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据史书记载,唐代有宫廷女子存发刺绣,拆一发为四,精细入神,不见针线迹,宛如绘画。如今有人竟真的将这种神话般的技艺变成了现实。更绝的是,她是在蛋壳上刺绣,而不是在布料上。用发丝在非常脆薄的蛋壳之上飞针走线,秀出栩栩如生的花鸟人物等,堪称一绝。她就是非遗传承人赵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更是把一个个感动瞬间绘制在蛋壳上,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抗击疫情,她的家庭被评为“全国抗疫最美家庭”。除此外,她还先后应邀参加过《非你莫属》等综艺节目,无数观众被这一绝技所惊艳……
师从父亲学习彩绘蛋壳绝技
一个小小的鸡蛋壳,对于普通人来说除了扔掉毫无用处,但是,对于家住北京的非遗传承人赵伟来说,却是个无限大的“舞台”。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原本正常的生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69岁的赵伟也加入了“抗疫作战”中。因每天都被英雄们的事迹感动,她发挥自己的特长,用画笔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为英雄们加油鼓劲儿!赵伟一共画了65枚彩蛋作品,这些小小的彩蛋,将抗疫期间的温暖和感动定格。
比如作品《加油》,绘有身穿“加油”字样厚重防护服的医务工作者,正在工作;医务工作者肩并肩站在一起,手搭手高喊“加油”。后来,她还创作了《北京支援湖北医疗队,向白衣天使致敬》《有你们我放心》等主题的彩蛋作品,绘制了160张抗疫明信片。这些作品因画面栩栩如生,在网上一出现,就有百万网友点赞!“北京彩蛋”艺术,也引起人们关注。
赵伟解释说,彩蛋是北京传统民间手工艺品,是在鸡、鸭、鹅以及鸽、驼鸟等的蛋壳上,以民族传统技法或西洋画等技法,亦可以刀代笔、以针线代笔表现各种图案。通过彩蛋传递情感和思想,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彩蛋绘制历史悠久,清末民初,其工艺已极为成熟。20世纪50年代,民间高手赵国良,将传统的绘画技法和杨柳青年画的吉祥图案画在蛋壳上,颇受人们喜爱,并销往国外。赵国良就是赵伟的父亲。赵伟5岁时就常看爸爸在蛋上作画,觉得非常漂亮,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后来她慢慢掌握了许多技法,也深深地爱上了这门艺术。即使上山下乡去黑龙江小兴安岭,赵伟也没丢下过画笔,白天下地,晚上在油灯下继续画彩蛋,凛冽的寒风透着窗户吹来,毛笔冻硬了,她就用嘴哈口气;手被冻裂、血流到蛋上,她擦干净继续画。因为这个技艺,赵伟被分配做了文书,因此结识了一个做统计工作的北京小伙。
渐渐的,大伙都知道了“有个会画彩蛋的姑娘”。甚至附近十里八村的老乡,都拿着鸡蛋登门请赵伟绘画。那时候,对知青们来说,鸡蛋简直是“奢侈品”,赵伟取出的蛋黄和蛋清,经常让这个多才多艺的北京小伙吃。后來他成了赵伟的爱人,也算成就了一段“以蛋为媒”的佳话。
“一蛋三绝” 惊艳世人
1978年10月,赵伟随爱人从北大荒回到北京,在天桥办事处一干就是10年,后被调到区人大工作。这些年里,她终始没有放弃钟爱的彩蛋绘制。不仅有飞鸟走兽、花卉鱼虫等国画传统景物,甚至还有消失已久的“天桥八大怪”和传统的老北京民俗。就连敦煌壁画,也被赵伟画到了蛋壳上。
一次有朋友问她:“你能画一对一模一样的彩蛋吗?”赵伟笑答:“除非这只鸡下了两颗一模一样的蛋!” 后来她突然有了灵感,把蛋壳从中间劈开,不就能画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彩蛋了吗?她越想越兴奋,拿起小刀开始实验。赵伟劈了一万多只蛋壳后,终于练成了一手绝活,她能将一个整蛋均匀切割成两半。从此,她创作出的“一蛋双画”就成了一绝!不久赵伟又有了新的想法,进行蛋壳雕刻。经过反复实验,不知雕碎了多少个蛋壳后,赵伟终于成功了。其作品有雕花式彩蛋,镂空式彩蛋,刮刻式彩蛋等。“一蛋双雕”从此也成了她的绝技。2007年,赵伟的半壳蛋雕作品《十二生肖》荣获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媒体称她为“宣南巧娘”!
之后,赵伟又尝试难度更高的“蛋壳刺绣”。一枚蛋壳的厚度,相当于发丝直径的5倍。要在薄如蝉翼的蛋壳上来回穿透几百针,既要表现出精美的图案,还要保证蛋壳不裂,谈何容易。所以每一件作品都必须潜下心来制作,一针一针地把握好,要表现精美图案还要使蛋壳不裂,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后来赵老师经过苦练,用细若发丝的针在薄脆的蛋壳上穿过千针,通过各色彩线的穿入,终于能刺绣出玲珑精巧的手绣彩蛋艺术品。就这样,又薄又小的鸡蛋壳,在她的手中竟然成了绣布,喜庆的福字、秀美的梅花、羽毛斑斓的小鸟等图案,都被栩栩如生地绣在了上面。真是巧夺天工,令人拍手叫绝。
这还不算,赵伟还能用头发丝在蛋壳上刺绣呢。一次她从史书中看到,唐代有宫廷女子存发刺绣,拆一发为四,精细入神,不见针线迹,宛如绘画。可是宫女们用发丝的刺绣是在布料上,而她却要在非常脆薄的蛋壳上试试。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赵伟用妹妹剪下的长发当作“绣线”,绣出了“喜迎奥运爱我中华”八个大字。发丝刺绣,是赵伟对非遗进行的一项创新,她也因此并被授予“北京民间工艺大师”荣誉称号。她独创的“一蛋双画、一蛋双雕、一蛋双绣”,被业界誉为彩蛋绘制艺术的“三绝”,令各国艺术家叹为观止。
将非遗带进学生课堂
除了单个蛋壳,赵伟还绘制了成套作品。如《金陵十二钗》、《水浒人物108将》、《十二生肖》等等,都能在蛋壳上演绎出一番色彩。赵伟将彩蛋融绘画、书法、刺绣、手工艺等多种文化艺术融合为一体,成为独特的手工艺术品。如山水花鸟、古今人物,将万千世界在蛋壳上表现得栩栩如生。每一件作品都在以奇特的方式,传播着中国古典文学、书法、古代名著、传统手工艺术。2009年,彩蛋艺术被列入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之后,赵伟代表中国出访了20多个国家,展示彩蛋作品, 传播中国非遗文化,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极具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她的系列彩蛋《金陵十二钗》被荷兰鹿特丹市政府收藏,《欢天喜地》被欧盟议长收藏,《中国风》赠与曼谷市长收藏。2016年,赵伟还应邀远赴美国洛杉矶,向当地青少年进行演讲。她说,文化交流是一种软实力,彩蛋绘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尤其最近这几年,不少欧美艺术家争相收藏赵伟的作品。日本著名刺绣大师大冢彩子对赵伟的“一蛋双绣”更是视若珍宝,给与高度评价。
赵伟的作品被列入《中国当代民间工艺名家名作选粹》,她本人也被写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很多人说,这么宝贵的非遗文化,一定要传承下去。其实从十几年前退休开始,赵伟在丈夫的帮助下,就创建了“天桥民俗工艺坊”,免费教授彩蛋绘制爱好者。如今,来这里参观和向她请教的人络绎不绝。她先后“授徒”1000多人,学员中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74岁。就连当地中小学校也找上门来,希望赵伟能够将非遗带进孩子们的课堂。这个愿望让她十分高兴。赵伟便开始到全市各所学校讲课,坚持每周一次。她的民俗工作坊也成了青少年非遗传承基地。让赵伟高兴的是,很多学生对非遗文化感兴趣。父母们反映,孩子们自从学习了蛋壳彩绘,注意力集中了,记忆力增强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赵伟更是把一个个感动瞬间绘制在蛋壳上,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抗击疫情,7月,她的家庭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抗疫最美家庭”。除此外,她还先后应邀参加过《非你莫属》等综艺节目,无数观众被这一绝技所震惊……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