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词指的是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早在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就已发现,民主社会天然地易于促成个人主义的形成,并将随着身份平等的扩大而扩散。
2006年,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指出,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我们关注的话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报纸和杂志,每个人都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的可能。这种“个人日报”式的信息选择行为会导致网络茧房的形成。
▲名词解读: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更加顺畅和有效。
这一词语最早来自于桑斯坦2003年的著作《网络共和国》,含义是:人们更容易听到志同道合的言论,却也让自己更孤立,听不到相反的意见。也就是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而该网络外部的任何信息,都很难在这个网络中传播或者不会到达这个网络中。
▲名词解读:当过多地接触我们偏好的信息,我们对于现实的判断可能会被扭曲,因为我们过分关注事物的某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并逐渐认为现实就是如此。
该词最早由互联网活动家伊莱·帕里泽于2011年在其著作《过滤气泡:互联网没有告诉你的事》中提出。他发现搜索引擎可以随时了解用户偏好,并过滤掉异质信息,为用户打造个性化的信息世界,但同时也会筑起信息和观念的“隔离墙”,令用户身处在一个“网络泡泡”的环境中,阻碍多元化观点的交流。帕里泽将此称为“过滤气泡”,并提出这种“过滤器”盛行于互联网,个性化搜索、新闻推送以及其他以用户为导向的内容限制了我们接触新知识和新观点的范围和途径。
▲名词解读:我们接收到被“提纯”后的信息越多,越会加固自我的观点。而一旦认为自我观点牢不可破,认知障碍必然会出现,外面更大的世界的声音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总结:
无论是信息茧房、回音室效应,还是过滤气泡,都并非只是负面的东西,它们的产生必然有其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当下信息每秒都呈指数倍增长,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个人的信息系统容纳量就愈发显得渺小、狭窄以及不够多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固守一些自己所习惯的评价较好的信息获取渠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信息过载时代的一种自我保护,一定要辩证看待。
2020年的“双11”,天猫购物季总成交额接近5000亿元,是美国“黑色星期五”和“网购星期一”销售额总和的近4倍。这些购买行为意味着要发送6.75亿个包裹,同比增加26%。据估计,2018年中国网购产生940万吨快递包装,到2025年将增至4100万吨,几乎相当于日本全国一年的垃圾产量。
与此同时,商家也面临着寻找更环保的方式来应对一年一度购物狂欢的压力。首先从塑料开始。中国塑料使用量的飙升成为世界上最急迫的环境议题之一,但改用其他材料的成本高昂。转而使用的可降解塑料也未必更环保。绝大多数可降解塑料需要在温度达到50摄氏度和一定湿度条件下才能用6个月时间降解。但这些塑料通常被填入垃圾填埋场,很长时间都不会降解。使用纸板也存在环保问题。纸板生产耗水量大,如果原材料的来源不可持续,还会助长森林砍伐的风险。而纸板一旦被食物或其他垃圾污染,就很难被回收利用。
素材链接:
2020年“双11”,阿里巴巴物流部门设计出一种可回收的瓦楞纸箱,不需要用胶带密封。这种“拉链式”包装箱的售价是普通包装箱的两倍。2020年“双11”,该公司使用了19万个无塑料包装箱和300万个生物降解袋。但这只是2020年包装总量的一小部分。
点击运用:
一方面,快递市场繁荣活跃,折射出我们国家强大的消费能力和经济增长趋势;另一方面,正如媒体所说,我们面临的环保问题越来越多。如何实现环保与利益双赢,是未来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阿里巴巴设计的瓦楞纸箱,是一个思路,也是一个方向。而大众环保观念的深入和对“垃圾”的规避,必将推动我们的环保行动更加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