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业街的创新性尝试
——以宿州衢坊街为例

2021-07-12 09:48刘轶佳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水街商业街尺度

刘轶佳

艾为建筑设计(上海)事务所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这是一个商业街项目,建筑面积17000m2,多为二层,局部一层。取名为“衢坊街”,取宿州为九州通衢之意。项目位于宿州东站出口,紧邻站前广场绿化轴线,出站即可窥见街坊一角.设计初衷是在此地植入一个有特色的商业街, 也许苏州与宿州二者名字上的关联,就希望把江南水乡的体验搬来此地,让人们不出远门也能体验一下小桥流水和曲径通幽的感觉。谈到江南水乡跃入脑中的都是亭台楼榭,廊桥水月等等美好的印象。这次我们在准备在皖北造一个江南梦,希望给千篇一律的高铁站前广场带来一点点不一样的体验。

图1 街区内景半鸟瞰图(实景图) (图片来源:邬涛 摄)

1 总图设计

基于现代商业(销售)逻辑的设计——满足传统街区的空间体验也要适应商业运营和销售的逻辑。前者主要是总平布局和空间尺度的把控,后者涉及到商铺面积,人流动线以及容积率保证。

图2 总平面图 (图片来源:邬涛 摄)

1.1 策略一

“单排店铺+主街+院落店铺+水街+水道”的剖面格局的确定,化解了商业逻辑对于商业主动线需求与基地厚度较大的矛盾,同时保证了空间的传统尺度。

街区整体长度为350m,分为东西两段,与外部道路设置3个接入点,平均距离170m左右使城市人流容易进入街区内部;街区宽度70m,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大部分店面的可达性同时兼顾街道尺度。我们提出水陆双街,主次并行的格局,采用“单排店铺+主街+院落店铺+水街+水道”的剖面,设计尺寸为“12+9+30+5+12”,较好地解决了基地宽度问题。

我们设定的主街宽度控制在8~10m,街面高度为两层8~9m,基本保持了1:1的传统街道空间比例。水街为单边街铺,宽度控制在4~5m,局部设柱廊。同时预留了一条后勤道路,以满足商业运营需求。

1.2 策略二

引入水街,完善江南风貌主体要素,增加沿水次动线,既强化了传统风貌又增加商业界面。

水街的引入是有风险的,将传统认知中的商业价值较高的城市界面人为地增加了隔离,但是我们还是坚持我们的设计,一方面我们希望增加江南元素的体验,一方面我们通过众多滨水商业的案例说服业主商业价值不一定流失,同时还会提高整体街区的商业价值。事实证明,内街与水街一主一次,相得益彰,游客顾客在内部可以自由地穿梭来往。水街的引入也有效地增加了沿街商业店铺,因为其有特色,与主街形成差异化。水面的宽度我们控制在10~12m,比建筑高度略宽,这样的宽度相较于传统水面略窄,但与我们整体街区长度和建筑高度相匹配。

1.3 策略三

引入园林,一个偶然的想法被付诸实际。我们很少会在一条商业街中遇到被打断的情况,这就是我们遇到的挑战。在商业街的中间增加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园林,购物的体验会被中断。没关系,我们要的带给顾客的是一种体验,好的体验能够带来更多的客流这是我们与业主达成的共识。既然已经有了水街,那就把体验作的更为极致一点。所以就有了这样一条带园林的商业街。

园林的尺度我们是仔细挑选的和控制的,我们从网师园中借来了最为精彩的中央水景部分,因为对于造园我们实为门外汉,所以在尺度和对景关系上不敢丝毫马虎,严谨地进行了模仿。为了兼顾商业需求,在园林周边区域还是保留得了店铺,同时保留了一条商业主街,我们在街道的铺装和走势上进行了设计,让其更匹配林的环境。

图3 实景鸟瞰图 (图片来源:邬涛 摄)

总平面的设计对于传统街区有着定性的作用,街道尺度与街道格局在这个阶段已经成型。街道走向设计中避免笔直,收放有度是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兼顾技术因素,比如后勤,消防等。消防对于传统街区是一个挑战,需要在总平面设计阶段就妥善解决。在本项目中,提前确定了消防方案,避免消防车在主街区中行进,减少了对空间尺度的影响和后期景观的影响。总平面确定后,接下去的才是平立面设计。传统街区并不能靠立面的细节堆砌完成体验感的塑造。

针对目前的混凝土施工方式以及传统匠人缺失的情况,我们提出了模块化设计的方式,希望能用一种模块化的设计既满足成本需求又满足商业街立面多样化的需求。

2 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想法提出的原因,我们所完成的传统商业街区中,如果能找到传统匠人加入,一般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反之效果难以控制。传统工艺的仿古商业街的建造成本都较比较高,跟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都是有关的。完全按照传统尺度和做法打造的商业街并不匹配现代商业尺度的要求,存在层高/面宽/单铺面积的诸多不匹配的情况。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提出在土建尺度上尽量统一模块尺寸,满足施工和商业需求。由此带来可能过于单一的效果,我们提出立面构件的模块化与多重组合来应对。

所以我们的模块化方式是标准土建模块设计(平剖面)+标准构件设计(立面)+材料,通过不同构件和材料组合产生丰富界面效果。

2.1 标准土建模块设计

一般的柱跨为8.4m,考虑到传统尺度,我们将面宽缩小到6m。小的面宽可以在同一长度上呈现更多种类的单元。同时考虑到屋面尺度问题,我们将标准进深控制在9m,再增加进深会造成屋面尺度过大或者需要通过局部平屋面来平衡屋面尺度。6×9的单铺面积也是对于商业运营来说比较合适的尺寸。标准铺面尺寸确定后,我们初排了一下总平,发现密度尚有余量,对于商业来说底层面积就是价值体现。所以我们提出了附加组件的方式来扩充底层面积,6m面宽对应12m进深是非常舒适的,所以我们控制进深不超过12m,为此我们增加了外挑檐廊,外扩房间,外挑雨篷等方式来增加底层的店铺面积。每一种外扩方式对应3m/2.4m/1.5m等不同的进深,最后组合出来的界面轮廓自然呈现出进退的关系。我们仅仅对底层进行扩充,保持二层的9m进深,这样还是能保证屋面的尺度。

2.2 立面构件模块的设计

立面构件顾名思义就是立面上的,我们定义为纯装饰构件,也是基于消防的考虑,尽量不作为结构或者维护构件存在。这里再次强调消防的问题,传统街区中木饰面甚至木结构是不可避免的,消防间距的要求会影响街道尺度的体验,所以我们在结构设计时尽量结构采用混凝土,3m以内的都按出挑的方式设计,把木柱变成装饰构件,其实对于控制木构件尺寸也是有好处的。

2.3 以传统江南建筑为原型,进行构件提取

我们提取了有柱柱廊,无柱挑檐,有墙体披檐,二层出挑等构件,进行交叉组合,组合单元可以多达15种,我们选择了6种作为主要的单元进行拼接。在街道尺度和总平面关系所定的情况下,立面构件丰富了人视感观的体验,其更加关注细节度和丰富性。我们提取立面构件时,着眼点不是一个装饰构件,更多的是一个空间组件,希望赋予更多的空间体验,而不是纯视觉的感受。可能这是最后建成效果较好的原因之一。

▲确定一种基准界面,然后延续出四种主要界面▲

图4 组合模块图 (图片来源:邬涛 摄)

▲每个模块都有前后两个界面,该项目中我们主要选取以上六种组合方式▲

2.4 模块化与立面多样性的协调

设计一直在解决的就是不能因为模块化而产生立面单一感,因为传统街区之所以有魅力就是因为其出于自生长而产生的多样性。所以我们提出用多重组合的方式完成大面塑造。对于单元立面,我们在门窗选样,细部处理包括材料组合上继续细化。这里主要讲一下材料,材料主要选取小青瓦、青砖、木材等材料。墙面占了立面大比例,所以在墙面的塑造上,除了传统的白墙,在近人尺度增加青砖饰面,不同的青砖砌筑方式以及增加一些方砖装饰来丰富立面效果。白墙做旧处理,最后用丙烯颜料滚涂达成,相比较其他方式是一种尚可接受的效果。对于较大的山墙面,我们增加木构件装饰来化解较大的尺度。门窗样式方面,选取了三种典型的花格窗样式,从繁到简。样式三装饰性强,应用范围较广,主要用于主街和沿水一带;样式二较为古朴,用于内庭院较多;样式一简洁,用于作为二三得间隔处理,避免立面的单一。

模块的尺度从大到下,大到土建框架到小到门窗构件,目的就是保证可实施性从而保证效果,进而创造一个令人舒适的体验。模块的方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模块的方式也在传统建筑中一直存在,我们重新利用时,不要只关注装饰性元素,更应该借鉴空间元素,这样才能神形兼备。

3 营造场景化的节点空间

场景营造及重点区域打造是整个设计得画龙点睛的手笔。大到入口区域,小到某一个转角绿植,都可能成为独特的场景。当然这个工作不是建筑单方面能够完成,必须和园林,照明等专业协同完成。设计中我们选择了主入口区域,沿水区域,园林区域为场景塑造的重点区域,从框景/对景的角度,塑造了不同的特色视野。

以主入口区域为例,主入口位于道路交叉口附近,但设计时将水面留在了转角位置,主入口略偏移了一些。临水采用弧形的建筑体量,人走到街角时人与街区隔水相望,给了游客一个前景距离,可以完整地拍摄到街区的整体形象。要进入街区,可以通过水面上的九曲桥,穿过牌坊,一系列的场景塑造,让人从城市环境自然地转换到街区环境中。这一体验序列如果在总平设计时没有考虑,那么水面,临水建筑可能都不会与主入口景观达成呼应。在入口处,除了沿水的弧形建筑较为特殊,还增加了一些歇山屋顶的建筑作为强化。

沿水立面是城市界面也是水街的关键界面,这个界面除了建筑还有很多水相关的元素,比如码头,拱桥,入水台阶等等。就拿桥而言,我们在沿水区域设置了3座桥,为什么是3座,一方面我们需要这么多入口,另一方面考虑到“三”才可以形成序列,才具有美感。而且桥的样式还有所区别,也是为了尽可能营造更丰富的感受。

园林空间的设计时之前谈到了充分考虑背景与围合的关系,构建了可以取景的多个角度。同时将园林的空间与街道空间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为了让这个园林更加纯粹,我们设计曲廊和月亮门。曲廊可以限制视线的高度,可以屏蔽掉远处一些高层的影响,人的视线更加聚焦于园林中。月亮门作为街区与园林的分界,既是空间隔断,也是视线隔断,减少了商业街的喧闹对于园林的影响。

图5 总平节点图 (图片来源:邬涛 摄)

除了以上所述的重点区域,我们还塑造了很多小亮点,比如水巷空间,就是很典型的江南水乡空间,也许这些空间没有明确的功能作用,但是可以真切地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场景化营造是对建筑空间的升华,赋予空间更为生动的色彩。场景化在设计之初就要有所考虑,这对建筑设计有着更全面的要求。

4 结束语

这是一个普通的项目,但是在很多方面又不太一般。对于这样一个“无中生有”的传统街区,做的不好的比比皆是,做的好的寥寥无几。要做好,尺度控制,立面细节,场景塑造缺一不可。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尝试找到传统街区设计及控制建造效果的有效方式。传统建筑或者街区看起来复杂多样,但沉下心来,抽丝剥茧,还是可以提取出规律性的内容。走在衢坊街中,应该可以感觉到设计的用心,也可以体验到纯正的江南水乡气息。

猜你喜欢
水街商业街尺度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商业街区改造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夜钓
李晶晶作品
关于商业街中的仿古建筑设计探讨以兰州中川小镇项目为例
一家人在乌镇水街
灵渠水街的早晨
通川区十里水街一期绿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宇宙的尺度
特色商业街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