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 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7-13 13:20李应明詹文丽
关键词:血型凝胶红细胞

李应明,陈 华,伍 燕,詹文丽

(海口市人民医院输血科,海口 570208)

输血治疗作为改善循环、提高血浆蛋白、增强免疫力、凝血功能、增加携氧能力的治疗方法[1,2],常用于急性出血、贫血、低蛋白血症、重症感染、凝血机制障碍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准确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方法,不仅可有效减少ABO血型不符导致的不良后果,对保证输血安全有着作用的意义[3]。虽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在临床已普遍应用,但由不规则抗体导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仍有发生[4,5],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不良影响。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及血型鉴定对提高输血安全性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0例接受检验的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卡式微柱凝胶技术与聚凝胺法在血型鉴定、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00例接受检验的输血患者,其中男性325例,女275性例;年龄位于16~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82±5.76)岁。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纳入标准:①无输血治疗禁忌证;②意识清晰,无精神疾病;③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可配合完成研究;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影响免疫功能的原发性疾病;②存在肾脏、肝脏、心脏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③存在严重血液系统疾病。

1.2 检测试剂聚凝胺试剂盒购自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抗A、抗B血清购自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功能,抗D单克隆血清购自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ABO、RhD血型鉴定微柱凝胶卡购自荷兰皇家血液基金会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聚凝胺法标记3支 相同试管,1支作为主测管,1支作为次测管,1支作为对照管。主测管于受血者血浆中滴入1滴献血者3%~5%红细胞。次测管于献血者血浆中滴入1滴受血者3%~5%红细胞。对照管于阳性对照血浆中滴入1滴献血者3%~5%红细胞。所有试管内置入0.65mL低离子溶液,充分混匀后,于室温下孵育1min。再于试管内置入2滴聚凝胺溶液,充分混匀后,于室温下孵育15s。3400rpm/min离心10s,留取0.1mL上清液。观察红细胞是否出现凝聚反应。最后,滴加2滴复悬液,充分混匀后,置于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出现凝聚反应。利用3个已知抗原表型的O型筛选RBC上存在的多种RBC抗原与被检血清在凝聚胺介质中反应,出现凝集表示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

1.3.2 卡式微柱凝胶法标记好凝胶卡后,以3中谱红细胞配制成0.5%~0.8%的浓度,加入标记好的微管中,每管50L。分离血浆后,将50L血浆加入Ⅰ孔、Ⅱ孔、Ⅲ孔内,并相应加入50LⅠ、Ⅱ、Ⅲ号不规则抗体筛查谱细胞。置于37℃孵育15min。以微柱凝胶专用离心机900rpm/min离心2min,1500rpm/min离心3min。按照谱红细胞反应格局,判断结果。以3个已知抗原表型的O型筛选RBC上存在的多种RBC抗原与被检血清在微柱凝胶中反应,有凝集出现提示存在不规则抗体。

1.4 观察指标①两种检测方法对ABO、RhD血型鉴定的准确率比较。聚凝胺法结果判断:阴性为不出现凝集反应;阳性为出现凝集反应[6]。卡式微柱凝胶法结果判断:阴性为凝胶管底部处红细胞完全降解;阳性为红细胞凝集块处于凝胶中端或表面[7]。②两种检测方法对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比较。观察两种方法对抗-c、抗-C、抗-e、抗-E、抗-D等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

1.5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2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法血型鉴定准确率卡式微柱凝胶法ABO血型、RhD血型的一次性准确率均高于聚凝胺法(P<0.05),见表1。

表1 血型鉴定准确率比较

2.2 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比较卡式微柱凝胶法的不规则抗体总检出率高于聚凝胺法(2.00% VS 0.33%,P<0.05),见表2。

表2 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n(%)]

2.3 不规则抗体阳性科室分布1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血液科5例,占35.71%;肾病科4例,占28.57%;感染科3例,占21.43%。其余科室2例,占14.29%。既往有输血史12例,占85.71%。有妊娠史7例,占50.00%。

3 讨论

输血治疗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挽救大量失血患者的重要方法[8],在临床应用中受到血液、血液制品抗原、抗体成分多样性的影响,可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出现[9]。在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可减少速发性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10],但异体/自体输血、血液制品静脉滴注、免疫刺激等产生的不规则抗体,可导致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等问题[11],从而诱发严重输血反应,危及患者生命。传统的输血前检测方法包括:聚凝胺法、酶法、盐水法等[12]。聚凝胺法检测原理为:红细胞表明电荷收到低价电离子破坏后,可发生凝集现象,在加入凝聚液后,红细胞未分散则为特异性。但该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较低,受人为因素干扰过多,缺乏标准化操作流程,最低检测限较高等缺点[13]。

卡式微柱凝胶技术为美国FDA批准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其检测原理为:通过调节葡聚糖凝胶浓度,控制分子筛孔径大小,使分子筛仅允许单个红细胞通过,从而达到分离凝集红细胞与游离红细胞的目的。将红细胞与血清加入凝胶的上不反应离心后,凝集红细胞受到凝胶的阻碍而停留在凝胶的上部/凝胶中,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停留在凝胶腔底部。该方法目前已采用标准化定量操作,可使操作人员的误差降至最低水平,具有较高的重复性。且由于该方法采用了凝胶分子筛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可显著提高血型鉴定的灵敏度、安全性。凝集的红细胞与游离红细胞分开,检测结果一目了然,有效避免检测人员经验不足导致的误差。且该检测方法操作方便,去除了繁琐的洗涤红细胞过程,人球蛋白抗体不易被中和,从而降低假阴性率导致的血型鉴定错误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表明,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RhD血型鉴定中的一次性准确率分别为99.67%、99.67%,均高于传统聚凝胺法,这与牛天林等[14]的研究结论一致。说明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中的准确性高于凝聚胺法。鉴于不规则抗体导致的输血反应较为常见,本次研究进一步比较了两种方法在不规则抗体(抗-D、抗-E、抗-e、抗-C、抗-c)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这些抗体均属IgG抗体,由输血/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对相应的红细胞有致敏作用,且输血过程中的输血反应程度与IgG的效价密切相关。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的总阳性率为2.00%、0.33%,与李莲华等[15]的文献报道结论一致。这可能与IgG抗体分子链短小,无法有效凝聚有关。

综上所述,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ABO、RhD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中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操作方便易行,可有效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血型凝胶红细胞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性能ZrO2纳滤膜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保暖神器——气凝胶外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4种血型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