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昭辉
湖南省博物馆珍藏有一册曾国荃《湘乡试馆记》的拓片,已经装订成册,长30厘米,宽15.5厘米,共11开,淡墨拓,拓工精良。册装完整,内容齐全。这册拓片内容丰富,对于研究湖南地区清代晚期湘军将帅平定太平天国起义、重视科举教育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拓片内容和相关的史料,特提出个人管见,以求教于方家。
一、《湘乡试馆记》的内容及作者
全文如下:
湘乡为古龙城,居潭州之西鄙,为坊三分都四十有四,东至长沙二百里,迤西而上,毗邵阳界岭约三百余里。山有连峰紫云之峻,水有潇溪涟江之清。源出连山,经娄底左旋与永峰之水汇于江口,过东台折行百里,出河口入于湘。其民多勤,执业读书习武而外,咸务农工,不愿弃本逐末,人心风俗有籍可稽者,已历二千年而不浇合,十性百名成为习尚。大率挺然自立,而不肯为不义屈,即有孑孑为义者,思欲屈而下之不能也。士皆特立独行,无论身之遇不遇,业之精不精,名之立不立,各抱百折不回之操,自束发受书以至头童齿豁而不懈其志,是以三百里内,五百年间,代有传人,亦有等身之著述,特未必行之,俱远耳。汉丞相蒋公琬以纯粹之姿,佐偏安之业,震耀古今。厥后运会有盛衰隆替之不同,人才因有聚散短长之各异,学术分内外,纯驳气节,有激烈从容,名誉有大小,虚实要之可钦者,万而可訾者,无二三焉。洎乎曾文正公恪守乡先辈矩度,与同时忠义奋发之宿儒,率涟湘子弟数万人,上辅圣清,下荡十余行省,稽诛之强寇,易乱为治,转危为安。南踰百粤五岭,东暨全楚三吴两浙七闽,转战关陇齐豫燕晋,西迤三峡滇黔,又西北薄雪山戈壁、五戎百狄之域,固无一不仗湘人师武臣力。挈已失之疆土以还之。朝廷而皆口不言功,吁何其盛也。窃计三十年之间,乡人出而为士卒,历东西南朔,更番迭代,勤劳王事者,为数不下二十余万人。兄战死于前,弟斩伤于后,在外则流为无定河边之骨,在里则时闻老父慈母及垂髫孤寡哭泣之声,几于比户皆是,大约捐躯疆场及积劳病殁军次者,不止六七万人。其存者虽饥饿无以自活。靡所告诉而终不悔亲上死长之初心,固由于风俗尚义之所积,迤今追忆前徽亦良苦矣,是宜为采风问俗者之所矜悯,书之竹帛纪之。
国史以昭告来兹者也,湘邑学额仅中县科第之盛,不如他邑,而应试者特多,自道咸以迤今,兹每岁应文童试者约三千人,应武童试者约八百人,大比之年,应乡试诸生五百余员,昔乘一叶而来,无泊舟之所,今则小西门外有宾兴码头矣。昔担两簦而至,无驻足之地,今则储备仓后有试馆矣。昔提篮于栅门外,站立久候,今则贡院东街有坐棚矣。至于岁修经费则有讲让堂之赁租也,各军死事者,忠魂毅魄容,或其家俎豆馨香,莫之能继,则有昭忠祠、二忠祠、彭公祠,春秋二祭,各立木主,而祔祀之也。郭公,潭州人,隶湘乡部将,而殉难最苦,宜祔于后廊。此庙乃湘乡表忠之地而于潭,与郭无与也。旌已往之忠义,蔚后起之人文,善举莫大焉,是役也。建议者,曾文正公也。经始于同治乙丑(1865)年落成,于戊辰己巳(1868)年,群策群力,厚集经费者,乃湘乡各统领将官,久于军旅者也,其芳名另勒碑石,文不备书。董工程者,龙清垣、刘盛德也。与闻其始,徐观厥成。并书此文,以纪本末者,文正公之同怀弟,名国荃也。荃本愚陋,惟具耿耿之忱夙,夜望吾乡人士,始终持挺,然独立之操习,为有用之学。宣力以报我圣清,是乃国家无疆之福,亦即宇宙运会之幸,庶足以徵吾湘不替之庥美,后之君子,景仰先哲,当必闻风毅然而兴起也乎。
光绪九年癸未(1883)岁季秋月邑人曾国荃记,杨昌濬书 。
此文系湘军重要的将领曾国荃所写。
曾国荃(1824-1890),字沅甫,曾国藩的九弟,晚清名将,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鐵桶”之称,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咸丰六年(1856),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同治三年(1864),曾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同治年间,与郭嵩焘等修纂《湖南通志》。1875年后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
同时湘军重要将领杨昌濬亦是本文的书写者。
杨昌濬(1825-1897),字石泉,号镜涵,别号壶天老人,晚清军事将领,湘乡县人。他自幼聪慧,身材魁梧,臂力过人,二十岁跟随道员罗泽南读书,二十五岁补县附学生员。太平军兴,他追随左宗棠、曾国藩等创办湘军团练,授予训导、教授等职位,后因父亲病重请求回家。咸丰十年(1860),左宗棠帮办两江军务的时候招揽杨昌濬复出,任知县加同知、衢州知府、浙江储运道、浙江布政使、浙江巡抚等职。任浙江巡抚七年,因错批“葛毕氏谋害亲夫”案被革职。光绪四年(1878),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杨昌濬在帮办军务中再次崛起。先后担任甘肃布政使、署理陕甘总督、漕运总督、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陕甘总督兼甘肃巡抚、兵部尚书等职,官至太子太保,诰封太子太傅。工诗词书画,博学多才。著有《平浙经略》《平定关陇纪略》《学海堂课艺》《五好山房诗稿》等。曾吟诗赞叹:“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从此拓可以看出其书法蕴含阳刚之气、浩然正气,磅礴大气,又不失雅气。风格一看就是出自儒将之笔。楷书以颜真卿、柳公权稍参欧阳询为主,掺北魏书法笔意,结体融颜、柳、欧于一体而不着痕迹,笔力殊健,用笔剑拔弩张,字体以气势取胜,动中见厚,行笔大度,有自家面目。其书法以行书和篆书见长。
咸、同年间,曾国藩等湘乡人带领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为清廷收复了半壁江山,迎来了所谓的“同治中兴”。湘乡籍中涌现了众多高官,但“中兴”之初,确无一人参加了礼部会试,在当时湘乡人的湘军统帅曾国藩的倡议下,集资在省城修建了湘乡试馆,激励湘乡的读书人赴京赶考,积极参加科举考试。为了给赴省城科举考试的湘乡子弟提供各种便利,曾国藩主张在湖南省城长沙修建湘乡试馆,鼓励同乡后生好学上进,并在试馆旁边建了配套设施。试馆竣工后不久,曾国藩因病逝世,湘乡士绅便请威望最高的九帅曾国荃写《湘乡试馆记》以志庆。时间就在光绪九年癸未(1883)岁季秋。
曾国荃主修省城湘乡试馆,捐银一万四千二百四十两,并捐长沙私宅。他的这篇文章文采飞扬,情真意切。先是叙述了湘乡的地理与人文历史,特别提到湘乡百姓和士人的风气和性格特质:“其民多勤,执业读书习武而外,咸务农工,不愿弃本逐末”。“士皆特立独行,无论身之遇不遇,业精不精,名立不立,各抱百折不回之操”陈叙的就是湘乡人的勤劳朴实和坚韧不屈的品格。同时文中详细地讲述了湘乡人如何为效忠朝廷、维护领土完整而做出的巨大牺牲,至今读来不觉为之泪下。湘军的征战足迹,“南逾百粤五岭,东暨全楚三吴两浙七闽,转战关陇齐豫燕晋,西迄三峡滇黔,又西北薄雪山戈壁、五戎百狄之域,固无一不仗湘人师武臣力,挈已失之疆土以还之”“窃计三十年之间……为数不下二十余万人。兄战死于前,弟斩伤于后,在外则流为无定河边之骨,在里则时闻老父慈母及垂髫孤寡哭泣之声,几于比屋皆是。大约捐躯疆场及积劳病殁军次者,不止六七万人”。
清朝时的湘乡县包括今天湖南湘乡市、双峰县、娄底市城区以及涟源市的大部地区,是辖区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县。太平天国起事后自曾国藩在家乡兴办湘军,一直到收复新疆的三十年间,这个县先后有二十万人从军,战死和病死的不下六七万人,湘乡人为大清帝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据谭运良先生在《曾国藩与湘乡》一书中指出:从咸丰二年至同治十年 (1852-1871) , 这20年间湘乡阵亡人数为15362人,病故人数为5628人, 加上负伤亡故者936人, 湘乡一县男丁死亡人数达到21926人。
试馆的督工也是湘军将领龙清垣等两人具体负责完成的。龙清垣候补知府,在曾国藩营帐总理行营营务兼司支应事务,并赏戴蓝翎。建立湘乡试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湘军将领以及湘乡士绅的慷慨捐助。
二、湘乡试馆建立的背景
“湘乡试馆”的建立与曾国藩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是息息相关的,湘乡人才荟萃, 文风盛行。自宋代开始, 湘乡文化学术高潮迭起, 与书院教育的兴盛有着密切关系, 先后有涟溪书院 ( 前身为涟溪书室) 、东皋书院、涟滨书院、双峰书院、连璧书院和东山书院等。书院基础设施完备, 资源丰富, 不仅有专门的讲堂、斋舍, 还有富藏万卷的书楼,并形成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曾国藩是书院教育出来的人才,深受其益,在书院中他敲开了通往仕途的大门。道光十一年 ,曾国藩第四次参加府试再次落榜,返家之后即决定入湘乡涟滨书院求学。当时涟滨书院名师济济, 有刘元堂、李本敏、刘庠焕、严世璸等湘乡著名的教书先生,而山长刘元堂则是曾国藩在涟滨读书时的主要授课老师。在涟滨读书的一年多时间,曾国藩起早贪黑、刻苦认真,诗词歌赋、八股文理都有较大的提高,为日后走出湘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五日,曾国藩在给儿子纪泽的家书中说: “余二十岁在衡阳从汪师读书, 二十一岁在家中教澄、温二弟其时之文与科一目下之文相似, 亦系脉不清而调不圆。厥后癸巳、甲午年间, 余年二十三四聪明小开, 至留馆后三十三四岁聪明始大开。”据研究考证, 癸巳、甲午两年正是曾国藩在书院就读的时间。癸巳年参加府试, 中秀才, 甲午年入岳麓深造, 中举人。喝水不忘挖井人,在以后的仕宦岁月里,曾国藩始终没有忘记那些汲取知识的殿堂。道光、咸丰年间湘乡东皋书院迭遭大水, 讲堂斋舍荡然无存, 曾国藩带头捐银千两重修书院。据同治《湘乡县志》载:“迁建书院于县治之右,先是大学士曾国藩奏建昭忠祠,并议迁建书院,至是集费购地。”同治二年东皋书院落成,曾国藩又作东皋书院对联一副曰:涟水湘山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圣贤豪杰都无种,在儒生自识指归。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家乡为纪念父亲兴建“箴言书院”, 曾国藩为书院搜集书籍, 开列了书院的《藏书目录》, 并作《箴言书院记》。咸丰十一年胡林翼逝世后,曾国藩又为修建书院筹资。箴言书院是在曾國藩的主持下建成的, 既体现了曾国藩与胡林翼的深厚情谊, 也表现出曾氏对兴建书院、教育济世的情怀。
曾国藩非常重视教育造就人才,他多次捐资支持办学, 创建宾兴堂, 倡建“学谷制”,又为文庙的年久失修积极筹措资金。湘乡试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曾国荃文中明确指出这是曾国藩的建议,“建议者,曾文正公也。”曾国荃也殷切希望:“夜望吾乡人士,始终持挺,然独立之操习,为有用之学。”“国史以昭告来兹者也,湘邑学额仅中县科第之盛,不如他邑,而应试者特多,自道咸以迤今,兹每岁应文童试者约三千人,应武童试者约八百人,大比之年,应乡试诸生五百余员,昔乘一叶而来,无泊舟之所。”湘乡虽是人口大县,但“湘邑学额仅中县,科第之盛不如他邑”。学额是朝廷分配给该县的生员(秀才)名额,后来因为湘乡籍将士战功赫赫,湖南巡抚几次上书朝廷要求增加湘乡的学额并获同意,但所增数额有限,且湘军军兴以后,年轻子弟以当兵打仗立战功为博取富贵的捷径,读书应科举的反而少了。同治初年,整个湘乡县连有资格去北京参加会试的人都很少。湘乡县当时属于长沙府,长沙对湘乡人而言,既是府城,又是省城。因此考生参加府试(文童需通过县、府、院试方能进学,成为一名秀才)、诸生参加乡试,都要来长沙,这么多湘乡籍考生到了长沙,总得有个落脚、歇息之所。曾国藩生前倡议建此试馆,既是为服务家乡的俊杰,更是要激励家乡子弟发奋读书。
曾国藩在《湘乡县宾兴堂记》一文中说:“咸丰二年, 粤贼洪、杨之徒, 既已逾岭而北, 由湖湘而犯江汉, 长驱东下, 入金陵而据之。……我湘乡实始兴义旅, 转战于两湖、江西、广西、广东、河南、安徽诸行省, 所在破敌克城, 声威烜然, 号曰‘湘勇。‘湘勇之名闻天下。”罗泽南等“皆以仁勇为士卒所亲附, 历久而不渝。盖武功之懋, 非他州县所可望而及。”又在《湘乡昭忠祠记》一文中说:“一县之人, 征伐遍于十八行省, 近古未尝有也。”据新编《湘乡县志》记载:截至清同治十三年 (1874) , 湘乡籍人在军中以战功叙官见于旧志者共计7890人, 其中文职知府以上者88人, 武职副将以上者1153人。这些人拥有大批资金, 回到湘乡后或是置买田地, 或是兴办教育, 或是经商做生意, 或是捐助公益事业, 使得促成湘乡名声远扬的基础更加牢实。他们的子弟“承先人余绪, 多以优越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和教育条件, 或居军政要职, 或兴办实业、教育, 或学有所长, 旁及亲友邻里, 人才辈出, 如链如环, 历久不衰。” 湘军将领后裔又将湘乡名声发扬光大, 绵延流长。
清咸丰六年 (1856) 间,因不少湘乡读书人应征入伍,留在家乡的人又因资金短缺,全县竟无一人参加礼部会试。这件事, 引起了曾国藩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他通过做湘乡知县的工作,“倡议捐廉置田,筹建宾兴堂,鼓励学子奋发读书,赞助无资的举人赴京会试。”他本人带头捐银一千两,其他湘乡籍将领及乡绅们也纷纷捐银捐田。在他的倡议下建立了“学谷”制,自清咸丰十年 (1860) 起,曾国藩及湘军将领和乡绅捐田达900多亩,“择廉正者经纪之。立条明约,既简既坚,以期久远。”他满怀信心地预言:湘乡教育从此将会有新的起色,湘乡人才辈出,社会风气将会迎来到一个新的面貌:“道德之宏,文章之富,将必有震耀寰区,称乎今日之武功,而又将倍焉蓰焉者。”此外, 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亲自主持重修湘乡东皋书院, 使这所创建于1684年的书院重现生机。湘乡文庙因年久失修, 曾国藩在清同治三年 (1864)率先捐款500串, 随后向湘军各营发出倡议, 很快凑齐了所需经费。并在长沙购置年收400多石租谷的田地,专门为湘乡试馆之用。
曾国藩对教育的重视带动了湘军将士的办学精神,文人将兵是湘军的重要特征, 这些文人在前方作战的同时不忘在后方培养人才,他们用战争所获创建了省城为湘乡赴省会试的学子提供食宿,修建宾兴码头,为湘乡人泊舟提供便利,这些兴学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湘乡教育的飞速发展, 以军功之名显赫天下的湘乡人在科场上也渐渐崭露头角。种种数据表明:近代湘乡人才辈出,这与其重视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说:“清季以来,湘乡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光绪年间,湘乡考取举人68名,考取进士4名,考取翰林4名。 曾国藩去世后,曾氏后裔、湘乡籍湘军将领及其后裔,因受曾国藩重教崇文思想及其言行的影响,关心教育、兴办教育大有人在。1895年, 湘军名将新疆巡抚刘锦堂和邑里士绅“追随文正”在湘乡创办东山书院。该书院不同于传统书院,公开向科举制和八股文发起挑战,坚持“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教育原则,倡导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出了毛泽东、陈赓、谭政等一批军政学界有用人才。
三、湘乡试馆的前世今生
湘乡,地处湖南中部,北接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沙,东邻文化渊源深厚的湘潭,西邻宝庆,南接衡阳,是湖南的一个交通要地,也是一个文化交流活跃的中心地带。在湖南近代史上,湘乡人才辈出,在湖南人才培养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中国历代人物辞典》统计,湖南近代杰出人物有150人。按县籍来说,长沙有24人,居其一。湘乡有20人,居其二。陶用舒先生对近代湖南人才作过统计,湘乡籍人才有144人,占总数的12.85%,位居全省第二。清末湘军,更是形成了一个以湘乡人为中心的政治权力集团。据罗尔纲《湘军兵治》统计,湘军要员官至督抚者达27人。其中总督14人,巡抚13人。至于州县一级的官吏,则不可胜数。这些都与曾国藩带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起义是分不开的。通过曾国藩等人的极力倡导主持, 湘乡文教事业有了迅速发展, 文人学士层出不穷:“自光绪十五年至三十年废除科举的16年中,湘乡有8人中进士, 平均2年一个,比咸丰年以前平均10年一个进士高出了五倍。士人著书立说者有100多人,著述300多种,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艺、教育、数学、天文、地理、医学、农学、水利等各个方面。”
湘乡试馆选址就在省城长沙昭忠祠、二忠祠、彭公祠里的储备仓,专门接待“湘人士之赴省应试者”,同时又在“贡院东街契买伍姓地基,修造坐棚,以为文武乡试进场时暂憩之所” 。从文中可以看到,清代末年湘乡县科举考生可以同时享有宾兴码头、试馆、坐棚等辅助性助考设施带来的便利。湘乡试馆具体旧址就位于长沙城新安巷,此巷今已不存,成为五一广场的一部分。文史专家陈先枢先生叙述:“清代与民国时期,小巷房屋整齐典雅,大多为两层式小阁楼”。
将湘乡试馆改为湘乡驻省中学的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禹之谟。1905年,清末废科举、兴学校,湘乡籍的禹之谟从日本留学回来后,办厂办学,办起了工业学堂,动员了湘乡50余名青年赴长沙读书。“以青树坪为中心的六个乡, 响应的青年就有五十多人……禹预先在永丰雇了四个倒扒子 (船) , 亲自送这一批青年进省, 一路殷勤照顾, 并宣传排满革命”。当时长沙的学校还不多,为了安置这批学子,禹之谟带头捐银百两,并在湘乡士绅蒋德钧、杨柄谦和曾国藩长孙、翰林曾广钧等人的支持下,将湘乡试馆改为湘乡驻省中学堂(今湘乡一中前身) 、邵阳驻省中学,并将馆旁昭忠祠做了教室。禹之谟1906年还创办惟一学堂(湖南师大附中前身)。禹之谟通过这些学校,大力宣传革命思想,培养革命急需人才,“唤醒有国民志者,可万数计”。
禹之谟(1866-1907),湖南省双峰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曾以幕友身份随湘军参加甲午战争,运送粮弹,后去上海研究实业,与谭嗣同等相识,主张变法维新。1903年加入华兴会,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湖南分会首任会长,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07年被清廷杀害。
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传》一书所述:“1911年春天,东山小学堂的贺南纲老师应聘到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任教。因为毛泽东成绩优异,贺老师愿意带他前往读书,他第一次坐轮船到长沙,顺利地考入了湘乡驻省中学。” 湘乡试馆,成为了青年毛泽东落脚省城的第一站。毛泽东寄居在长沙新安巷湘乡试馆,天天步行到定王台图书馆看书,风雨无阻。
1912年,湘乡县议事会通过了《咨县知事议决改省城湘乡试馆为通学宿舍案》。 1938年,长沙发生“文夕大火”,街道两厢建筑基本被毁。2001年,兴建五一绿化广场,“新安巷地带被占用,小巷消失。”今天湘乡“省中”属于“已消失的街巷名”。
光绪末年,维新运动兴起,湘乡风气大开。赴日留学、倡办新学、废科举、辦学校的风气日益浓厚。1904年,湘乡率先将书院改为新学,开一代新学之风。如蒋德钧,号少穆,原任四川龙安府知府,1904年与杨炳谦、曾广江等将县属五所书院改为学堂,1907年创办时务学堂,蒋德钧是湖南省最早倡导新文化者之一。又如杨炳谦,号伯鸿,留日师范科毕业。1904年将东皋书院改办中学,充任筹备员。1905年改东山书院为高小。1906年将省城湘乡试馆改为湘乡驻省中学,充任监督。
据谭运良先生统计,湘军将领及其后裔在湘乡创办的塾馆达千余所,年招生徒万余人。而且,一些湘军将领后裔尤其是曾国藩兄弟的后裔们,不少人投身兴学育人的行列。他们不仅在湘乡或长沙创办新式学堂,而且办有专门的女子学堂。如曾宝荪办有艺芳女校,曾广镛办有淑慎女学,不少湘乡籍女子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走出湘乡, 步向全国。总之,湘乡试馆等为湖南尤其是湘乡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培育了大批人才。
注释:
①(清)《曾国荃》卷下,《续修四库全书》第 1554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 344 页。
② 谭运良:《曾国藩与湘乡》,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③ 罗尔纲:《湘军兵治》,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
④ 谭其骧:《中国内地移民史·湖南篇》,《史学年报》第1卷第 4期
⑤ (清) 齐德五、王述恩、黄楷盛:《同治湘乡县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 331 页。
⑥ 陈新宪、禹问樵:《禹之谟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出版
⑦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03年出版
⑧ 湘乡县正式议事会:《湘乡县正式议事会第一次报告书》。长沙:湖南省图书馆藏,1913。