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
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遵循历史前进的逻辑,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指出,开放是成都未来发展的最大外部变量。成都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建设,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理念,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做出新贡献。
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特点
“开放”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开放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实现了要素优势开放与制度优势开放、制造业开放与服务业开放、“引进来”开放与“走出去”开放、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协议开放与自主开放的有机结合。全面开放体系初步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是实现要素优势开放与制度优势开放的有效集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托土地、人力等要素红利,形成了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传统优势。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深,环境资源限制性约束逐步提高,传统生产要素在供给数量、价格等方面的优势日趋弱化,塑造开放发展新动能的要求日益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改革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逐步形成要素优势与制度优势的系统集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是实现制造业开放与服务业开放的有效协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奠定了全球制造大国的地位,但也存在“制造强”、“服务弱”的短板。当前,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发达国家积极推动“再工业化”重塑竞争优势,加剧了全球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同时,全球产业“服务化”渐成趋势,服务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进一步强化,服务业投资加速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转移,且国际转移的服务环节趋向高端,对我国开放发展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继续稳步扩大制造业开放的同时,加快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形成制造业开放与服务业开放有效协同,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新模式。
三是实现“引进来”开放与“走出去”开放的相互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引进来”为主要手段,积极吸引境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加快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着力加强“引进来”的同时,积极有序扩大对外投资,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高质量“走出去”,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以高水平双向投资高效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推动贸易投资融合,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机制,也成为“十四五”期间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四是实现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的相互协调。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从东部沿海开始,逐步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扩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步伐,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全球产业分工和横向整合的大背景下,区域协同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国很多省份已经开始探索省内跨地市行政区域的系统发展,跨省区的协调合作机制也得到较快推进。这些不同层面的跨行政区域的协同发展有利于打破由于行政分割造成的行政区经济,有利于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大开放、大融合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化将带动各层次区域合作的全面推进,多元化的区域合作模式也将不断涌现。区域协同开放成为贯彻实施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五是实现协议开放与自主开放的相互促进。我国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双多边合作发展。目前,我国已对外签署19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26个国家(地区)。不仅加快了货物贸易自由化进程,也推动了服务贸易和投资合作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了自主开放步伐,通过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代表的园区开放方式,和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为代表的产业开放方式,主動适应、主动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新标准,将协议开放中的难点、重点领域在自主开放区域先行先试,测试风险压力,形成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经济体制、管理体制和监管模式,营造有利于引进高端生产要素和企业的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十四五”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新要求
“十四五”期间,成都需从产业体系构建、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发展质量、促进统筹协调等角度入手,推动形成更具特色、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一要强化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基础,突出产业特色优势,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二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实现服务业繁荣发展。三要细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以重点产业为核心,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留住产业链关键环节。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构建更具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一要促进资源要素顺畅流动。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堵点,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二要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商品服务流通渠道,提升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地区和行业标准、规则、政策协调统一,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健全城乡消费网络,全面促进消费。三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构建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打造双循环枢纽和节点。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布局。一要提升都市圈现代化水平。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基础设施联通、教育医疗等资源共享、产业园区和科研平台共建,提升同城化发展水平。二要优化城市功能。统筹兼顾经济、生态、生活、安全等多元需要,坚持产城融合,实现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明确差异化发展定位,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三要提升城市生活品质,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增加优质服务业资源供给,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城市智慧化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重点区域引领带动能力,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成都应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一要按照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要求,加快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挥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作用,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二要加快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的探索,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依托,推动跨行政区域的统一管理、合作共建等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提升层次和水平。
推动成都产业功能区开放发展的思考
以开放促进创新,推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一是以开放促进科技创新。要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结合。以自主创新为根本,充分激发成都自身的产业基础特色和优势,提高创新策源能力,增强关键环节掌控能力。以开放创新为动力,既通过开放形成竞争压力,推动自主创新水平提升,也通过开放形成合作助力,整合全球创新资源,顺应全球科技开放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二是以开放促进制度创新。依托自贸试验区等开放新载体,加快主动探索和先行先试,改革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等,实行更加自由便利的政策,畅通要素流动。加快构建新型对外开放平台,为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造更加包容的开放环境,以制度型开放优势,提升“成都引力”。三是以开放促进产业提升。在继续稳步扩大制造业开放的同时,顺应全球产业服务化、规则服务化的发展趋势,着力探索服务业扩大开放,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依靠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开放的有效协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成都在全球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稳固产业链、强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以开放促进合作,推动经济更加协调发展。一是以开放促进内部合作。要充分发挥各产业功能区的特色优势,结合各区域发展基础和发展水平,实行差别化的政策设计,形成各具特色、互为借鉴的实践经验。推动各功能区间加强各领域的互联互通,打破封锁和垄断,通过开放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度融合,努力构建开放优势互补、开放经验互鉴、开放领域互通、开放发展互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以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国内区域发展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推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加强口岸设施和通关便利化能力建设,优化贸易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强区域间供应链深度合作,挖掘贸易增长潜能。要加强投资合作,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促进产业间、区域间、园区间的双向互动,多形式、多层次打造合作平台,提升“投资成都”的整体形象。进一步整合海、陆、空交通资源,促进海上通道、陆上通道和空中通道的有效衔接,以设施连通促进经贸畅通,强化成都向西开放的独特优势,巩固和提升双循环枢纽地位。
以开放促进改革,推动营商环境根本改善。一是以开放促进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探索以“园区开放+产业开放”相结合的自主开放新模式,深化商事登记、贸易监管、投资准入、金融创新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相互协调,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二是以开放促进营商环境改善。对标国际的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推动政府治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实现根本转变,重视对各类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构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同时,要努力构建更加“亲商”的生活环境,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资源供给和更多便利化举措,增强对各类市场主体和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有效集聚优质要素资源。
作者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