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个性化指导

2021-07-13 02:13:44吕婷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个性化习作作文

吕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要“写自己想写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些都体现出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即对“人本”价值的提升和对作文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个性化习作应该是正视自我、珍视自己独特感受和体验且能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话和喜欢的表达方式展示内心的真心话、真感情、真体验和真感受的习作。那么,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切实使学生的习作表达、体现出个性呢?

一篇学生习作不仅僅代表其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还承载着学生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所以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作文,而且要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弘扬人文精神,特别是要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良好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我们要培养学生热爱作文的情感;让学生自己读书,自由习作,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写出个性鲜明的习作,充分地展现个性,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系统的形成。这就必须坚持“大语文”教育观。

“大语文”教育观要求作文教学要从学生生活的需要出发,从学生交流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学习作文。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习作,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那么,怎么理解作文的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该着力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需要

过去作文教学中没有表达的需要,只是为作文而作文的现象必须改变。作文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书面表达。这种表达的起因,完全是出于一种需要。没有书面表达的需要,就不可能有书面的表达。

“需要”,可抓两个环节:一是实际生活中的切实需要。二是创设情境,即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尽可能地创设一种书面表达需要的情境,包括组织学生参与某种活动,包括假设的某种需要的情境。

要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仅仅为一种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练习,那么就必须让作文回到学生生活中去。从习作内容上开放,因为学生的生活有多广,学生作文的内容就有多广。“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要引来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作文教学必将出现一片晴朗而辽阔的天空。

二、开展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要有话说,要说真话”这一起码的写作要求,已成为当前作文教学中一个无法逾越的难关。说真话,写真话,真心真意,抒发真情实感。小学生的习作源于对世界的认识,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取决于内部的心理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必须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活动。教师可以做到的是,把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兴趣与其他学科及活动相融合,与口语交际相融合,或带领他们投入自然、拥抱生活,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感受,并及时将心头思绪、脑中激荡的波澜记录下来。这样,学生拓展了视野,有了知识经验的基础,也就有了写作之源、有了写作的兴致,为个性化习作的形成做了积累。例如,让作文教学与科学学科整合,以写“大蒜长成记”的形式,把自己在种大蒜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记录下来,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热情,又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阔学生写作的视野。

三、让学生自主表达

作文是表达,是书面形式的表达。表达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出于自己的某种需要,非得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写出来)不行,这是一种完全主动的表达。第二种是被动中有很大主动因素的表达,如命题作文,参赛作文等等。第三种是完全被动的表达,如代写书信等。而我们应注重的自然是完全主动的表达和被动中有很大主动因素的“主动”部分,“主动”就是自主。没有自主,哪有主动?

让学生自主,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教师不要因希望提高学生的某一篇作文水平而“拔苗助长”,或者“越俎代庖”。学生也不要怕写不好作文、完不成作业而“找窍门”,指望别人辅导,或者摘抄别人的文章。二是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表达需要的情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有需要,有兴趣,才能更好地自主。

四、建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创新的教学环境

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两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能够“同中求异”,能够通过已知求得未知,能够从旧知导出新知,从而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想,增强创新意识。我们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手和脚,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为学生充分地展示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行作文创新教学,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各方面先养成学生一种创新的习惯,即创新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思维或行为。作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技能。要想让学生写出别具一格的作文,关键在于如何开拓学生的思路,如何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联想,培养灵活的联想力;如何引导学生有意想像,包括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培养丰富的想像力;下一步,才是如何指引学生在灵活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中生成自己独创的思路,写出有自己个性的作文来。在作文教学中,师生应共同创设一个允许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保持一个良好的个体心理状态。为此,师生之间首先要有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师生关系越民主、越平等,越和谐,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越强烈,创新作文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对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追求,即使暂时并不完美,并不成功,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并继续寄予厚望,允许学生在作文个性化的发展进程中出现问题乃至偏差,而不要因噎废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告诫我们,只有解放学生的心灵,关注生活,充盈学生的感性认识,才能写出充满灵气的富有个性的文章。把自主、真实、创新作为小学生的作文标准,发展学生个性,让孩子表达自己的心声,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用稚嫩的笔去描绘生活的多姿多彩,表达他们的童真童趣。

猜你喜欢
个性化习作作文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