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艺术考级管理模式初探*

2021-07-13 02:38
大众文艺 2021年1期
关键词:考级线下艺术

(天津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天津 300171)

长期以来,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简称:艺术考级)的教育教学与考试大多以面对面形式开展,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各考级机构在教育部门和相关政府的指导下,纷纷以各类网络形式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各地艺术考级呈现出多种多样的互联网考级模式,针对不同平台间参差不齐的考核方式,如何建立规范统一的评审标准,使评委准确把握评判尺度,以期达到公平公正、同质等效的评审结果,这俨然对各管理机构提出了新课题,尽快建立科学规范、优化合理的互联网艺术考级管理模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艺术考级的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音乐考级悄然兴起以来,音乐考级便承担着我国音乐教育普及的重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在推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缺失,而社会艺术考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音乐的平台,弥补了学校音乐教育的不足。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国民艺术素质的提高。艺术考级不但是学生获得专家对其音乐专业水平的鉴定,也是培训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而促进我国社会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随着大众对艺术素养需求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孩子参与到艺术考级中。然而,伴随市场深入推进,艺术考级商业化、功利化色彩愈发浓郁。

受多年来艺术特长生升学加分政策的极大吸引,许多家长与学生将艺术考级视为升学的捷径,怀着对升学的需求与目的进行艺术学习,希望孩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高级别的证书,从而获得更多的升学优势。[1]在功利心态的驱使下,许多琴童将练琴视为强加的“任务”而被迫完成,违背了艺术教育的初衷。从考级管理制度层面来看,家长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考级制度的改革。为满足一部分家长“急功近利”的学习需求,一些教师与艺术培训机构为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音乐学习的客观规律与教学质量,将家长需求与学生考试级别作为自己教学水平的衡量标准,忽视了对学生兴趣与艺术素养的培养。

二、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模式的变革

1.疫情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这场全球范围的疫情给各行各业造成了巨大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系始终以面授课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并未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在线教育及考试平台,广大专家、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对在线教育平台的实施与管理始终持以质疑、审慎的态度。然而,一场疫情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的固有模式,居家隔离的应对举措使传统的线下课堂模式彻底瓦解,在线教育迅速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在特殊时期承担了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措施使教育工作者真正脱离了传统“混合教学”的框架,全面、客观的接受线上教育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首先,对于教师而言,教育形式彻底转为“线上”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虽然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全面线上教学模式的开展是疫情发生后“匆忙”选择的应急之策,大多教师与学生均未有类似经验,因此,在教学开始阶段较为慌乱。教师瞬间变身“主播”,面对电子设备与学生隔空进行交流、互动,教师的教学心态,必然紧张慌乱、手足无措、甚至焦虑恐慌。其次,对于学生而言,家里熟悉、舒适的生活环境无法迅速进入精神高度集中的课堂状态,从根本上削弱了他们的听课效率。我们应当明确,从“线下”到“线上”,不仅仅是教学形式的拓展与转变,更是教学思想与性质的变化。

2.线上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应秉持辩证的观点与态度。线上模式的出现是人类科技文明进化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社会公共突发事件催化下的必然产物。疫情防控期间,大众对线上教育能否代替传统教育,抑或线上教育在传统教育能够起到怎样的功用与影响等问题始终质疑。然而在疫情发生后,线上教育作为唯一有效的教学模式,已悄然改变着大众的思想与观念。

诚然,线上模式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极大便利,使教学与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便捷,教师与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完成教学活动。首先,特殊时期,线上考级能够避免师生的聚集性活动以及路程中可能出现的交叉感染。而熟悉的考试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进入考试状态。其次,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线上模式可以有效记录学生的音乐表现。信息化的考试平台,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能够使考官自由选择考试进度与速度,避免听觉、视觉疲劳,减少误听、漏听。再次,网络信息的发展彻底打破了地域性的局限,偏远地区的学生无须亲临考试地点,大大节省学生的时间、路程及住宿等问题,减轻了考级管理人员的负担。

然而,线上模式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须注意随之而来的客观问题。首先,对于教育学习,尤其是音乐这种舞台表演艺术,“身体在场”,与“云在场”有着本质的区别。音乐表演需要实践,“身体在场”意味着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系统皆与课堂建立联系。而“云在场”时,学生的感官无法全部集中于课堂,容易被各种其他信息源所影响。传统的线下教育具有一定的纪律限制,即教学过程中,除教师之外,学生将被暂时剥夺自由行事能力,以此方式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而线上模式恰恰缺少了这种纪律性限制,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其次,面对面的线下授课所具有的仪式感是线上模式所缺失的。线上模式无须出门、进学校、进课堂,甚至不需要涉及教学相关的任何仪式,这使线上模式缺乏一定的仪式感来增强学习氛围与教学效果。音乐是一门需要感知、感受的学科,需要人与人、人与作品之间产生共鸣,线上考级使学生缺少临场感、氛围感,无法与评委、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再次,从评判角度看,缺少了线下考级与评委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同时也缺少了线下现场评委点评的重要环节。

线上教育与管理不仅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育教学环节的全面覆盖,线上模式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我们应发扬优势、弥补劣势,不断发展完善。

三、应急管理模式的未来展望

1.培养学生应急意识

特殊时期,受教育环境影响,线上模式虽能较为便捷的联系学生,但面对面交流机会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培养学生的应急意识,从思想、身体健康等方面积极与学生建立沟通是确保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首先,管理机构应确保教学场所的健康卫生环境,制订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其次,定期监测师生身心健康状态,对师生的不同需求制订相应的监测方案与协调方案;再次,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管控措施,与医院、消防、公安等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应急知识普及与演练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应急意识与能力。[2]

2.创新教育教学手段

线下教育于教育本体而言有其不可替代性,它能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情境体验、思维共鸣及知识感知。但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发展,线上教育已成为未来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承载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重任。线上教学从根本上并非将线下教育的模式与内容完全照搬,而是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思维与学习形态,也是信息化社会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在于创新,而教育是发展的前提条件与核心目标,只有将创新融入教育教学,才能不断输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质人才。

3.打造个性化平台区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模式实施的初始阶段,由于基础保障未能完全到位,许多平台在集中访问期间出现崩溃、卡顿以及掉线等状况,这些客观原因需要我们创建更高质量的教学平台,从而保证教育教学手段的顺利开展。“互联网+”为教育行业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资源与教学选择,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保证了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多样化,使教育真正进入大数据时代。对于线上模式而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首先,教师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教学平台;其次,教师须丰富教学资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内容选择;再次,教师应采用鼓励式教学,对心理素质较弱的学生,可利用线上模式的特殊性,引导他们建立自信心。打造个性化教育平台区是教育资源形式科学化、体系化、高效化的重要保证。

4.推动政府弹性管理

国家与政府是艺术考级得以顺利推行的有力保障,尤其在突发疫情时期,国家与政府的号召与管理对于政策的施行起着关键作用。所谓弹性管理是一个多维度的跨学科、跨思维的概念,由生态学与心理学共同构成,适用于管理范畴。以弹性管理的方式,更加灵活、变通地促进政府对于艺术考级的进一步管理与政策推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具有一定的抵御风险和防御危险能力。特殊时期,学校、家庭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可在政府的弹性管理下建立联动机制,共建教育教学活动,使“停课不停学”保质保量的贯彻落实。

四、结语

新事物的发展必然经历漫长曲折的过程,它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而不断完善,线上考级亦是如此。我们应正视线上模式带来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应对艺术考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音乐表演属于舞台艺术,它需要表演者在舞台上检验自己的专业能力,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育教学模式的特殊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线上教育平台的不断完善,真实还原线下教育教学环境、实现线下教学真实体验,将成为可能。管理机构应努力保障线上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创新线上艺术考级模式、完善线上艺术考级管理机制,适应时代需求,以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的原则完成线上艺术考级工作。

猜你喜欢
考级线下艺术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操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音乐听力》考级(三级)教学分析与思考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ONE⁃MAN UNIVERSITY
你是如何面对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