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戎,师林,于振玲,王 蓓
(德州市人民医院,德州 253000)
颅内动脉瘤是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多数有颅内动脉瘤壁局部先天缺陷或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炎等引起[1,2]。颅内动脉瘤多呈进行性发展,逐步扩大直至破裂,一旦颅内动脉瘤破裂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威胁,致死率达50%[3,4]。目前临床上治疗颅内动脉瘤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介入栓塞术等两种[5]。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金标准,可以将动脉瘤排除于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之外,保证灌注区的供血,但患者也容易并发致命的并发症,如脑血管痉挛及动脉瘤的破裂,严重干扰手术的过程,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6,7]。血管内治疗与夹闭术相比,具有威胁性明显降低的优点,且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接受[8,9]。本研究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并发症对比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文对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280例患者均经过头颅CT血管成像或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按照Hunt-Hess分级标准,I级患者110例(其中男55例,女55例,平均年龄54.4±10.1岁),II级患者70例(其中男36例,女34例,平均年龄54.3±10.4岁),III级患者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4.2±10.7岁),IV级患者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4.3±10.4岁)。280例患者中140例患者接受夹闭术治疗,140例患者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及Hunt-Hess分级方面无统计学的差异性。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肾功能异常患者;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障碍患者;年龄>75岁患者;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传染病患者。本研究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病原菌鉴定用无菌的棉拭子采集病原菌后接种于血琼脂平板,置生物培养箱中于培养,分离获得纯培养物。细菌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定》的要求进行相关操作。分离的病原菌纯培养物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Compact2进行鉴定。
1.3 手术方法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根据头颅CT血管成像或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手术入路,头部仰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显微镜下沿着外侧裂静脉逐步分离外侧裂池,颈动脉池,打开视交叉池,缓慢释放脑脊液后充分暴露动脉瘤颈,选择合适的夹闭钳及角度进行夹闭。夹闭完全后采用罂粟碱棉片湿敷。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等生命指标进行严密监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根据头颅CT血管成像或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准确判定患者动脉瘤的位置、大小、相关组织关系等。手术开始前对患者给予常规的钙离子拮抗剂,并对动脉瘤进行定位,然后给予可脱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使用微导管进入患者动脉瘤内,并采用弹簧圈进行栓塞,手术完成后给予适当的抗生素。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分析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共1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8株占5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2.1%)、化脓性链球(10.7%)、粪肠球菌(7.1%)和G型溶血性链球菌(6.4%)为主,革兰阴性菌62株占44.3%,以铜绿假单胞菌(8.6%)、鲍氏不动杆菌(7.1%)、产气肠杆菌(7.1%)和肺炎克雷伯菌(5.7%)为主,见表1。
表1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分析
2.2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分析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共1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6株占54.3%,以化脓性链球(14.3%)、F型溶血性链球菌(7.9%)、粪肠球菌(7.1%)和G型溶血性链球菌(5.7%)为主,革兰阴性菌64株占45.7%,以肺炎克雷伯菌(12.9%)、脑膜炎奈瑟菌(6.4%)、鲍氏不动杆菌(6.4%)和产气肠杆菌(5.0%)为主,见表2。
表2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分析
2.3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并发症对比分析 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并发症有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脑梗死、脑水肿、电解质紊乱和颅内感染等,但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见表3。
表3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并发症对比分析
2.4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并发症与预后关系分析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治愈率、重度残障率低于(P<0.05)介入栓塞组,预后良好率、植物生存率高于介入栓塞术组患者(P<0.05),而轻度残障和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4。
表4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并发症与预后关系分析
脑动脉血管瘤指的是颅内动脉瘤,病程隐匿,起病突然,致死率及致残率极高,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是临床上最危险的脑血管病之一。颅内动脉瘤是由颅内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张所致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起,为临床常见血管性疾病,是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最常见的原因。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夹闭术治疗及介入栓塞术治疗时发现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共1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8株占5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2.1%)、化脓性链球(10.7%)、粪肠球菌(7.1%)和G型溶血性链球菌(6.4%)为主,革兰阴性菌62株占44.3%,以铜绿假单胞菌(8.6%)、鲍氏不动杆菌(7.1%)、产气肠杆菌(7.1%)和肺炎克雷伯菌(5.7%)为主;栓塞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共1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6株占54.3%,以化脓性链球(14.3%)、F型溶血性链球菌(7.9%)、粪肠球菌(7.1%)和G型溶血性链球菌(5.7%)为主,革兰阴性菌64株占45.7%,以肺炎克雷伯菌(12.9%)、脑膜炎奈瑟菌(6.4%)、鲍氏不动杆菌(6.4%)和产气肠杆菌(5.0%)为主;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并发症有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脑梗死、脑水肿、电解质紊乱和颅内感染等,但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的差异性;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治愈率、重度残障率低于介入栓塞组而预后良好率高于介入栓塞术组患者,而轻度残障和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性。因此,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有一定差异性,而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性。
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两种主要手段夹闭术及介入栓塞治疗均可能发生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10-12]。在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时发现患者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而积极精准的细节护理可提高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病人的早期康复[13]。在对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时也证实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颅内动脉瘤患者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医治可改善生存质量,提高医治疗效[14]。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且患者预后情况较好,手术安全可靠[15-17]。本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并发症有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脑梗死、脑水肿、电解质紊乱和颅内感染等,但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的差异性。
病原菌感染是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预后。已有的证据显示颅内动脉瘤手术后患者容易并发病原菌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8]。在分析万古霉素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治疗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的研究中发现万古霉素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颅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19]。在对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时也证实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肺感染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吸烟、糖尿病、Hunt-Hess分级,吸烟、高Hunt-Hess分级是影响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0]。本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有一定差异性,但革兰氏病菌的构成无明显区别,且两种治疗手段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区别,与以往的报道一致。
因此,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有一定差异性,而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