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斗争胜利的思想密钥

2021-07-13 10:30王广义
人民论坛 2021年17期
关键词:攻坚中国共产党

王广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反贫困斗争 党的领导 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D239 【文献标识码】A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把扶贫济困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望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反贫困史,那段接续奋斗的浩大史诗、气吞山河的伟大征程,那些刻骨铭心的非凡壮举,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在人类反贫困史上绝无仅有。究其根源,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反贫困斗争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障,是深刻的社会变革扫除了贫困的制度根源,是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新时代脱贫攻坚消除了绝对贫困。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斗争的百年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斗争在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逐渐形成演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贫困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并于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摆脱贫困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战乱频繁、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广大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方面,帝国主义牢牢控制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另一方面,土地兼并不断激化,封建军阀不断横征暴敛,致使广大民众极端贫困。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摆脱贫困,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是当时中国民众最大的夙愿,也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历史使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造成一切贫困的症结所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造成中国广大民众贫困的根源在于国家不统一、民族不独立,唯有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才能让广大民众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把摆脱贫困作为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开展社会革命,在团结带领广大民众推翻“三座大山”的同时,致力于开展土地革命,不断解放与发展农村生产力,获得广大民众的信任与支持,进一步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进程。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只有消灭不合理的土地制度,才能真正解放農民,使其摆脱贫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积极探索开展土地斗争的具体形式。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苏区相继颁布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县《土地法》《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等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党的土地纲领、路线,动员广大苏区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积极踊跃参军参战。同时,面对当时苏区的经济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广大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抗日救亡的民族大计,在各根据地减租减息、精兵简政,减轻农民负担。面对当时日寇的“扫荡”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毛泽东同志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党中央领导下,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开展“大生产运动”。在当时资源极其短缺、土地贫瘠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带领根据地军民克服了困难,完成了任务,使根据地民众的贫困状况得到一定缓解。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进行革命战争的同时,在解放区积极进行土地改革,1947年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指出“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指出:“土地平分后要号召农民勤劳生产,改良农业技术,发展互助合作运动,求得农民自己生活上的改善。”广大解放区掀起了土地改革的热潮,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与发展,农民的生活得到一定改善,贫困问题得以缓解,饱受磨难的中华儿女看到了新的光明与希望。可以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对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视,为了民众的美好生活进行不懈探索,积极带领广大民众进行土地斗争,开展经济建设,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与信任,不断取得革命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摆脱贫困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脱贫打下坚实基础。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大众进行三大改造,1950年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要求“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地改革的完成为解决农民吃饭问题、有效减贫夯实了根基。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之上,我们党领导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手工业者、工商业者走集体经营的道路。进行三大改造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对解决贫困问题的初步探索,在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之际,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以求早日摆脱贫困状态。贫困问题的解决是一个过程,需要在发展中解决,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生活的改善,必须是渐进的,支票不可开得过多。”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进行,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将解决贫困问题与发展生产力问题有机结合,“所谓穷就是生活水平低。为什么生活水平低呢?因为生产力水平低”。1957年3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占中国人口数量的大多数,有效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无疑是解决中国贫困痼疾的症结所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问题有着清醒认识,多次强调要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强调农业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农业机械化。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的重要议题就是“专门解决粮食紧缺难题”。中国共产党在重视农业粮食生产的同时,开始从社会建设角度探索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制定一系列纲领文件,包括《1956-195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 等等。在全国范围内兴修水利,铺建道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扫除文盲,发展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落实五保政策,对农村困难人群进行重点救助等等,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健康状况有了一定提升。总之,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广大民众的贫困状况得到改变,尽管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出现一定失误,但是主要领导人抓住贫困问题的症结所在,为解决贫困问题进行了有效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脱贫攻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反贫困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剥削的制度根基,这并不等于真正消除贫困,中国社会发展仍受制于贫困。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消除普遍性贫困的必经之路。邓小平同志立足国情,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成为了邓小平同志推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改革农村集体生产经营体制,构建扶贫开发专项机构,反贫困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左”倾错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1978年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政社合一和集体统一经营为特征的人民公社制度,这种“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弊端日益暴露,低效率的农业生产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将农民从人民公社和土地上解放出来,开始了大规模的中国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乡镇企业的出现吸引农民投身到工业生产,这不仅使中国乡镇企业得到迅猛发展,而且农民自身也扩大了收入来源,提高了收入水平,贫困人口也相应地减少。经过几年的农村改革,相对集中的生产活动减少了,生产力得以解放,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解决了普遍性贫困。但是又出现新的问题,贫富两极分化日益明显。邓小平同志认为,允许一部分地区或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只能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手段,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讲话中明确指出,“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不断发展变革的过程中,农民的共同愿望是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扶贫开发工作系统,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实行大规模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开展以农业生产开发为重点的扶贫工作,力争早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脱贫致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颁布后,为达到标准,扶贫开发机制进一步下沉,由瞄准贫困县的扶贫策略转变为整村推进的扶贫策略,注重对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产业化扶贫,坚持与专项扶贫政策相结合,从而使扶贫开发效能最大化,缩小了贫富差距。党在这一时期的精准化扶贫,有效缓解了国民贫困的局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党带领人民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奋斗目标,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指标。为了兑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承诺,党中央安排部署一系列扶贫开发工作,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书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思想,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创新思路,“四个切实”的全面阐释,开创了新时代反贫困的新理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脱贫攻坚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强调要面对面同群众聊家常、算细账,以实际行动践行脱贫攻坚的历史承诺。2015年,中央正式作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健全了“六个精准”“四个一批”的扶贫机制。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对精准扶贫作出全面部署,“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精准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部署,指示我国脱贫攻坚战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问题展开,要求“精准”必须贯彻其中,不断推进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2020年,面对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进行再部署再动员,鼓舞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人民“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同时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斗争胜利的时代意义

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对于国家、民族、人民,乃至世界而言,具有非凡意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消除了绝对贫困这个巨大挑战,中国人民迎来了幸福生活,中国赢得了其他国家的广泛赞誉,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样本。

孕育新的时代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寶藏,激励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在这场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中,党和人民团结一心,共同行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实现了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对脱贫攻坚精神的精辟概括,深刻总结了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深刻描写了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人们的感人事迹,深刻揭示了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力量源泉。在脱贫攻坚精神背后记录着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承载着坚不可摧的决心毅力,体现着勇往直前的倾力奉献。有几十年致力于大山教育扶贫的张桂梅,有选择回家乡奉献青春的黄文秀,有扎根于脱贫一线的黄诗燕……无数劳动人民倾力奋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他们怀着对伟大事业的责任感,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用泪水和汗水洒遍贫苦地区,浇灌幸福的种子,正是因为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不懈奋斗、奋力前行,才得以形成不平凡的时代风貌,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赓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开启下一个“一百年”的伟大征程,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路上高歌奋进,披坚执锐、一往无前。

形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在认清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反贫困事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发展的理论,凝聚着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闪烁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脱贫攻坚领域的璀璨光芒。在革命和建设年代,毛泽东同志秉持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思想理论,一方面,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式来反贫困;另一方面,通过满足人民利益的方式来反贫困。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贫困现象的产生源自于生产力水平的落后和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理论的僵化认识,主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倡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沿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认为要将中国的贫困问题提升到人的权利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重要性。胡锦涛同志进一步认为,当下中国贫困现象主要源自中国社会发展方式的片面性,主张用科学发展观来应对中国社会的贫困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中国贫困问题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行动的基本方略,实现了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我国的反贫困事业提供了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这一科学理论指导反贫困斗争顺利推进,推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在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仍需要以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指导,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砥砺前行,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奋斗。

为全人类反贫困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21年,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这不仅是中国反贫困史上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全球减贫事业的历史性进步。这一胜利向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信守承诺、为人民做实事的伟大政党,中国人民是不怕苦、不怕难的英雄人民。这一伟业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吸引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目光。一方面,为全球贫困治理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是全球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和突出贡献者。中国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援建了形式多样的减贫合作项目,培训了各类减贫人才,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自身发展能力。同时,中国通过贫困治理,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快速减少,向国际社会提供了自己的减贫方案和减贫经验,为减少全球贫困人口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为推动构建全球贫困治理体系注入变革力量。当人类历史转向世界历史,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成为从“相互隔离”走向“普遍交往”的有机整体,一切个体行为都有可能产生社会效应。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然而,全球贫困治理总体上仍处于“碎片化”状态,“共同治理”的贫困治理理念仍未在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外交场合强调,“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在中国反贫困的伟大实践中,其最终目的就是让贫困地区人口与全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一起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以全球性思维破解人类贫困难题,为人类反贫困事业提供建构性方案。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面临相对贫困的新挑战,决定了我们要基于实践不断总结发展反贫困经验,决定了我们要切实维护党的领导,脱贫是新奋斗的起点,党要不断推进反贫困事业向纵深发展,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作者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吉林大学—新疆医科大学联合课题“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国际智库”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

②《毛泽东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⑤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⑥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⑦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⑧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

责编/孙垚 美编/陈琳

猜你喜欢
攻坚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吉安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攻坚脱贫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