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伟
摘要:作者对软件工程专业的软件工程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改革的主旨是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关注课程的实践性,同时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实践表明这些措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软件工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12-0111-02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从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編码实现和软件测试等几个阶段介绍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课程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熟悉软件项目研发的过程,探索软件开发的最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区别,着重培养学生软件工程的思维能力、策划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目前现状
1.教材内容陈旧、滞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技术也随之不断更新,但软件工程课程的教材内容更新却相对滞后,很多教师所讲解的课本内容,已经与时代的发展需要产生了较大的差距。
2.缺乏高效的教学实践
在高校软件工程的课程教学中,相关管理部门和教师对软件工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实训环节,导致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问题,学生即使参加教学实践,也无法大幅度提升实践学习的能力。
3.单一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PPT讲解为主,教师是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和教师互动较少,实践操作欠缺,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融合贯通。另外,采用的考核方式以试卷考试为主,学生背读相关理论知识应付考试,很难真正掌握课程内容并应用于实践。[1]
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所在学校对软件工程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改革与实践。
1.课程体系的设置
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包括基础部分、应用部分、实践部分。
基础部分:包括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过程、软件项目管理等。
应用部分:参照当前软件项目研发的标准过程,以面向对象技术与通用模型语言为核心。
实践部分:教师组织学生以软件项目开发团队的方式,共同协作开发一款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系统,让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完成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维护等各阶段的内容。另外,软件工程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如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数据结构等,所以笔者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安排软件过程和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第六学期安排UML建模。同时,将课外实践融入整个教学体系,通过教师科研团队、学科竞赛和校企合作等模式,建立课内外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习阶段,为每一位进入实践学习的学生配备企业导师,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软件项目的能力。[2]
2.课程内容的更新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笔者所在学校重新制订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在教学方面安排了软件工程学概述、软件生命周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维护),及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等内容。[3]由于后期安排了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就省去了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项目管理等相关内容,同时,为适应当前人才的需要,减少了结构化方法的学习内容和课时,增加了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技术和方法的教学内容和课时。
在实验教学方面,笔者以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为教学手段,将现实的软件项目引入到实验教学中。[4-5]即使用Visio工具绘制流程图、数据流图、ER图等,完成需求分析报告、软件设计报告、编码实现、软件测试、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共32学时,6个实验内容。
3.教学手段
软件工程课程理论性强,课堂乏味枯燥,笔者采用了案例化的协作式教学模式。学生成立项目小组,根据软件工程的工作角色设置需求分析人员、设计人员、编码人员、测试人员等,每组6~8人,采用团队模式完成作业,进而锻炼学生的分工和合作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引入案例教学法后,教师以实际的软件开发案例贯穿整个实践教学,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在每个阶段结束后,各项目组利用PPT来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教师总结补充。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若发现好的设计思路和想法,就鼓励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发挥大家的创造力去将这些好的想法加以实现。
4.考核方式
软件工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贯彻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实践操作和文档撰写能力。因此,在考核过程中,笔者提高了日常实践和讨论的成绩比例,并安排了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软件测试、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共6次集中讨论和成果展示。教师根据小组完成内容和讨论情况以及小组学生的表现情况,给每位学生打分,每次成绩按比例计入总评,具体分配为:课堂考核20%,实验15%,讨论15%,期末考试50%。其中课堂考核包括平时考勤、上课表现等,实验考核包括相关文档撰写和上机操作内容。
小结
教学实践表明,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是行之有效的,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软件工程课程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综合研发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学校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燕,蒋宗礼.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指南意见研究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5(06).
[2]马永涛,程劲.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1,(12).
[3]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张小川,周龙福,崔浩.面向新工科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软件工程,2018,21(03).
[5]厉小军,谢波.软件工程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