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西方当现代舞蹈具有西方特色的舞蹈,东方元素是具有东方气息的艺术呈现方式。西方当现代舞蹈和东方元素成了不同区域的文化载体,两者在文化和载体之间相互碰撞,产生了新的发展、创新和融合,促进了东西方的融合交流交流。
20世纪中期,西方现当代舞蹈陆续传入我国并陆续流行起来,舞蹈以交际舞为主,其中有华尔兹、探戈、慢三、快四等。新中国刚刚成立,中苏友好使得两国之间在艺术上交流甚多,交谊舞的传入在社会的各个阶层的活动交流成了主流舞蹈。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经常会举办各种各样的交谊舞会,使得西方舞蹈与东方文化得到了初步的融合发展。1966年至1976间“文革”的冲击。西方当现代舞蹈在我国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甚至对其进行严重的批判,并归类为“四旧”加以批斗和清楚,从一定程度上完全阻碍了西方现当代舞蹈在我国的传播与推广,两者之间的交融非常困难。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得力于改革开放传统的西方现当代舞蹈在我国迅速地发展起来,东方元素和西方现当代舞蹈融合下的舞蹈艺术成了新的成长力量。八十年代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向全国推广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西方现当代舞蹈,并根据本国国情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以创新。20世纪末,我国首次组队参加世界顶尖的“国际黑池舞蹈艺术节”,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此时具有东方元素和西方现当代舞蹈融合的舞蹈艺术得到国际舞蹈界的认可与推崇。
第一是展现身体部位的不同。通过东西方舞蹈动作的是绝对比对比,我们能直观地看到东方舞蹈将上半身作为舞蹈主要的展现形式,比如手指动作灵活多变,在不同动作或造型中有不同的指法。而西方的现当代芭蕾舞和国标舞则以下半身动作复杂多变而上半身的动作相对简单为显著特点。19世纪初“脚尖舞技术”的出现,充分体现了西方舞蹈对下半身训练重视的表现,尤其是国标舞脚跟、脚掌、脚尖的快速转换和腿部位置与造型的不断变换,使得东西方舞蹈所展现不同的身体部位有为的明显,而芭蕾舞动作的体态特点都有向外延展的特点,感觉是离心的、放射的、四肢从躯干伸出向外无限延长的动势,从身体到精神都有膨胀、扩展、延伸的感觉。
第二是表现形式的不同。例如东方代表性舞蹈——中国古典舞,最具有东方色彩的舞蹈。舞蹈的服装与道具以轻纱、扇子、水袖、手鼓等,具有东方元素的特色,从中体现东方女性优美与典雅的气质,是中国自古以来对女子的审美独特标准;东方代表性舞蹈——水袖舞,水袖舞借鉴和继承了中国戏曲舞蹈独特、鲜明的风格和形态,讲究身韵合一、身心并用,内外统一的特点,利用独特的水袖来体现东方韵律的人体形态和思想感情,别具东方色彩与美感。而西方现当代舞蹈大多数以现当代芭蕾舞、国标舞为代表,通过明显和夸张的肢体表现直接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尤其是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两个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两个重要的时期里,不仅注重作品逻辑结构和舞者形象的塑造,更多的是运用多变的音乐、丰富的情感和夸张的肢体动作去表达作品的内容,直接通过肢体表现抒发内心情感和作品意境。国标舞是由西方民族性舞蹈发展而来,每个舞种都有西方不同民族特色的体现,具有铿锵有力、雄壮激昂、欢快热烈、浪漫风趣的特点,利用西方人独特强壮且魁梧的身材和大幅度夸张的动作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展现强壮的体魄。是西方现当代舞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
第三是舞蹈服饰的不同。东西方地区环境的差异、生活饮食习惯的差异、文化底蕴的差异等相关因素让传统的西方现当代舞蹈与具有东方元素的现当代舞有着明显的差别。例如中国古典舞戏曲的历史传承,舞蹈节奏也相对比较舒缓,舞蹈服饰相对来说以古装服为主,服装风格较为保守,例如宽大的袖口可以遮挡自己的面部,宽大的裙摆在旋转过程中可以体现东方女性的柔美与典雅的线条。而西方现当代舞的服饰以性感、奔放、外漏为特色。例如国标舞中的拉丁舞,舞蹈风格激情欢快热情奔放,女生服饰穿着暴露,以短小精致的超短裙和裸露的上衣为主,男士的上衣以开胸为主,很好地体现了西方男性威猛的一面。芭蕾舞的TUTU裙上半部分将舞者的手臂、锁骨展示出来,更多将自己的上半身肌肤的呈献给观众,先半身的裙身极短,长度不超过膝盖,四分之三的腿部全部都要展露出来,没有一丝隐藏,便于观众欣赏到舞者曼妙灵动的腿部动作和她们优美的腿型。
第一是的艺术表现力是相同的。无论是西方舞蹈还是东方元素都是需要高水平的艺术表现力。虽然西方现当代舞与东方元素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但是二者之间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注意内涵,个体的心灵内涵、个体的外表内涵、丰富的情感表达和舞蹈当中内在的意义。人体又是承载艺术表现力的一个重要载体,人体在完成每一个动作当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彼此相互协调从而系统的培养人体的舞蹈表演能力。无论是东方元素还是西方现当代舞蹈都有要人体来完成稳固的、标准的、具有协调性的动作舞蹈动作来呈现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第二是艺术国际化是相同的。世界各地的艺术和文化是没有国界,他们之间又紧密不分、相互依存、相互学习、融会贯通,形成了艺术国际化体系。东方元素与西方现当代舞有着相似之处,在艺术的表达方面东方元素与西方现当代舞都运用了美学特征。由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形成了不同的对艺术的表现风格,但是对文艺的审美、价值观的体现、道德评判标准等等因素都有着相同的国际化标准的特点,只有寻找到东方元素与西方现当代舞的共同之处,使其二者之间相互融合才能让西方现当代舞蹈更好地发扬东方元素美的优势,创造出更好地艺术作品。
第三是艺术审美意象是相同的。无论是西方当现代舞蹈还是东方元素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审美观念——点与线。线是长的、软的,点是短的、硬的,在西方当现代舞蹈动作中不同的肢体变化是点与线最好的体现,而在东方元素中服装、音乐和特殊的舞台道具甚至是面部妆容也有着点与线的审美观念,二者在艺术展现形式上相互互补,例如西方的国家里艺术的审美观念也对芭蕾舞开、绷、直、立、轻、准稳、美也产生的影响。由此可见,尽管在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的审美观念下,都能寻找到二者相互关联的审观念。作为一种艺术审美观念,近些年来西方现代舞融入东方元素,现代舞、现代芭蕾舞、街舞等西方当现代舞蹈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当“点与线”的审美观念的加入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可以接受具有本国特色的西方现当代舞蹈,去欣赏并感受它带来的美好的感觉,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和艺术线上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舞蹈历史的发展来看,西方现当代舞蹈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在每一个时代当中可定会出现一种或多种的代表某地区文化或审美观念的舞蹈风格,可以看舞蹈展现形式正发生着平流缓进的变化,舞蹈的单一化向着多元化不断在发展。由此可见,当西方现当代舞传播到东方古国的时候,会根据当地民俗风情进行新的塑造,吸取或更改创作观念、创作方式和舞蹈美学,将西方现当代舞蹈与东方元素的相互融合,创作出更多元化、更丰富的创作观念和舞蹈美学,在舞蹈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否定一些不适合自己发展的观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否定当中没有继承与创新,继承优秀的历史部分当中也要有创新意识。要敢于接受新的事物,并在新的事物上有新的创作与发展,创新出适合自己的舞蹈内容。创新性的舞蹈适合我们的时代、适合我们的生活、适合我们的人群,这种“西方现当代舞与东方元素融合”的舞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更容易被接受。
与此同时我们要多注意到对东方元素的接受,而少注意到对西方现当代舞的影响,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下定义“东方元素”,即把“东方元素”的艺术领域延伸到国家战略层的角度来看待,在世界上具有“东方元素”的艺术定位可以成为现实,这样东方元素艺术的国际定位才能永垂不朽,才能更好地传承创新,融合发展。
自古东西领域对彼此的异国文化、艺术、舞蹈深感兴趣,西方现当代舞的专家和舞者们深深的北东方古典美的所吸引,在时代的发展中西方现当代舞陆续的传入到了东方。全球最具有青春时尚气息和浪漫唯美的西方舞蹈艺术家来到了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国度,给东方国度带来了不是单纯的“西方舞蹈”,而是融入了现代舞、现代芭蕾、艺术体操、中国杂技、东方文化多元素的舞蹈,首次将“东西融合”展现给国人的眼中,随后更多的西方舞蹈艺术家和舞蹈艺术团来话演出和交流,使东方的人们开始认识到不少转正的西方现当代舞蹈。同时,要推动审美观念和思路、创新表现手法等各方面的融合,促进西方现当代舞在与东方元素碰撞磨合中互相点燃,让东方元素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