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树种的选择与造林质量控制

2021-07-13 03:36张肇良
林业科技情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树种造林苗木

张肇良

(广东省肇庆市国有北岭山林场,广东 肇庆 526000)

在维护生态环境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保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效果,要针对树种的选择与造林质量控制要保证措施的合理,以不断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强化树种的选择与造林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近年来,许多地方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广东省为例,全省 2016-2019年新增造林66.35万公顷,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如图1)成林率仅为 57.4%。这也表明造林欠缺有效的措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广东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虽然也推广了“工程造林”,但由于不注重树种的选择与造林质量控制,造成了现有的造林质量不高,不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林的综合效益受到了影响[1]。

图1 成林不合原因的分析

2 造林树种的选择

2.1 基本原则

树种的选择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前提条件是要保证造林的效果,在此前提下,要结合造林区域的环境特点,来源要易于获得,还要降低苗木成长期间的种植成本,树种要易于成活[2]。比如广东省肇庆市国有北岭山林场选择的乡土树种包括红锥、米老排、木荷、香樟、灰木莲、枫香等。林业生态工程已实施了多年,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但是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还要兼顾生态效益。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造林工程更多强调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条件,保证生态建设的质量。选择树种时,要更多考虑树木的生态价值与环保价值,当然不能忽略其经济价值,这样在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还可保证经济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选择树种,要针对鸨造林工程考虑到造林的环境要素[3]。造林可以选择很多树种,但不是所有的树种都适应当地的环境。选择树种要全面分析,对比不同的树种,树种生态特征要适应造林地的环境。选择树种,要分析树种具有的优势,还要结合种植土壤的条件,要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发育。树种选择要结合环境因素,要针对树木生长所需的各类条件,如土壤性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多样性等。选择树种的核心素是基于“适地适树”。树种的生长与环境有关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动态,对于树木的生长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4]。树种的生成要保证适宜的环境可以通过人为选择,保证环境条件满足树木的有利生长,树与环境实现相统一,消除环境其树木生长产生的不良影响。

所选择的造林树种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在满足生长条件下选择成活率高,价格较低的苗木,还要考虑到来源范围广泛,后续的管护费用低[5]。针对树种的选择,还要尽可能地选择本地树种,避免苗木移植的长距离运输,可以降低苗木损坏。

2.2 造林树种的获取

树种的获取可以采用改造和选择两种方式。改造分为改地适树与改树适地。改地适树是通过人为措施来实现林地生态环境的改变[6]。针对改树适地,需要改良树种,如遗传性状的改变,以更加适应当地的生成环境,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是周期长,还要保证技术的先进,否则预期效果会受到影响。

选择要针对选树适地与选地适树。选树适地是指在全面考虑造林地条件的基础上,选择最为适应的树种。分析要地条件时要全面,要考虑到极端条件下的影响,还要考虑树种的本身特性,基于生理学、生物学、生态性进行分析[7]。种植前先要调查,明确不同树种的天然种植条件分布范围,明确不同生态条件的生长效果,基于生态性和生理学综合分析,要结合特定条件下树种生长的抗逆性与适应性。选择树种,优先考虑到与造林地生态条件最为适宜的树种。比如本地树种适宜当地的土壤条件与气候条件效果好,土壤不用实施特殊处理,可以保证存活率,造林成功率得以实现[8]。造林树种的选择还考虑到生物的多样性,最好选择两种以上的树种,通过混交林的营造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选地适树要考虑树种的生态学特征。选择前要充分调查树种的生态特征,了解造林地的环境条件,充分结合造林地的生态环境来选择树种。造林地的环境与树种的生态位实现匹配。比如针对干性树种的选择,要在高海拔地区种植。地下水位较低。树种如果是阳性树种,要种植在向阳背风的区域,或有天然屏障能有效抵挡寒风的地段。

改树适地是通过技术手段来增强树种的特性,如提升树种的耐旱性、抗盐性、耐寒性等,以更好地适应造林地。但这种方法的缺陷是需要技术支撑,周期较长,效果有限,所在短时间难以快速实现,因此应用较少。

改地适树是由于特殊原因,要栽种特定的树种,但是种植的生态环境不适宜,可以采用人为技术改变林地环境,以满足树种的生长需要。改地方法包括改变原土壤的通透性,改变土壤的PH值,提高或者降低地下水位,改变光照条件等。人为技术手段虽然可以改变造林地条件,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工程,一般造林工程考虑到成本不会大规模改地适树。

2.3 选择的要点

2.3.1 要有利于水土保持

实施造林工程是为了水土保持,改变水土流失,最大限度恢复区域的生态环境。针对造林树种的选择,要优先考虑根蘖性强的,以更好笼络土壤,特别是针对种植地土壤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要保证树种的根系发达[9]。如果土壤较坚贫、易板结,要选择有改良功能的,如具有枝叶繁茂、落叶厚实的树种。树叶落在地上易分解,分解物能实现土壤品质的改善。

2.3.2 选择树种要考虑到乔灌草的合理搭配

造林地的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选择造林树种要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树种搭配种植。选择时结合树种、草种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规划比例,保证最优的比例。例如在北方干旱地区,要搭配耐旱灌木,使树种不能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以保证存活率。草种有利于土壤的保护,种植时还要搭配具有耐旱特性的草种,以提升植被的恢复效果[10]。针对坡度大、易水土流失的区域,还要有配套的防护林。

3 提高造林质量的路径

3.1 结合林业生态工程

造林方案的制定,要结合种植地的实际,综合分析气候条件、地质地貌,造林方案要保证科学合理,还要结合造林后的维护。在造林中,要加强林地的看护管理,以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如在荒山造林,可以采用明穴植苗法,要保证挖好树穴的处理效果,在树穴底部可以准备一定量的熟土,然后覆盖底肥与有机肥,再铺上细土,细土要保证透水性较强,然后将树苗植入。种植时要保护树苗的根部,根须不能翘起、弯曲。植入树穴后,要保证固定牢固。

3.2 整地技术的应用

在林业生态工程中,整地是重要的环节,整地可以有效改善区域种植条件,为树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整地的实施中,先要分析造林地的坡度,必要时加以改造,保证土地平整,以利于后续的造林工作,还可以避免发生水土流失。要清除林土壤中的大块碎石,保证土壤疏松,以利于苗木种植后的生成。对造林地的整改,还要保留此区域原有的植被,以保证造林地的植物多样性,这也是林业生态工程的目标。比如针对荒山造林,设计造林工程时,先要完成野外勘测,搞好数据调查,以确定整地面积与种植条件。与林地整地相比,在荒山造林要严格控制整地坡度和水平线,尽可以保留原有的灌木与植被,以预防水土流失,这是保证造林效果的关键。

3.3 水肥管理

要保证造林质量,还要考虑到肥料和水分,这是树苗得以健康生长的基础条件。苗木种植后,要保证灌溉效果,让在苗木在生长中有足够的水分,灌溉时要保证浇透。苗木在生长期,要春季抗旱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还要结合树龄、土壤特性,采取科学的措施,以利于苗木的茁壮成长。在秋冬季,针对苗木要剪修与除草,改善种植周边的水分条件,提升苗木的抗低温能力。

3.4 除草松土

松土是对土壤实施疏松处理,对地表已发生板结的土壤可以采用人工或者机械方式敲碎,以改善土壤表皮的透气效果。对于苗木的维护要结合造林地的降雨量、气候,对土壤松土,以保证地表的通透性,保证幼林的生长效果。苗木在生长期还要去除杂草,杂草会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与水分,苗木的生长会受到影响。为了确保苗木在生长中可以获得足够的养分和水分,杂草要及时清理和铲除。除草要结合杂草的生长规律,结合苗木的生长需要与造林地的气候特点,保证除草的合理,保证苗木在生长中可以获得足够的养分与水分。

3.5 加强管护工作

在造林完成后,后续的管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林木的管护要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实施,要防止人畜的践踏影响,防止发生火灾,要定期进行研究巡逻。管理工作还要针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尽可能提升苗木的存活率。

4 结语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树种的选择与控制造林质量是关键。为此,要结合种植地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制定合理的造林工程实施方案,以确保造林工程的质量。

猜你喜欢
树种造林苗木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数字
树种的志向
苗木供求信息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