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庆 张文霄
摘 要:新时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提升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凝聚力与感召力、传播力与影响力。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以提升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建设文化强国为目标,要坚持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相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文化产业发展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强化传播能力建设、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养骨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1)06-0032-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丝绸之路推进中的合规风险及中国的应对研究”(20CGJ02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艳庆(1983-),男,河北满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金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张文霄(1986-),女,河北唐县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产业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对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新时代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1]172这一论断道出了文化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繁荣而兴盛的文化,那么民族的复兴和永续发展将无从谈起。从习近平关于文化产业的重要论述中,我们可以明晰新时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1.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不断提升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 习近平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2]发展文化产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通过文化元素聚集资金、发展经济,再通过产业化的形式将聚集到的资金用于发展文化,使得经济和文化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实现良性互动。如欧美等西方国家,有着发达的文化产业,规模早已超过一般工业部门,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不但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也为其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运作方式和充足的资金保障。因此,新时代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中华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不断提升我国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不断提升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 习近平指出:“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属性,但意识形态属性是本质属性,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3]在我国,文化产业承载着传播和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职责。文化产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产品,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文化产品还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可以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等起到凝聚与感召作用。因此,新时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力促文化产业发展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良性互动,不断提升我国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3.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不断提升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习近平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4]毫无疑问,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影响力与其文化的传播力密切相关。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影响力的大小,一是要看其文化本身是否具有独特的魅力,二是取决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强大的传播能力。纵观当今国际社会,那些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能够得以广泛流传的国家,无不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也因此可以更有力地影响这个世界。当前,中华民族正在阔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必须不断增强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因此,新时代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不断增强我们国家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进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二、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原则
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那么新时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们需要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需要明确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坚持的原则,如此才能确保文化产业健康长远发展。习近平对此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指明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原则。
1.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我们发展文化产业,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习近平深刻指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設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丢,阵地不能丢。”[1]185当前,在我国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健康文化和腐朽文化并存,有的与历史发展方向一致,有的与历史发展方向相悖。因此,新时代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时,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习近平指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1]186因此,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就必须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科学的指引,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确保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坚决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消除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进攻和腐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协调力和凝聚力,让先进文化成果惠及每一位老百姓,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
2.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的发展是盲目的发展。习近平指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1]186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三大目标:
其一,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文化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入新时代,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我国文化产业将会有更健康强劲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将会进一步增强。
其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将会拥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化产品,这些优秀文化产品传递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其三,建设文化强国。新时代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会不断解放和发展我国文化生产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不断丰富和提升人民群众社会文化生活,从而可以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我们将朝着世界文化强国大踏步迈进。
3.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
其一,坚持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相统一。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各种文化激荡碰撞,要想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力,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和安全,就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文化产业发展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根本制度来进行。同时,我们也要高度重视文化的产业属性,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来推进文化的发展。在发展文化产业时,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严格遵循市场规则,文化市场主体要做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同时,也要自我积累和自负盈亏,健全完善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机制。总之,必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相统一。
其二,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因此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竭尽全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是社会效益。通过商品与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得到的社会劳动节约,也就是我们尽量以少的劳动耗费得到最多的经营成果,这是经济效益。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文化产业,既要重视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1]189不管是国有文化企业,还是非国有文化企业,都应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为此,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力争使文化产品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使文化服务有意义、有品位,让文化所具有的服务社会、教育人民、引领风尚和推动进步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文化产业发展不能唯票房、唯发行量、唯收视率、唯流量,不能只是迎合市场,制造文化垃圾,万万不可陷入一切向钱看的怪圈。同时,对广大文化企业而言,盈利也至关重要,不能放弃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总之,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效益的重要性,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同时,要通过市场方式、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生产经营,更好地创造经济效益。
三、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习近平不仅深刻论述、指明了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原则,而且就如何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刻论述,给出了科学的回答。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就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而言,文化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全面深化改革迫切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习近平深刻指出:“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1]186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当前的着力点:一要加快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方式,丰富供给主体,促进文化产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速推进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二要健全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包括进一步调整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真正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文化行政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能应该以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进一步加强文化立法,规范文化市场执法监督,提升文化市场执法水平,推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提高文化产业規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水平,一要完善文化产业并购审核程序,积极鼓励文化产业兼并重组;二要优化文化资源布局,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引导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三要统筹规划文化产业布局,如中央文化企业和地方文化企业可以优势互补,强化中央文化企业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可以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进行,以此推动中央文化企业和地方文化企业协同发展。提高文化产业集约化水平:一要健全文化产权制度。产权保护状况直接影响文化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必须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文化产权的内涵和保护范围,加大保护力度,完善文化产权信息发布制度和定价机制。二要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尤其是高新科技与文化融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产业形态,为新时代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拓展路径,更是新时代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强劲动力,体现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5]。提高文化产业专业化水平,要因地制宜找准特色定位,大力挖掘文化内涵,积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要重视人才和科技,鼓励以知识产权、技术要素等入股文化企业。
3.強化传播能力建设。 当前面对国际文化竞争和西方文化入侵,不断强化我国文化产业的传播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习近平所要求的:“实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积极传播中国声音。”[1]192为此,一是文化企业要自觉承担起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品,积极革新和改造非主流意识形态中积极向上的因素,将其楔入文化企业生产全过程。要全面把握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根据需求差异生产文化产品,确保文化产品多样性,满足大众不同层次精神需求。要全面了解民众利益诉求,引导文化产品合情合理表达民众诉求,与民众需求产生共鸣,积极寻求破解之道。要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与呈现形式,将主流意识形态寓于文化产品中,用生活化、通俗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力求寓教于乐,在有形中渗透无形。二是文化管理部门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阐释力,对文化产业发展失范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要引导民众的价值取向,抵制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入侵,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鼓励和支持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国门,充分展示中国文化形象;要深刻把握文化产业中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规律和特点,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能力,进一步强化监管,对背离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理。
4.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新型文化业态会以多种形态促进文化产业内部传统形态的分化、转型和创新,是文化产业技术进步与发展的一种表现,体现着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习近平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1]189当前,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助推新型文化业态发展:一是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如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对于那些关键技术设备,要运用高新科技加快更新改造;二是积极推进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如手机广播电视、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广播影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同时积极开发增值业务,如数字娱乐产品、移动文化信息服务等,可以将服务内容提供给各种便携显示终端;三是积极发展新兴出版发行业态,如网络出版物、纸质有声读物、手机报和电子书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产业;四是积极研发多功能集成化音响产品、数字电影娱乐设备,研发新型流动演出系统、便携式音响系统和新型电影院,让传统舞台技术和娱乐设施得到升级换代。
5.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转企改制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长远健康发展是一种有益的探索,那么经营性文化单位如何转企改制?一要依法登记为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加快构建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和导向,坚持国有资本主导地位,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二是文化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所以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必须多元化,其融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因此,要大力支持完成公司制改革的文化企业申请上市,通过上市进行再融资,方式包括定向增发、公开增发等。除了申请上市,文化企业还可以通过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要支持文化企业在融资基础上进一步并购或者重组,力争做大做强[6]。
6.培养骨干文化企业。 文化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对于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与实力,因此必须积极培育大型骨干文化企业。正如习近平所说:“制定培养骨干文化企业工作实施方案,全国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规划指导意见,中央文化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操作规则。”[1]185-186具体到实践层面,一要遴选培育企业,坚持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的遴选原则,在重点文化产业或者新型文化产业中进行,培育对象必须具备强大竞争力和良好成长性,政策上全力扶持,支持文化企业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并购、重组,积极培育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完整产业链和主业突出的骨干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有效对接,通过上市融资、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拓展融资渠道。支持国有文化企业和民营文化企业加强资本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二要积极提升文化企业科学管理能力,健全完善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按照公司治理的要求,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提高企业管理运行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根据文化企业的特点,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双效统一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体现文化创作、生产、传播规律的管理架构和运营模式。
7.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意义重大,可以增加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优秀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要提升开发水平。支持和鼓励文化创意设计机构、高等院校等开展合作,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广泛应用多种载体和表现形式,开发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兼具文化内涵、科技含量、实用价值的数字创意产品[7]。二要跨界融合开发。如文化资源可以和旅游等相关产业跨界融合,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水平,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文化品位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也可以依托优秀演艺、影视等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延伸相关产业链条。三要重视和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以各类文化创意企业为主体,以创新创意为动力,全力打造文化创意品牌,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支持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限量复制、加盟制造、委托代理等形式参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努力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
8.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习近平指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1]192为了促进文化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势在必行,一要加强队伍建设。主要包括:完善资格管理制度,执法人员通过执法资格考试后才能从事执法活动,必须持证上岗;完善培训机制,对执法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完善执法责任制,严格明确岗位执法责任,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对文化市场执法的监督力度,包括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二要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信用数据库,严格记录文化市场主体的信用,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建立起激励守信、惩戒失信机制,对于违法违规和屡查屡犯的文化市场企业或个人,可以公开其记录,使失信者在文化市场上受到限制和制约。三要推进信息化建设。为了防范行业性、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积极构建文化市场风险评估体系,形成信息链条,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积极推进文化市场服务平台和技术监管建设,加强和行政部门信息系统的连接共享,提高行政许可与行政执法在线办理能力,实现互联互通;运用信息技术对执法进行实时监控,建立起便民、开放、透明的执法机制,推动信息化建设与执法、监督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EB/OL].新华网,[2020-9-18].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867412.
[3] 习近平谈文创产业:守正创新,坚持正确导向[EB/OL].新华网,[2020-9-18].http://wwwxinhuanetcom/2020-09/18/c_1126509217htm.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12.
[5] 郭新茹,顾江,陈天宇.文化产业集聚、空间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J].江海学刊,2019(6) ∶77-83.
[6] 宗祖盼.深刻理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求[J].学习与探索,2020(10) ∶131-137.
[7] 向勇.“创意者经济”引领数字文化产业新时代[J].人民论坛,2020(19) ∶130-132.
【责任编辑:雨 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