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晨
审视与进路:近年来国内历史虚无主义研究述评
王 晨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带有政治倾向的错误思潮,传播范围广,危害性极大。近些年国内学界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关注度明显提升,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搜集大量历史虚无主义文献的基础上,对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文献数量、学科分布、主题分布、发文作者、机构分布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进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内涵、主要特点、表现形式、实质危害以及抵御对策等相关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初步概括出该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纠治进路,助力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发展与完善。
历史虚无主义; 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 研究述评
历史虚无主义诞生伊始是披着学术探讨的外衣出现的,最初的表现形式是针对历史领域的一些观点、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随后经过一系列的衍变转化,逐渐与政治诉求相耦合,成为一种罔顾历史事实、歪曲历史真相的社会思潮。它以唯心史观为理论根基,秉持形而上学方法论,忽视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与规律性,具有盲目否定一切历史的思想倾向。历史虚无主义擅长对客观历史事实进行扭曲和遮蔽,从主观层面,对历史事件进行随意的解构、拆分与拼凑,恣意造谣、污蔑、丑化历史人物,扰乱人们正确的历史认知,弱化人们的历史认同,动摇人们的政治信仰,在思想层面造成混乱和迷茫。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外十大思潮调查评选中连续多年入选,可见其影响力之大、破坏力之深。因此,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研究也成为了国内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我国学界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了梁柱、梅荣政、刘书林、杨军等一大批优秀学者。纵观国内近些年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成果,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研究呈现了愈加蓬勃发展的态势。借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功能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主题进行期刊文献检索,并借助计量可视化分析系统对检索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文献数量、学科分布、主题分布、发文作者、机构分布的情况,为我们深入解读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现状提供便捷。
从文献数量来看,经统计历年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相关文献总篇数达1799篇(见图1)。历史虚无主义研究在1985年至2013年处于缓慢发展阶段,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增长较为缓慢,平均一年不超过20篇。2013年至2016年是快速发展阶段,研究成果如同平地起高楼般快速涌现,成果数量逐年递增,研究热度持续升温,在2016年更是达到了峰值287篇。2016年至今是平稳发展阶段,研究成果平均每年达到231篇,研究态势逐渐趋于平缓。总体来看,历年研究成果中有294篇发表于核心期刊,177篇发表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且发表于两类期刊的文献数量近些年有所攀升,从中可以看出历史虚无主义相关研究成果的质量在逐步提升。
图1 “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文献数量变化
从时间节点来看,“历史虚无主义”相关研究成果自2013年开始攀升,研究热度的快速提升与研究成果数量的陡增,同这一时间段内发生的重要事件密不可分。2013年6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年党和国家已经从战略全局层面重视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学术目光聚焦于历史虚无主义研究。
就学科分布而言,历史虚无主义研究关注度排名前五的学科分别是:政治学(20.14%)、高等教育(19.59%)、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8.83%)、史学理论(7.98%)、思想政治教育(6.66%)(括号内表示该学科发文量所占的总体比例)。此外,除了分布在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等常见学科领域之外,还涉及到文艺理论、民商法、出版学、社会学及统计学等学科领域(见图2)。由此可见,学者们十分重视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在诸多学科领域开展了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
图2 “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学科分布
就主题分布而言,其中排名前五的研究主题分别是“历史虚无主义”(417篇)、历史虚无主义思潮(254篇)、“马克思主义”(183篇)、“历史观”(160篇)、“唯物史观”(120篇)等(括号内表示该主题的发文量)。见图3。可见我国学界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是同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紧密联系起来的,这两者也是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大武器。
图3 “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主题分布
从发文作者来看,梁柱(北京大学)发文量为20篇,杨军(武汉大学)发文量是12篇,刘书林(清华大学)和曲洪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发文量为10篇,龚云(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发文量为8篇,梅荣政(武汉大学)、朱继东(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祝念峰(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林书红(福建师范大学)发文量为7篇,此外董学文(北京大学)、张明(南京大学)、宋友文(中国人民大学)等人也为历史虚无主义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括号内表示该作者所属单位)。见图4。从发文单位来看,中国人民大学(43篇)、北京大学(38篇)、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34篇)、清华大学(28篇)、南京大学(25篇),这几个机构处于发文量前五的位置(括号内表示该机构的发文量)。见图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发文作者和机构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研究机构多集中于“双一流”建设高校,高水平院校和学科带头人成为了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和开展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研究的中坚力量,这与他们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分不开,同时与国家对其研究的政策资助也密不可分。
近年来,伴随人们对抵御历史虚无主义重视程度的提升,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相关研究成果纷纷涌现。在对历史虚无主义大量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学界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特点、形式、危害、抵御对策以及对高校思政的影响等角度。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帮助我们进一步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理路,拨开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障,激浊扬清,正本清源,更有效地消遏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带有强烈的蛊惑性和欺骗性,往往在发表言论时夹带自身的政治诉求,学术界对其罪恶本质的看法是一致的,只是关注角度不同。第一,目的分析说,就是从其“西化”目的角度进行探究。如乔茂林、刘旸认为历史虚无主义始终心怀鬼胎,居心叵测,其精神实质就是在我国推行“西化”政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分化”,扰乱我国的国家发展布局和社会稳定形势[2]。又如陈春琳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是反动的错误思潮,通过建构其自身特定的价值观,进而传播其虚无的历史观,并企图通过传播伪科学的价值观和历史观达成“西化”这一不可告人的目的[3]。第二,史观分析说,就是从唯心主义历史观探究其目的。如秦正为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完全以主观态度对待历史,秉持的是唯心主义世界观,以孤立的、静止的标准片面评价历史,奉行的是形而上学的方法论[4]。又如周良书指出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根源,历史虚无主义在本质上体现了历史唯心主义,不承认历史具有客观性,更是直接否认历史规律性的存在[5]。第三,政治分析说,其是打着思潮的幌子追求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如潘莉、梅荣政指出历史虚无主义背后所隐藏的是虚无历史、动摇政权、改旗易帜的阴谋,祛除中国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动摇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根基,最终是为了消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威,实现政权的颠覆[6]。又如,梁柱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惯用手段就是对历史事实进行否认,尤其擅长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进行歪曲和解构,在抽离两者历史根基的基础上对其权威性和合法性产生质疑,以达成自己的政治图谋[7]。
图4 “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作者分布
图5 “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机构分布
学者们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特点的认识基本上形成了共识,但在新的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学者们也从多重视角出发对其不同特点进行了审视和分析。首先,有学者从历史虚无主义的方法论特征出发,揭示了其否定历史的主要特征。如郑师渠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根基是唯心主义,并且具有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特性,其主要特征就是否认历史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以极其随意的态度阐释历史事实,并跟随主观对客观历史进行任意的拆解与拼凑,否认历史所具有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8]。其次,有学者指明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基础和指向,对其基本特征作出了概括。如杨军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出发,以片面虚无中共党史、革命史为基础,将解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基础、消解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依据作为问题指向,展现出了驳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特征,意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失去历史血脉和理论根砥[9]。再次,有学者根据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形势下的系列特征。如梁柱指出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后具有的三大特点:一是,“宣扬告别革命、嘲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二是,颠倒黑白,违背历史事实;三是,披着“普世价值”的外衣,宣扬自身的政治诉求。[10]最后,有学者通过新媒体视角审视历史虚无主义,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特征、演变作出了分析和概括。如杨建义认为网络新媒体背景下的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有五大特点:一是,具有“赚眼球”的标题化倾向;二是,编纂历史的碎片化倾向;三是,传播范围和内容上的隐蔽化倾向;四是,传播状态具有弱辨析性导致难以准确分辨;五是,在传播时间节点的选择上具有极强的针对性。[11]栗蕊蕊与闫方洁指出了新媒体视域下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四个主要特点:一是,通过碎片化的内容解构历史真相;二是,以所谓“科学”的数据颠覆现有历史定论;三是,借助恶搞手段抽离社会价值内涵;四是,利用低级趣味收拢立场不坚定的追随者。[12]
历史虚无主义在其表现形式上不仅具有较强的蛊惑性和欺骗性,它还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拓展自身的表现形式,并且转化得更加隐蔽。首先,有学者从历史事件的角度出发,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擅长歪曲历史事实,恣意拼接历史片段,宣扬虚假历史观。如姜迎春认为,历史虚无主义对待客观历史事件进行肆意的篡改和抹杀:其一,消杀了中国革命的作用与地位,借助“告别革命论”推翻革命的合理性,颠覆革命史实,完全否定革命历史;其二,对近现代史进行扭曲性的分析,声称外来侵略给中国带来了近现代文明,对外来侵略持褒扬的态度。[13]又如杨龙波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通常表现是重新解构历史事件,拼凑历史片段,模糊大众的历史价值认知,以“反思历史”之名对近现代历史进行重新解说和评价,并通过虚构的历史事实,消解民众共同的历史记忆[14]。其次,有学者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出发,认为历史虚无主义丑化、戏说、恶搞历史人物,歪曲历史人物的形象,颠倒黑白,搬弄是非。如蒋国栋指出历史虚无主义通过蓄意解构历史,一方面,对革命领袖和革命英雄进行抨击和抹黑,对历史人物进行庸俗化地恶搞和戏谑,亵渎其正面形象;另一方面,对已经定性的负面人物进行重新解说,通过虚构其正面事迹塑造虚假的伟岸形象。[15]最后,有学者从历史文化角度出发,明确指出了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华历史传统文化的诋毁和攻击。如侯丽羽认为历史虚无主义选择性地忽视中华民族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以极其轻蔑和傲慢的态度,对中华民族文化进行全面的贬低和丑化,并对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虚无;企图消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与历史根基,从精神层面对整个民族进行殖民,使中华文化失去前进方向和发展动力[16]。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和破坏力不容小觑。学者们充分重视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对其带来的危害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进行了研究。第一,有政治颠覆论,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企图通过“颜色革命”“和平演变”颠覆我国的政权。如刘书林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是敌对势力用来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惯用武器,其善于捏造虚假事实,煽动负面舆论,抨击社会主义体制,若放任自流将会带来严重的政治危害;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从而达成“颜色革命”的战略目的[17]。第二,有信仰动摇论,认为历史虚无主义会在信仰层面制造混乱,动摇人们的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如谭向阳、阎占定提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蛊惑性较强,容易扰乱人们的历史认知。它始终秉持消解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妄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失去根本指导思想,在思想和信仰层面造成混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威胁[18]。又如葛玉良,张晓娜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思维方式,会在其传播过程中扰乱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思想层面的紊乱,对政治信仰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人们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减弱,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潜在因素[19]。第三,有意识形态解构论,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剑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意在削弱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如孙帅提出历史虚无主义打着所谓的“去意识形态”的旗号,提出进行学术研究要与意识形态保持距离,其自身却带有极其鲜明的意识形态诉求,所宣扬的观点皆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其真实意图在于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从而将自身所秉持的观点标榜成唯一合理的存在[20]。
历史虚无主义近些年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和愈加多样的形式逐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让人防不胜防。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学者们加强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分析与批判,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应对对策。首先,有学者从思想认识和方法论维度出发,认为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牢固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如杜玥认为,对待历史虚无主义要从“破”和“立”两个角度出发,坚持破立并举,以“立”攻“破”。“立”就是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批判性武器,“破”即使用历史唯物主义去驳斥历史虚无主义的荒谬理论,从而更加坚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1]。又如刘亚男、王振波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所秉持的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认知,以主观随意替代客观规律,与历史唯物主义明显相悖。因此,必须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彻底地批判与驳斥[22]。其次,有学者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进行思考,认为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做好意识形态相关工作,坚决维护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筑牢意识形态的防御阵地。如陈松友、卢亮亮提出要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思想,将意识形态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作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抓手。只有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更有效地将历史虚无主义从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祛除[23]。又如孙旭红、夏叶从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和中国共产党三个层面展开,对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做出了分析:一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强化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二是,以关心人民群众内在需求为中心,夯实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物质基础;三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性和廉洁性建设,维护好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主体。[24]再次,有学者以学术研究为切入点,认为应当加强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学术探讨,批判其伪科学的逻辑架构,澄清其唯心主义的理论基础,匡正其歪曲的历史事实,使其失去学理性的依据。如仰义方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以唯心主义为理论根基,以主观任意虚构与拼凑历史,遮蔽了历史真相;所以,要通过学术研究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基点,以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为依据,对其进行坚决而又彻底地批驳,揭露其错误的理论基础,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骗局[25]。最后,有学者从网络媒体的视域进行审思,认为需要加强对网络场域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完善网络体系治理的体制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环境。如陈永刚从依法治网、强根固基、强化宣传三个角度出发,对抵御网络空间的历史虚无主义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一是,需要依法加强网络治理力度,提升网络环境的执法力;二是,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力;三是,做强正面宣传,建立网络传播话语模式,增强网络舆论引领力。[26]
随着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力度和覆盖范围的逐步扩展,国内学者逐渐注重开展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的相关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肩负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抵御化解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重要使命。基于此,高校已经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同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的重要战略阵地。因此,需要对关于历史虚无主义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峻地挑战。学界关于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主流文化演变说,认为历史虚无主义试图通过传播自身文化价值观去消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扬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如林常清指出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播,宣扬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相悖的普世价值观和形而上学方法论,意在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内容,削弱高校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同,诱发信仰危机[27]。第二,有意识形态挑战说,认为历史虚无主义否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存在的理论基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干扰。如陈君、王娟认为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瓦解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扰乱了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极大地挑战,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环境[28]。第三,有片面夸大矛盾论,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罔顾现实在高校中片面宣传和扩大社会矛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传播的伪装性极强,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教育引领作用。如杨军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擅长于挖掘细节、放大错误。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历史虚无主义会揪住目前的现实问题不放,片面夸大问题严重程度,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脱离现实的虚假传播,往往容易迷惑缺乏整体判断力的高校学生群体,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9]。
另一方面,随着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范围的扩大和传播形式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与重视。首先,有学者以“四史”教育为切入点,从课程教学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认为需要加强相关课程教学的重视力度,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水平。如李朝阳认为需要重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并对《纲要》课程改革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以提升其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其一,需要转移教学重心,注重唯物史观的培育;其二,需要加强教材体系的转化,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侧重点;其三,对于如何有效防范历史虚无主义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其四,加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联系,发挥双向合力。[30]又如陈江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需要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强“四史”教育教学力度,并将唯物史观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同时,要从提升教学的理论性、政治性、实践性三个方面强化课程教学整体效果,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抵御历史虚无主义[31]。其次,有学者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虚无”。如张英、唐忠义认为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作用,同时,需要从三个方面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其一,注重思政教育的开展要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其二,传播优秀校园文化和先进榜样典型,以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其三,注重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有效利用各类红色文化资源,强化学生的历史认知。[32]最后,有学者从利用新媒体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对对策,认为应当有效运用网络媒体,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阵地。如廖海花从加强高校网络媒体建设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两方面展开,提出了高校防范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对策。一方面,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构建自媒体阵地,注重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媒介素养,并强化对高校网络媒体平台的监管;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好自媒体平台,传播好真实客观的历史史实,普及唯物史观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33]又如杨万贺、仁新玉认为网络舆论环境较为复杂,需要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措施祛除历史虚无主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其一,要明晰网络媒介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固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其二,要有效发挥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引导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思政课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其三,提升高校学生群体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帮助其锤炼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侵蚀的能力。[34]
总体来看,国内学界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研究成果颇丰。学者们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内涵、主要特点、现实表现、实质危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研究,使得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理论成果更加丰硕;为进一步强化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问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但是,通过进一步的总结与分析,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进行强化与改善。
首先,研究内容的深度有待挖掘。一方面,研究内容呈现碎片化、零散化的状态。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成果总体数量很多,但大部分的文献观点比较分散,研究的问题较为零碎,常常仅从某一角度入手进行分析研究,缺少整体性的研究。并且,专门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研究的专著数量偏少,整体的研究内容缺少系统性,体系化程度不够。另一方面,研究内容的基础性理论底蕴欠缺。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论文数量固然很多,但是,其质量良莠不齐;其中,大部分文章都是对于已有理论、观点的再翻译、再加工,学理性不强,创新性不足。真正从基础性层面进行深度理论分析和研究的不多,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章数量占比偏少。其次,研究视野的广度有待扩展。一方面,学者们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视角大多从宏观视角出发,从微观层面展开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特定领域如军队领域、影视领域等的研究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大多是放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背景之下,探讨了其对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各方面的影响;但是,很少有学者去思考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古代的历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较为匮乏。最后,研究方法的运用有待综合。一方面,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研究大都只是从理论层面进行推敲,偏重于理论研究,但是,具体的实践操作性不强,可行性不高。学者们对调查研究法的运用并不是很充分,缺少实地取证,对于历史虚无主义在各个领域的传播状况、影响程度等缺乏直接资料的收集。另一方面,学者们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大多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等单个学科的视角出发,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运用得还不是很成熟,缺乏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成果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
因此,根据国内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现阶段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弥补不足。
首先,在研究内容方面。其一,要立足于历史与现实两个大视野,牢固树立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总体、全局的角度出发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综合性的整体研究,摒弃碎片化的研究方式,努力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增强历史虚无主义研究内容的深度与厚度,构建学术研究统一体。其二,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投入,进一步甄别其哲学基础、逻辑脉络、传播路径,强化研究的学理性根基,探寻其能够造成深远影响的社会心理契合点和文化理论基础,鼓励基础性和创新性研究,避免“炒隔夜饭”现象的出现。
其次,在研究视野方面。其一,树立大历史观,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明晰规律和趋势,遵循规律、顺势而为,“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其二,将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一方面,要统筹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既着眼大局,又注重细微;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在具体领域产生影响的分析与研究。另一方面,要树立全局性的纵向历史观,既要看到历史虚无主义对近现代史的影响,又要注重研究其对古代历史的影响,体现近现代史和古代史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两段历史相互统一起来,共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
最后,在研究方法方面。其一,必须始终坚持唯物史观。“一引其纲,万目皆张”,唯物史观是正确认识历史和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才能厘清观点言说的正误,明晰历史事实的真相,澄清历史虚无主义导致的片面认识,有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其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性的开展;提升理论研究的现实可操作性,探寻理论与实践有效契合的中介点,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其三,加强跨学科研究,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单个学科的视野,需要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出发探讨学术问题,综合借鉴各门学科知识,发挥出多学科的强大合力,达成学科之间的跨界合作。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J].中共党史研究,2013(9):5-9.
[2] 乔茂林,刘旸.习近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结构与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1):41-47.
[3] 陈春琳.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动向及其新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4):106-110.
[4] 秦正为.问题与对策:全面透诊历史虚无主义[J].甘肃理论学刊,2016(1):51-56.
[5] 周良书.中国共产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考察[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2):47-55,157.
[6] 潘莉,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特点及其危害[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5):24-29,2.
[7]梁柱.历史虚无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6.
[8] 郑师渠.当下历史虚无主义之我见[J].历史研究,2015(3):13-17.
[9] 杨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兴起、实质、危害与抵制[J].湖北社会科学,2017(8):5-10.
[10] 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主要表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120-128.
[11] 杨建义.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10-114.
[12] 栗蕊蕊,闫方洁.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话语表征与逻辑陷阱[J].思想教育研究,2018(10):89-93.
[13] 姜迎春.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成因、表现及其危害[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30(5):38-42.
[14] 杨龙波,季正聚.历史虚无主义的流变逻辑及其新表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4):43-48.
[15] 蒋国栋.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若干新表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2):65-69,108.
[16] 侯丽羽.论历史虚无主义对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危害及应对策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1):7-13.
[17] 刘书林.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泛滥的深刻教训[J].理论探索,2016(1):64-69.
[18] 谭向阳,阎占定.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评析与现实对策[J].理论月刊,2015(6):17-21.
[19] 葛玉良,张晓娜.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6):73-75.
[20] 孙帅.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其逻辑悖论[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4(8):72-78+95.
[21] 杜玥.中国共产党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中凝聚共识的百年实践与经验[J].思想教育研究,2021(1):71-76.
[22] 刘亚男,王振波.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和人民“四个选择”的全面解构及其治理路向[J].思想教育研究,2021(1):88-93.
[23] 陈松友,卢亮亮.批判与反制: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双重路径——学习习近平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J].思想教育研究,2020(4):85-90.
[24] 孙旭红,夏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新时代国家认同的消解及其纠治进路[J].理论导刊,2020(10):91-97.
[25] 仰义方.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与应对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1):83-87.
[26] 陈永刚.网络空间历史虚无主义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影响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4):116-120.
[27] 林常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5):73-77.
[28] 陈君,王娟.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3):30-32.
[29] 杨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高校师生的现状、原因和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60-63.
[30] 李朝阳.深化“纲要”课教学改革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渗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26-29.
[31] 陈江江.高校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路径选择[J].传媒,2020(22):84-86.
[32] 张英,唐忠义.高校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87-89.
[33] 廖海花.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路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5):74-77.
[34] 杨万贺,任新玉.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6):11-13.
Review and Approach: A Review of Domestic Historical Nihilism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WANG Chen
(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 Anhui, China )
Historical nihilism is an erroneous trend of thought with political inclination. It spreads widely and is extremely harmful. In recent years, the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have noticeably increased their attention to historical nihilism, and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have continued to emerge.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nihilism documents,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historical nihilism research including the number of documents, the distribution of disciplines, the distribution of topics, the autho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stitutions are sorted out, and then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s,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nihilism are sorted out. Related research hotspots such as manifestations, substantial hazard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t preliminarily summarizes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research in the research content, research vision,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rrective approaches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historical nihilism research.
Historical nihilism, ideolog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literature review
D64
A
1673-9639 (2021) 03-0068-10
2021-05-06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研究”(2020MYB047)。
王 晨(1996-),男,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薛 娇)(责任校对 张凤祥)(英文编辑 田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