在桩上栓几根横木,之后桩内侧填土,用锤子夯实即可。修复完坎后,再修复损坏的丘。把被水冲刷到下丘的土运到上丘冲坏的位置,整平即可。打桩修复法用料不污染土壤,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成本低,效果显著。
自古以来,坡耕地在我国耕地中占有很大比例,是各民族利用水土资源的重要方式。坡耕地的坡度、坡长和坡型均不相同,我国大多数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因此,近些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现代化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水土流失。但是,水土保持工程过于注重水土保护,而淡化坡耕地利用,无法有效解决坡耕地农民的生计问题。王武林在调查贵州省黔南州退耕还林时发现,退耕户面临缺乏能源、缺粮以及后续产业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7]杨庭硕在研究麻山地区石漠化灾变时发现,政府开展的“易地扶贫”救灾行动,让已经石漠化的麻山地区逐步恢复了原有植被。从理论上讲,虽然植被恢复进程极为缓慢,这种做法最终可行,但它不能解决10余万人的生计问题,这就导致该政策实施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8]梯田是将坡地筑成有梯壁支持的条状平地,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水土保持与利用方法,广泛存在于我国南方地区,是南方山地稻作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树娅梯田是典型类型,以崇山峻岭为开凿对象,历时数载,耗费数代人的精力和心血修建而成。通过开凿梯田,当地土家族找到了保护和合理改良、利用水土资源的有效途径,值得现代坡耕地水土保持与利用借鉴。那么,土家族梯田对其有何价值呢?
其一,土家族梯田能够保护梯田所在山地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现今,大树娅地区坡耕地分为山田和梯田。山田主要有拦山沟、海底沟和斜沟,三种沟与自然沟相连,通过自然沟将多余水排入清江。山田沟的建造方法简单,根据地形地势用骈锄挖,再把挖出的土放在沟两侧加固即可。山田的坎叫保坎,地形地势决定坎的位置、数量、高度。地形平坦坎低且数量少,地势陡坎高数量多。修建方法是在适合做田坎的位置将土堆起、加固,但禁止使用石块做坎,石块作坎影响耕种。山田坡是斜坡,未整治平整,使用时翻耕一遍即可。通过对比梯田和山田的建造发现,山田坡度高、坡长长,坡型呈直形、凹凸型或凸凹型。当降雨量较大时,土壤受雨滴溅蚀扰动,表层土壤极易离散,顺水流方向向下移动,造成水土流失。在土壤抗水蚀性较差位置易形成冲刷沟,进一步使山田犁底层土壤遭到冲刷,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和团粒结构减少。虽然山田具备沟和坎,但构造简单、数量有限,不能有效阻止水土流失。相反,梯田改变了地面坡度,缩短了坡长,坡形变为台阶型,截断了地表径流线,形成了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当降雨量较大时,降雨直落水平面,不易形成汇流,部分雨水可直接渗入土壤,多余的雨水也可通过排水系统流入清江。既然梯田土壤不易被冲刷,那么土壤中养分和土壤团粒结构也容易保存。梯田的坎还具有保土、保水、保肥功能。坎壁上的草能阻挡雨滴直接击打坎壁,其根系能有效固结土粒,增强坎壁土壤的防冲抗蚀能力。
其二,梯田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当地土家族还获得了高效利用水土资源生产粮食的能力,解决了生计问题。与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不同,梯田是一种农业生态系统,当地土家族通过这种农业生态系统不仅生产了粮食,满足了自身的生存需要,大树娅每亩梯田一年产量约600公斤,可以解决一家四口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为当地土家族提供了泥鳅、黄鳝、鸭子等副食,食材变得更加丰富了。
高产的现代农业也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9]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范围广、隐蔽性强、难以检测、难以量化等特点,使得现代化的防治技术和工程成本高昂,效果欠佳。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秸秆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那么,控制污染物排放也就成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
流水冲肥是哈尼梯田特有的施肥方式。冲肥有两种:一是冲村寨肥塘,哈尼族村寨都有一个大水塘,平时将人类和家畜粪便,生活垃圾堆于此,栽秧时节,开动山水,搅拌肥塘,流入梯田;二是冲山水肥,每年雨季到来,在高山上积蓄,沤了一年的枯叶、粪便顺流下山,流入梯田。[10]如表1所示,不同于哈尼梯田粗放的施肥方式,当地土家族根据农家肥、杂草和害虫种类和特征,结合梯田的耕作程序以及水稻生长规律,对农家肥、除草、灭虫进行了较为精确的分类,形成了一套分类系统,以实现精准施肥、除草和灭虫。
这套分类系统有效控制和转化了污染物,对防治农业面源具有重要价值。其一,这套分类系统将粪便、杂草、秸秆转化成了可供使用的农家肥,可提高土壤肥力。采用传统的除草和灭虫方式,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大量堆积畜禽粪便、秸秆造成的污染。其二,这套分类系统包含了稻鱼鸭共生模式,可以促进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具有增肥、杀虫、除草、疏松土壤的功效。比如,鸭和鱼的排泄物可以增加土壤肥力,鸭和鱼还捕食害虫。鸭子和鱼在梯田中自由穿梭,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使养分容易进入土壤深层。
表1 农家肥、除草、灭虫分类系统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我国耕地资源也正面临严重的危机。因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土壤贫瘠化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南方山地丘陵地区。2016年,农业部颁布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试点方案》,意图通过休耕制来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国外休耕制已经实施多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是,由于国外常采取完全休耕,时间较长。比如,美国期限在10-15年,欧盟休耕期限约在5年。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我国大部分耕地不适合完全性、长期性休耕。我国古代休耕制较为普遍,如北方的代田法、区种法、亲田法,南方的冬季休耕制。随着现代农业的普及,这些休耕制逐渐消亡,但在土家族传统梯田文化中却保留了较为完整的休耕制。
与国外休耕制不同,土家族梯田流行短期性休耕,在前一年九月份到第二年四月份休耕,其余时间种植水稻。通过这种休耕制,当地土家族实现了种养的高度结合,既满足了他们的粮食需要,又能恢复地力,避免竭泽而渔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值得现代休耕制借鉴。土家族梯田休耕制要经过深耕、蓄水、沤肥三个步骤。梯田休耕前,需要把谷桩耕耙一道,翻到土里,向梯田注水让土壤保持含水状态,之后不再种植任何农作物。越冬之后,梯田里的秸秆、杂草等腐烂如泥变成肥料。一方面,梯田休耕可以快速恢复地力,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整个冬季和初春梯田覆盖水层,可以冻死害虫虫卵,抑制野草生长,沤肥还可提高土壤肥力,加快物质循环。另一方面,梯田休耕可以缓解初春用水紧张。由于大树娅地区冬季和初春降雨较少,春耕时梯田需水量较大,而水井无法供应。因此,冬天让梯田土壤保持含水状态,可以形成良好的犁底层,能更好地聚水。
在犁耕农业大量传入之前,土家族除采用刀耕火种外,常利用天然雨水在山间平坝处开发“雷公田”。“雷公田”又称抢水田。过去,山洞多、易受旱、靠天吃饭的土家族地区滴水贵如油。因此,每年春耕季节,如遇雷雨天气,即使午夜三更,土家族人也要冒雨出门,在牛角上挂上灯笼,到坡地上抢水犁田。甚至不惜八犁八耙,反复耕练,以增强本田蓄水抗旱能力。不仅如此,凡是能开土造田之地,均不放过,所以土家族地区过去有大量的“巴掌丘”“蓑衣田”“斗篷田”等。[11]但“雷公田”“巴掌丘”等蓄水困难,收成往往很少,此所谓“寨寨田大丘,三年两不收,春天播种下,年终颗无收。”“雷公田”过去主要为锹锄耕种,直到梯田开发后,这种雷公田在易旱地区仍较为普遍。
改土归流后,特别是近代以来,汉族地区的犁耕农业大量传入土家族地区,大大提高了农业耕作的效率与收成。为了适应犁牛耕作发展的需要,土家族根据山多坡陡,水流冲刷力大,以及气候、植被垂直或立体分布的特点,环山绕溪,砌坎垒坡,开辟出层层梯田。虽然,梯田是当地土家族耕地条件恶劣的产物,改变了群落演替的自然进程以及原有的水土资源利用结构,对当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当地土家族也创造了生态反哺的生态观,用于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具体表现在:梯田休耕时,要耕地、蓄水、沤肥,以人工养地的方式恢复梯田地力,修复梯田损伤。每年当地土家族都要护坎,用稀泥将坎糊一遍,然后堵住黄鳝、泥鳅、鱼等动物打的洞,以减少梯田垮坎。当地土家族坎壁植草可以防止雨滴直接打击坎壁,减少水土流失。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施用农家肥改善土壤贫瘠状况。为什么土家族传统梯田文化会出现生态反哺观呢?
梯田像母亲一样哺育着当地土家族,不仅向当地土家族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与能量,比如水稻、鸭子、黄鳝、泥鳅等食用动植物,还是当地土家族的重要文化载体,土家族一系列文化事项产生于梯田稻作。比如,土家族的插秧饭、山歌、祭牛仪式等。这些文化事项满足了他们的娱乐生活。《本草纲目》中记载“此鸟出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12]由此,人们将反哺理解为动物长大后反过来赡养父母的行为。反哺不只可以指动物之间的赡养关系,人与所处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可用反哺来表达。梯田哺育了当地土家族,为了报答梯田的养育之恩,当地土家族也就反哺梯田。与现在提倡的生态补偿、生态修复不同,生态反哺不是经济因素诱导或行政命令强制产生,而是源于文化规约下的义务和责任。
学者韩强认为,反哺自然蕴涵着“人为自然服务”、对自然感恩和报恩、还债、自然责任和生态补偿等理念,其目的在于恢复生态价值、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平衡机制。反哺自然,就是恢复自然生态固有的内在价值,还其新鲜空气、水之清纯、绿色植被,以及适宜生存的气候等。[13]土家族传统梯田文化中的生态反哺蕴含着对自然的感恩、报恩、还债等理念,但他们生态反哺目的不只为了报答梯田的养育之恩,保证所处生态环境稳态延续。梯田是一种农业生态系统,它可以将生态环境中的物质与能量转变成当地土家族需要的产品。但在对梯田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也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水土流失、肥力下降、土壤污染等。如果不修复这些损伤,会严重降低梯田的产量。显然,单靠梯田的自我调节和修复的能力无法及时、有效修复梯田的损伤。因此,当地土家族生态反哺的目的还在于修复梯田的损伤,从而可持续地利用梯田获得物质与能量,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土家族梯田生态反哺观产生于实践理性,跳出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带有“治本”良方,可改变现行生态治理理念,是建构土家族生存与生态保护协同机制生态哲学向度的思考,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梯田生态反哺观,使得当地土家族明确了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成功构建了人与自然相互反馈机制,让地尽其力,物尽其用,又取之有度,不违背自然规律,使得生态系统长期处于良性的“负熵”状态。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现代生态保护技术与工程至关重要,但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易忽视生态问题的文化属性以及各民族治理生态问题的主体性,致使效果不佳。土家族梯田生态知识是大树娅土家族结合所处生境,基于生存发展与生态保护目的主动创造,促进了生态环境的稳态延续。土家族是南方山地民族重要一员,生存实践不是孤存的,与其它民族有着众多的相似性。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实现小传统的民族生态知识与大传统的现代生态保护技术与工程的有机耦合,并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为现代生态保护贡献生态智慧,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
① HJX,男,土家族,81岁,以前为当地学校教师。
② 凉拌田是指能被风吹到、阳光照到的半山腰上的梯田。
③ 烂池田是指任何时候水都无法排干的梯田。
[1] 大树娅村委.大树娅村情简介[Z].2016.
[2] 史军超.哈尼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70.
[3] 白艳莹.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55.
[4] 闵庆文,杨波,刘春香.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91.
[5] 卢鹏.福满梯田——基于哈尼村落全福庄的调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32.
[6] 白艳莹.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52-53.
[7] 王武林.贵州省退耕还林问题跟踪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36):22776-22778.
[8] 杨庭硕.苗族生态知识在石漠化灾变救治中的价值[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5-26.
[9] 陈阜.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210.
[10] 王清华.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20.
[11] 田荆贵.中国土家族习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40.
[12]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63.
[13] 韩强.回归自然与反哺自然[J].广东社会科学,2015(5):92.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Value and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erraced Field Culture of the Tujia Nationality: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in Dashuya Village
WANG Tong
(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4, Hubei, China )
The traditional terraced field culture of the Tujia people contains rich ecological knowledge, which is vit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Tujia terraced field structur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water source, ditches, ridges, hills, and roads. Its construction involves selecting water sources, constructing a drainage system, and building hills and ridges in three steps. The construction of terraced fields is an unavoidable choice for Tujia people in the harsh environment, which changes the original landscape appearance. However, the ecological knowledge created by Tujia people can cross the gap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local fields, and is very representative in the aspect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odern sloping farml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mprovement of modern fallow farming system, and cultivation of ecological feedback. It is helpful to construct the life community of mountains, rivers, forests, fields and lakes.
traditional terraced field culture, modern value, ecological feedback, Tujia
G127
A
1673-9639 (2021) 03-0093-08
2021-03-03
王 通(1991-),男,回族,山东泰安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
(责任编辑 车越川)(责任校对 黎 帅)(英文编辑 田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