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下江苏盐城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研究*

2021-07-12 08:16:03
大众文艺 2021年7期
关键词:铁军盐城红色旅游

(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 224001)

江苏盐城红色文化主要是新四军文化,又称铁军文化,是抗战时期(1940年—1945年)新四军在盐阜区领导军民,在抗日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新四军铁军精神和丰富的根据地文化(教育、新闻出版,以及丰富多彩的文艺创作和活动)形成了盐城独特的文化资源。近年来盐城地区依托新四军革命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新四军文化活动研究,努力探索铁军精神,打造红色铁军文化品牌,在保护红色旧址的基础上,开发多条红色旅游线路,以及党性、廉政教育线路,注重文旅融合,在传播铁军精神、城市文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江苏盐城红色文化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

(一)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盐城是革命老区,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红色遗址就有248处,红色资源丰富。主要由这几方面组成:一是众多的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如泰山庙新四军军部旧址、新四军纪念馆等;二是丰富的红色文献和文艺活动。盐阜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创办了《盐阜报》《生活》等数十种报纸杂志,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创作了大量的文学、音乐、美术作品;三是众多的革命伟人、文化名人和英雄事迹。如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在江苏盐城五年,无数英雄事迹至今激励着人们。四是影响深远的铁军精神,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抗战的过程中形成了铁军精神。它包含忠诚、奉献、团结、英勇、创新等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

(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1.对新四军抗战史、文学、艺术等活动和根据地群众文化活动、铁军精神的研究。已有《盐城红色记忆》《东方红土地》等文史结合的普及读物。以及全面反映新四军在盐阜大地开展各项活动的《新四军在盐城丛书》(2015年)。此外,组织召开各级各类新四军研究活动。2019年,组织召开新四军铁军精神理论研讨会,国内12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交流铁军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2.利用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宣传红色文化。在不断修缮红色遗址和更新纪念馆展陈内容的基础上,加强了新四军文化的宣传。2001年以来,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先后播放人物传《陈毅颂》,10集纪录片《新四军》和26集电视剧《新四军》等。近几年,深入实施铁军精神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有描写华中鲁艺师生对敌斗争的原创舞剧《烽烟桃花飞》,《红色印迹》专场文艺晚会,长篇小说《盐狐》等。[1]

3.积极实施“红色文化+旅游”,加强文旅融合发展。既有“新、马、泰”(新四军纪念馆、大铜马、泰山庙)盐城红色旅游品牌,也有配合廉政教育所设计的红色旅游线路。以及东台三仓、安丰,大丰白驹等文化小镇的建设。

二、江苏盐城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

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结晶,革命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可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更好地传承铁军精神。

(一)保护现有红色资源,加强红色文化研究

1.保护好有形的革命遗址、遗物、文献等,深入研究新四军丰富的文学创作、戏剧表演、歌咏活动等文献资料以及出版的报刊书籍。要提高各级政府、旅游行业、当地居民的革命文物保护意识。要制定政策,用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强化现有红色资源保护。通过财政拨款、民间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维持并修缮现有的红色资源,努力保持原貌。同时还要广泛搜集散落于民间和个人手中的物件和文献资料。

2.保护好无形的红色资源。主要是未留下文字或遗失,但流传于民间的战斗故事、英雄事迹、戏剧、诗歌、歌曲等。要组织专人,发动群众,广泛搜集、整理革命斗争史等,为更好地开展红色旅游、讲好中国故事打好基础。

(二)结合地方特色,锤炼铁军精神

一方面要继续弘扬铁军一往无前、克服困难的精神;顽强拼搏、团结战斗的精神;排除万难、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要结合盐城地方经济,进一步阐释铁军精神内涵,提炼具有地域特色的盐城精神。可通过报纸征集、短信征集等方式,汇集大家意见。笔者认为盐城精神最起码包括这几方面内容:积极的创新意识、自觉的节俭意识、无私的奉献意识、一往无前的革命意识。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进步,地方经济就不会发展;不节俭就不能保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没有奉献意识,为人民服务就成了空话;没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就没有攻坚克难的勇气。

三、江苏盐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

(一)整合红色旅游资源,以点带面

盐城红色旅游,市区应围绕新四军纪念馆,整合重建军部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形成市区建军路红色文化旅游一条街。各县市要打造若干以红色旅游为核心的聚集区,既要防止各自为战,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又要修缮、拓展景区建设。并结合海盐文化、水绿文化,科学设计,创新内容形式,放大世遗效应,把开发红色旅游产品与教育、休闲、娱乐、商业发展融为一体。

1.红色旅游与自然保护区旅游、海盐风貌区旅游、休闲旅游相结合。盐城现有红色旅游线路主要围绕新四军纪念馆打造,如新四军纪念馆——大铜马——泰山庙——陆公祠——世纪公园(盐城市区);新四军纪念馆——八路军、新四军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馆碑——粟裕纪念馆——三仓烈士陵园(市区、大丰、东台)等,这几条线路对市、县区的红色资源已经进行了整合,从时间上看都是一日游。如增加海盐博物馆、大纵湖景点旅游,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射阳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旅游,东台条子泥湿地旅游等,那就是2-3日游。此外,还可以融合省内外旅游资源。合理设计跨市、省红色旅游线路。如江苏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和盐城市委党校联合打造的“沿着新四军足迹,弘扬铁军精神”党性教育线路,设置三至七天的行程,从安徽泾县出发,经茅山、溧阳、常熟、泰兴、盐城,最后到淮安。既丰富了教育内容,又推动了铁军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因此,红色文化必须和思想教育、地域特色文化相结合,才能互相促进,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内涵,促进盐城经济发展。

2.加强旅游实践体验产品的开拓,丰富旅游内容。盐城红色资源分布广,但不成规模。单个红色旅游景点多,因此,到盐城红色旅游时间短,无法留住游客。但如果加强红色文化的研究,增强革命英雄事迹、历史人物故事的生动性,以及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作用。那么,每一个点就会引起旅游者的兴趣,活在人们心中。同时在红色旅游中要让旅游者参与进去,增强实践体验。我们可以设计“重走铁军路”“寻找铁军足迹”“再现战斗场景,体验战斗生活”等。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现场表演杂技、淮剧,演唱、教唱新四军歌曲、苏北民歌等多种形式的趣味性、参与性等活动,从而留住旅游者。

(二)产业融合,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1.以红色旅游为核心,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一是积极扶持和建立相关文化企业和实体,设计出产与新四军有关、富有地域特色的各种物品。如纪念章、人物像、木刻画、新四军军服等;二是出版相关书籍反映新四军文艺创作。既包括学术研究著作,也可出版相关文学作品集等。三是组织专人专题文学创作,并与有关影视单位合作,可通过影视剧、动漫等数字化形式,打造文学精品和影视、动漫精品。四是把地方戏剧淮剧、民间工艺东台发绣、建湖杂技等与红色文化相结合,打造舞台艺术精品和文化艺术精品。五是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广泛宣传,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节、新四军文艺作品会演等活动宣传铁军精神,扩大影响。

2.与特色地域文化相结合,增加红色文化品牌影响力。盐城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迹众多,其特有的海盐文化、湿地文化等与红色文化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如盐城东台三仓粟裕纪念馆与黄海森林公园、条子泥等景点连线,红色文化与人文、自然景观相融合,增加了人文历史的厚重感。

3.开发产业发展新模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不仅是文旅融合发展,还有更多内容的“+”,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注入新时代内容。如盐城大丰白驹是八路军、新四军会师之地,近几年,积极打造以会师纪念碑作为红色文化背景的狮子口景区。景区既有会师纪念碑、人物雕塑群像,也有充满互动体验、富有时代气息的抗战博物馆。在感受抗战烽火的同时,思想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景区围绕红色抗战影视城和红色养生基地主题,为带动一方百姓致富打造抗战老街区与白驹群众创业相结合,深挖红色文化的附加值,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初步形成了“文化+旅游+休闲+商”的红色文化产业品牌化发展模式。此外,以红色文化旅游推动地方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群通常围绕一个中心产业核,聚集其他相联系的产业和实体形成的。既包括培训教育、研究开发、技术支持等机构,也包括发生关系、互有联系的相关企业和产品供应商。[2]红色文化旅游是目前关注的热点,江苏盐城在这方面应做足文章,既要拓展红色文化内涵,还要突出个性化特色。总体规划,联动开发,有机结合各种旅游资源,带动交通行业、餐饮行业、娱乐行业等发展,促进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之,研究、发展红色铁军文化,是铁军精神的延续和发展。既有利于地方城市文化的建设,也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推动盐城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地方经济建设。

猜你喜欢
铁军盐城红色旅游
新昌县征订《铁军》连续五年超千份
铁军(2022年12期)2022-12-07 11:51:46
铁军颂
心声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2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云南画报(2021年7期)2021-08-06 08:54:50
铸成消防铁军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3:22
非遗盐城
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3:16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2:44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中州建设(2020年6期)2020-12-02 02:27:50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46
红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