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超早期微创引流40 例疗效观察

2021-07-14 00:55季立功杨国勇刘斌何国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91期
关键词:引流术血肿微创

季立功,杨国勇,刘斌,何国富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0 引言

脑出血属于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病、多发病,由脑动脉破裂引起局限性出血,与高血压、血管动静脉畸形、血液凝血功能异常、抗凝药物使用等有着密切联系,临床可表现为典型的基底节出血、脑叶出现、丘脑出血、中脑脑桥出血、小脑出血等症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可在短时间内变得非常紧急,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便会对患者正常生活及身心带来极大伤害[1]。目前临床治疗以常规保守治疗为主,旨在控制脑水肿,防治再出血,防治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但是取得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其次脑出血可以考虑开颅血肿清除术,远期效果无明显差异,近年来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超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择80 例脑出血患者,于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 例患者中有23 例男性和17 例女性;年龄区间在52-79 岁,平均年龄(61.23±8.14)岁;平均身高(1.70±0.44)m;血肿体积在20-55ml 之间,平均血肿体积(25.34±5.55)ml。试验组40 例患者中有24 例男性和16 例女性;年龄区间在50-80 岁,平均年龄(61.21±8.13)岁;平均身高(1.69±0.55)m;血肿体积在22-58ml 之间,平均血肿体积(26.31±5.44)m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对比分析的价值。纳入标准:(1)患者既往均无脑出血史;(2)脑出血后相应的局灶临床症状和体征;(3)均经头颅CT 检查结果明确血肿。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足者;(2)排除动静脉畸形并出血者和颅内动脉瘤者;(3)凝血功能异常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常规治疗,及时为患者补充水电解质,维持血压水平稳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脑水肿,防治并发症。

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首先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对侧,根据头颅CT定位二维确定穿刺点,常规铺设无菌巾,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根据血肿大小采取单针或者双针穿刺,采用北京万特福YL-1 穿刺针在电钻驱动下转透皮肤、皮下组织、颅骨、硬脑膜后停止,插入针芯缓慢推进血肿中心,拔出针芯接引流管,注射器缓慢抽出预计血肿量的2/3,注入尿激酶2-3 万单位,夹闭2-4h 开放引流,根据血肿引流情况每日1-3 次尿激酶液化血肿,根据复查CT 血肿引流情况一般3-5d 拔除穿刺引流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若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差,日常生活无法自理,且存在重度残疾或者死亡则为无效;若患者有一定的血肿清除效果,具备基本日常生活能力,但存在轻度残疾则为有效;若患者血肿清除率较高,可实现生活自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则为显效。观察患者手术指标,从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血肿消除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手术指标采用t检验,以()的形式表示;临床疗效采用χ2检验,以(n,%)的形式表示;若P<0.05 则代表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如表1 所示,对照组患者手术指标明显高于试验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2 可知,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脑出血是指患者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发出血,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动静脉畸形、凝血功能障碍、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等有着密切联系,多在情绪过激和用力过度时发病,其典型临床症状为头痛、呕吐、肢体功能障碍、昏迷等,死亡率较高,幸存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运动障碍、言语吞咽障碍。通常采取常规治疗,血肿吸收时间长,增加并发症概率,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2,3]。目前临床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能够快速建立血肿通道,引流血肿,减轻患者脑组织压迫损伤,减少对脑组织的伤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尿激酶使血肿达到液化,并实现血肿的固态降解引流,以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该手术具有创口小、恢复时间短、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低廉等优势,可减轻脑组织压迫损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然而在手术实施过程中手术时机的选择仍旧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应在患者发病3-6h 行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够早日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损伤,避免血肿物质带来激发性损害。也有学者认为,超早期解除血肿压迫会使血管破口处的凝块不牢固,容易再次引发血管破裂。所以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以起到挽救患者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损伤的目的。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则应立即进行穿刺手术,若患者病情尚可,则应在6-24h 再进行穿刺,但是穿刺时间不宜太晚,以免加重脑损伤、继发脑水肿,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由于患者出血后多形成固态、液态、半固态三种情况,液态比较容易吸出,使用5ml 注射器抽吸,若遇到阻力,需调整穿刺方向,尽量吸出血肿边缘的液体和半固态,在抽吸过程中需注重力度的把控,以免增加负压,造成活动性出血。抽吸过程中还需秉承“等量交换或出多于入”的原则,首次抽吸量需以颅内压降低到正常水平为准,注入尿激酶液化血肿,一般2-4h引流管开放引流[4-8]。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手术指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脑出血治疗中采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够改善预后,取得的临床效果确切,血肿清除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采用超早期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能够快速清除血肿,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引流术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后再出血进展及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