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两头婚”成为新词。“不嫁不娶”“两家拼拼”。在经济上,男方不出彩礼,女方也不出嫁妆。在日常生活方面,双方家庭都要准备婚房,两边轮流住。在生育方面,夫妻一般会生两个小孩,第一个随父姓,由男方抚养为主,第二个随母姓,由女方抚养为主。在两头婚家庭里,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对爸爸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小夫妻成家后依旧与双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这种被称为“两头婚”的婚姻形式,在江浙以及中西部几个城市流行,并悄然改变中国传承千百年的家庭社会关系。
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差异巨大,社会各界对“两头婚”现象也争论不休。有人表示认同,也有人颇有微词。
庄石:从表面看,两头婚比较公平。似乎完美地避开了当下婚姻中的几大难题:彩礼、婆媳矛盾、孩子的冠姓权。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相比于传统婚姻,她们好像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是,人们或许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这种婚姻中,生育两个孩子是被视作理所应当的事情,女性是没有权利说不的。所谓的女方获得冠姓权,更多的或许还是女方家庭的要求,而他们所要追求的也同样是传宗接代。
在两头婚中,过去催生的可能是婆家,现在则变成了娘家。在这种情况下,女性甚至更难说不,因为与反抗婆家相比,反抗自己的原生家庭所要面临的是更为隐秘且沉重的道德压力和情感绑架。
两头婚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夫妻双方的考量,而是为了满足两方家庭的要求。在这种婚姻中,夫妻的存在感反而是最弱的,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两个家庭,甚至可以说家庭中的主导是亲子关系,而非夫妻关系。个人的面目是模糊的,他们被默认为和原生家庭是一体的。
依附于原生家庭就能万事大吉吗?它可能会催生新的问题。当然,有和父母关系十分良好的人,但大多数人的家庭都如此和谐吗?“原生家庭”之所以会成为热词,恰恰是由于在中国当下的代际关系中存在着很多矛盾,比如父母的强控制欲,再加上两代人在观念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而这很容易演变为双方争夺对孩子的教育话语权的局面。
可以见得当下的婚姻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或许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去发掘新的可能性。就像我们不会因为科技有弊端,就认为农耕时代无比完美。
赵春兰:“两头婚”要想成功,有两个很重要的关键因素,一是双方的父母得懂得妥协,或者不计较、开明;另外,两边的小夫妻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主张,有负责的态度。
婚姻是一种社会制度的安排,“两头婚”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因为它对代际关系的改善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从实际情况来说,在养老方面,“两头婚”很好地解决了两个家庭的情感需求问题,两位本地男女青年自由确立了恋爱关系,当他们去讨论婚嫁关系时,父母也会为他们做一些妥协。同时小夫妻本身也有孝心,想在当地既能照顾父母,又能享受生活,这是大多数选择“两头婚”家庭的实际情况。
我一直想强调的是,“两头婚”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它是社会整体的一种积极尝试。另外,就算从个体层面来说,当然有失败的案例,也有很多接受这种婚姻形式的人。我可以分享一位“两头婚”的女性亲历者对自己婚姻形式的评价,她说:“我觉得‘两头婚更加体现了老一辈的开明,给了年轻人更多的自由去做选择。不会像老古董的思想一样,觉得我女方家一定要招上门女婿的。”所以,指责“两头婚”让女性沦为生育工具的看法,我不太能够认同,我想,也是“两头婚”的亲历者不同意的。
叶松茂:我认为其实是新时代背景下局部地区出现的一种特殊婚姻现象,不太可能成为普遍现象。
大部分的“两头婚”有个共同特点:他们的家庭条件比较好,而且独生子女居多。“两头婚”也响应了国家“二孩”政策,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现象。
虽然“两头婚”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譬如能减轻双方的结婚费用和生活负担,双方家族都有了自己姓氏的后代,消除了女方嫁人或男方入赘受排斥的心理等等,但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两头婚”不仅会使两个孩子的同胞亲情弱化,还有可能疏远孩子与另一头祖辈的血缘感情,使孩子的家庭家族观念缺失。同时,因为夫妻双方仍与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可能会出现一部分年轻人啃老损老的行为,并不利于家庭和谐。
钱秧钧:婚姻是一种契约形式,《民法典》对婚姻家庭关系都作了明确,夫妻之间的责任、义务等等都有法可依,但怎么相处或者说怎么过日子,从根本上来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两头婚”应该是新形势下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只要有利于家庭的稳固和谐,那就值得肯定。更何况独生子女成家后和原生家庭保持这样的“黏性”,大多数独生子女的父母是乐于接受的。爱情是两个人的,而婚姻牵扯到两个家庭甚至更多人,只要双方彼此认同就好。
在我看来,“两头婚”的好处还是很多的。一个是“两头婚”家庭商定好生育两个小孩,是积极响应了国家的生育政策,有利于缓解社会老龄化。再一个,没有彩礼和陪嫁门槛,男方和女方的经济压力都会减轻。相对而言,可以提高年轻人的结婚意愿和生育意愿。“两头婚”家庭生育两个小孩,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不仅有效避免了姓氏和抚养方面的纷争,也增强了夫妻之间、双方家庭的韧性,这些均有利于家庭和谐。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两头婚”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在实际生活中,“两头婚”也有不少“后遗症”。譬如,“两头婚”家庭的独立性会减弱,对原生家庭的依赖性会增强,夫妻雙方独自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会降低,年轻夫妻的亲密度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双方父母亲对孩子的干预性、参与度都会相对增强。“两头婚”家庭会因为谁家都不能少、不能输,从而增加摩擦、发生争执。
王文杰:婚姻问题关照的从来不仅仅是夫妻二人的情感问题,还关系到两个家庭之间养老育幼、家庭教育、经济生活的功能问题。可以说,“两头婚”只能加剧和造就民众越来越不把婚姻当回事儿的心态,这是对婚姻神圣性和庄重性的亵渎。自婚姻家庭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组织形式诞生以来,情感性、伦理性、利他性、私密性、身份属性等始终是其特征,而“两头婚”片面强调婚姻中的两性关系,忽视了共同向儿女负责的合作关系,遮蔽了婚姻家庭的社会功能。这一点,应引起必要的重视和纠偏。
Guoye:对于双职工且有两个小孩的家庭来说,确实还是这样的婚姻形式比较适合,毕竟两个人都要工作,没有多少精力管孩子,借助双方父母的力量,各自抚养一个小孩,既减轻负担,又增加各自家庭的和谐氛围。
近善主人:有利有弊。利的是,不必再纠结财产问题;弊的是,成年人无法摆脱原生家庭,无法建立自己的家庭,从而无法真正确立独立人格,而孩子也会因此缺失某些独立人格。
木子李:其实城市中大多数的婚姻是“两头婚”,现在的青年男女往往是婚房共同出资、共同署名,这彩礼多半只是个仪式感。从民间的约定上而言,“两头婚”的发展也是一种进步。其实,不论“一头婚”还是“两头婚”,只要过得幸福都是好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