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排水水系规划布局方案研究

2021-07-13 09:01
科技视界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入河排污口水源地

孙 艳

(河津市水利局,山西 河津043300)

0 引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其存在二元分割的状况,也随之提出了城乡一体化,而且在经济发展等方面也是必然的要求,其主要宗旨就是对社会生产力来说,当达到一定水平时进行城市和乡村建设,将其建成统一体,做到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而且在空间上,做到互为环境;在生态上,做到相互协调;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做到相统一,促进城乡经济更好地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城乡一体化来说,主要有以下特征,为在经济和空间上,能做到整体协调,而为了使城乡更好地发展,还离不开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网络建设。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重供排水水系,将其布局规划方案制订出来。

1 供排水水系规划布局存在的现状

1.1 没有形成水资源配置格局

由于城市位于平原水网区,对于河网水位来说,落差相对较小,流速率低,而且还存在不稳的现象,再加上河流水环境,容量不多,在水体中,自净能力有待提高。对于一些河道,还存在淤积的现象,连通不够顺畅,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水流通畅,使水环境存在一定的污染。在乡镇河道和中小河流中,虽然实施了治理工作,但是所选取的治理方式比较落后,不仅没有治理效果,还增加了农村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其中在水质上,最严重的就是上游境内面积存在一定的污染,尤其是入河污染比较多,负荷还比较大,超出了水体纳污能力。通过氨氮双指标来对全市水功能区时,经相关数据显示,达标率相对来说不高,还不能为供水提供重要的保障。在降水时空分布上,由于存在不均匀,在水资源配置格局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使得水质型存在缺水的现象。再加上此城市还没有形成水资源配置格局,虽然实施了水资源综合调控,但是此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1.2 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低

城市饮用水源地,主要有2个,其中主要在长江上,但是就当前水源结构进行分析,还比较单一化,如果发生事故,在不同饮用水源间,难以使得调度和补充环节更好地实现。虽然,此区域在水源地上具备应急的水源地,留着以后备用,但是缺少应急的保障,在这方面有待完善。从总体上来看,对此城市的饮用水源来说,水质相对比较高,但是在镜内有的水源地中,还没有意识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其保护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一定程度上,很容易存在安全的隐患。而且有的应急用水水源地中,其保护区上,虽然实施了划分工作,但是划分的还不够合理,且有的地方还有大量的养殖户进行养殖,从某种程度上看,这对饮用水的安全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对此城市的供水系统来说,还需要完善,尤其是应急调度功能。

1.3 尾水处理设置布局不合理

在城市水系中,所兼具的功能比较多,而且此功能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为城乡供水和水资源调配以及尾水排放的复杂性,在理顺和布局上,没有合理地进行实施,没有将主要的功能体现出来,且针对重点功能还存在不清楚的现象。在设置现状尾水出路的过程中,其布局上,没有统一的将其规划好,还缺少一定的指导性,使得所设置的尾水出路难以设置的更加合理提供重要的保障,而且在对水功能区管理上,还不能适应此管理提出的相关要求,一定程度上,这直接关系到水体水质的质量,还不能更好地调配水资源,这对于河湖水质实施保护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2 供排水水系规划布局有效方案

2.1 水资源调配布局

在清调水体质上,需要将完整的体系构筑出来,在流域大循环和区域中循环以及局部小循环上,一定程度上,还能将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出来,由此以来,在引清水量上,不仅能实现增加,这对于河水还能起到稀释的作用,让污染物浓度降到最低,而且在水体增大流速上,能使其调活更好地实现,在河水中,针对自净能力不断提升,能有效地降解污染物,并加快降解的速度,让污水不再发生积存的现象,在河网水体中,使得有序流动更好地实现,促进良好循环[1]。

首先,对于流域大循环来说,可将相应的通道建立出来,在实际建立的过程中,可以长江为主。其次,对于区域中循环来说,需要对相应的体系规划好,使其更好地实现河之间的沟通,在水体循环等方面,通过对河的引江水功能充分的利用,将相应的通道建立出来,由此以来,这对于区域内部和相关湖来说,促进水体交换。最后,局部小循环。对于此城市来说,要意识到区域性的引清调水工程的重要性,并给予高度重视,对此工程有效的实施,并从内河和外河入手,将若干枢纽和河网沟通将其设置在其中,一定程度上,这在局部水环境上使其得到改善,促使城区水系水质得到完善。相关城区可有效地建设良常枢纽,其中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可在防洪工程的依托下,并将此建设完成,对于湖水来说,并灵活进行调引,使得城区水体交换得到强化。

2.2 饮用水安全布局

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将饮用水安全保护屏障构筑出来,确保此构筑出来的与经济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进而还能集中式的饮用水源地出来,还有就是在用水水源地上,将应急备用的布局形成出来[2]。为此,在这基础之上,在确保水质和管理规范化以及信息共享、运行可靠性等方面,结合相关的要求开展综合整治工程,此工程主要针对的水源地,其工程主要包括的内容有隔离防护工作,从污染源入手,来确界立碑,整治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等,由此以来,在水源地中,为水质良好和充足提供重要保障,促进生态更好发展。

首先,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布局。结合城市各方面的情况,选择两个水源地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还有就是在区域中,选择两个水库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其次,应急备用水源地不布局。“一河”:长江孔和北干河,在此城区的应急备用水源地上,来对此布局进行规范,在应急和备用水源上,使其能更好地为水厂进行提供。“二湖”:对于相关的湖来说,需要为水厂提供应急备用的水源地,水厂和相关湖需要将中心湖厂提供给备用水源。

2.3 尾水出路布局

充分考虑此城市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水域排污的实际情况,还要将区域保护目标充分考虑到位,并在水功能区的基础之上,其河排污口上,来对此水系布局的方案进行设置,此设置的形式要以禁止设置和严格设置等等。

首先,禁止设置入河排污口水域范围。充分考虑到饮用水水源保护,将对此点进行明确,其中从河排污口骨干水域入手,以供水河道为线,来对此水域的范围禁止设置。并在长江干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下,构筑以各个骨干为一体引江河道,明确好相应的分散控制点,在入河排污口骨干水域布局上,禁止设置。基于此,并对相关的水域进行规划,将其列为入河排污口水域。其次,严格限制设置入河排污口水域范围。对于禁止设置入河排污口水域来说,与一级支流是有一定联系的,而且具有密切性,需要将其联系起来,在排污行为上,严格进行限制,并将水域区域充分考虑到位,因为此区域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还有在缓冲区,在排污行为上,还要进行限制。基于此,还要对相关的水域进行划分,并设置入河排污口水域,严格限制。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相关城市来说,在供排水系布局上,一定要清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在水系布局方案上,合理地进行规划,做好水资源配置工作。

猜你喜欢
入河排污口水源地
直击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十四五”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牛鼻子”
河南省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及布设研究
淮河流域永城市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河南省2014年入河湖排污口数量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算
吉林省供水水源地问题探讨
矿山疏干排水对地下水源地影响的数值模拟
海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布强度分析
枣庄市2011年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