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眼脑手并用策略

2021-07-11 09:44朱郁馨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策略

朱郁馨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结合笔者的从教经验与教改探索,从动“脑”又动“手”的教学理论与“眼脑手并用”的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做了阐述与说明。实践证明,这种教改的教法既提升了学生作为鉴赏学习主体的亲身感悟和深入体验,也提高了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眼脑手并用  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高中美术教育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在美术鉴赏课堂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材内容的鉴赏性需求,教师多半会采取单纯讲授的方式进行授课,而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这样的教法虽有其鉴赏教学的合理性,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即容易导致鉴赏课堂只重视学生“动眼”“动嘴”,而忽略“动手”,因而降低了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亲身感悟和体验,影响了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质量。

一、动“脑”又动“手”的教学理论

眼脑手并用训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曾被许多国内外教育家重点提到过,这不仅在理论上肯定了教育教学中眼脑手并用的价值,也对我们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有启发作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手脑相长”的教学理论,即“头脑帮手生长,手帮助头脑生长”。陶行知先生指出当时中国人有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病”。得了“软手软脚病”的人,一般是指某些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的年轻人,空有理论知识,只想不做,闭门造车;得了“笨头笨脑病”的人,一般是指那些不善于开动脑筋的人,只会日复一日地重复劳作,只做不想,止步不前。联系到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也应该要注重学生眼脑手并用的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手脑相长”,不断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认为中国的教育“乃纯乎为纸面上之教育,是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而其改良之道在于“不独须从方法上研究,更须在思想上研究”。基于此,他提出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理论与原则。其实黄炎培先生反对的是崇尚死读书的旧教育理念。他反复强调“单靠读书,欲求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是万万学不成的”,便提出了做学主义,即一面做一面学,从做里求学。美术鑒赏教学也应如此,不能脱离社会需求去谈教育。联系到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在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中一样适用。因为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美术鉴赏知识,在其走上社会后不能只是停留于脑海中的知识储备,还应随时通过语言、文字或动手制作等能力来展示其审美素养与鉴赏能力。

“做中学”教学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教育思想中的核心。他的这种“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还影响了全世界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他认为,学生“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将从学校里获取的知识同他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才能在“做”的过程中,感悟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他还指出,贯彻“从做中学”的原则,会使学校教育的课程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联系到本文的研究,美术鉴赏课由于其内容的知识性与理论性,大部分美术教师常易忽略学生“做”的环节或过程,自然也就难以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其生活经验相联系,因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可见无论是在广义上的教育领域,还是在美术鉴赏教学领域,眼脑手三者相互助力、协调并进对教育教学的良性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

二、眼脑手并用的鉴赏教学策略

1.因课而异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以鉴赏为主要内容展开教学的,而当今高中美术鉴赏课堂的现状则普遍为利用多媒体展开的“习惯性”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有弊,益处在于其能适应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易展开,因而有其合理性;弊端则是易使其教学方式套路化,且教学环节大同小异。所以,教师应该在合理利用多媒体等影像资源的基础上,多方面地结合动手动脑动嘴等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然,不同类型的鉴赏课增添的动手能力训练应各有不同,所以其鉴赏课中眼脑手并用的教学策略就要因课而异。以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为例,其第三单元的第12课《地域的永恒魅力——各异的民居建筑》,由于鉴赏的内容为各式各样的民居建筑,若要在课堂中切入动手能力的训练,则无论是对学生的美术素养能力还是教具学具的要求都较高。这种情况下,就比较适宜通过写小评论的方式来完成课堂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进而提升其“文化理解”的能力。又如教材中第三单元的第9课《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由于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繁多,所涉及的作品范围广而内容极其丰富,则比较适宜切入其中一个易操作的知识点,比如剪纸窗花、面具制作等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体验,使其在美术创作体验中挖掘出更多的审美信息,从而理解民间艺术的独特语言与技法,在提升对民间美术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其对中国传统美术的“文化自信”。

因此,我们应让学生在鉴赏课中动眼、动脑、动嘴,还动手,才能达到眼脑手并用的目的。这样既注重了知识讲授,也注重了能力提升;既注重了理论运用,也注重了动手实践;既注重了个体的能量,也注重了群体的力量;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发掘了学生的审美潜能,还塑造了学生自信与成长的人格。

2.主辅有“度”

主辅有“度”是指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眼脑手并用的教学环节与时间安排要主次把握适当。一般动手能力的训练时间应尽量控制在15分钟之内,不可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毕竟,鉴赏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眼脑鉴赏能力,即观察能力与理解能力。而适当的在课堂环节中插入动手能力的训练,是为了优化鉴赏课堂,使学生在训练“眼”“脑”的过程中,再增添“手”的训练加以辅助,共同助力学生鉴赏知识的获得与内化。

首先,用“眼”是基础。对艺术作品的鉴赏都是从“眼”的观察或感受开始的。所谓的观察能力,即人通过感觉器官有目的地去认识周围世界的心理过程。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言:“我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可能是在众人之上的。”可见,观察能力是培育智慧的源泉,是学生美术鉴赏活动的基础,只有发展好了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脑”的美术学习能力,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认识美术世界。

其次,用“脑”是重心。美术鉴赏中的理解能力是指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理解其内容与形式的能力。美术鉴赏是一种既丰富又复杂的心理活动,是通过主体的有目的性的观察,来认识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内容、形象、风格等要素,是透过现象去感知潜伏于形象之中的思想内涵,是学生作为鉴赏主体所需经历的最为重要的环节。所以,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对作品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的触类旁通,并能有序的知识迁移,从而举一反三,建立审美的认知结构。

再次,动“手”为辅助。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的动手能力的训练,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更多亲身的体验和感知,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深化体验,提升其感悟的鉴赏能力。

可见,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不仅应有效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使课堂内容在学生视觉接收与视觉认知的层面进行“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互通,还应重视鉴赏课堂中学生“创意实践”或“美术表现”的动手能力训练。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在美术鉴赏课中让学生做到眼脑手并用,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鉴赏课中教学评价的难题。教师才能更直观地通过学生随堂动手所写的小评论、所做的创意草图等检驗其学习实效。这种多管齐下的鉴赏教学方式,既训练了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与能力,也便于教师趁热打铁的随教随评,及时检验教学成效,从而使教师更好地驾驭鉴赏课堂,把握教学的整体进度。

参考文献:

[1]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张传燧.中国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文明国.陶行知自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4]陶行知.手脑相长[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6).

[5]李梦卿,刘晶晶.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发轫径迹与价值衍增[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5).

[6]耿永华.论“做中学”的实践品性[D].江苏大学.2018.

[7]封云.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新课程(中旬),2014(04).

[8]刘小康.引导学生动手,感知现代艺术——对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从传统到现代》的课后反思[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02).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